1月18日,在第24个世界湿地日来临之际,“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主题宣传活动在西宁中心广场举行。活动上青海省发出倡议,凝聚公众保护湿地意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保护湿地,让公众成为湿地保护的参与者、践行者和守护者。

       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富集之地,发挥着调节气候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在青海批准试点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有19处,湿地公园保护面积达到32.51万公顷,其中10处已通过国家验收,涉及三江源、祁连山、柴达木等多个区域。青海湿地面积为814.36万公顷,居中国首位,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生态调节区。

       此次活动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主办,旨在认识湿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影响,强调保护湿地多样性的重要性。在活动中,西宁市观鸟协会会长王舰艇介绍,随着各类生态环境的改善,青海森林、草原、湿地等生境内栖息的各类野生动物也愈加丰富,特别是鸟类资源呈逐年增加态势。经过多年不间断野外鸟调,目前已在青海境内记录到野生鸟种超过400种,约占中国野生鸟类总数的28%。

       据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恩光介绍,近年来青海通过开展湿地修复、实施重要湿地评价、出台湿地保护制度等措施,初步建立湿地用途管控机制,初步建立官方和民间力量合力保护高原湿地的合作机制。

       “希望有更多的机构和组织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吸引公众通过亲历湿地保护、自然体验、自然学习和自然教育,感受湿地滋润生命,让公众成为湿地保护的参与者、践行者和守护者。”王恩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