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JPG研讨会现场

       日前,骏马奖获得者、西藏著名藏汉双语作家平措扎西《寻迹》研讨会在拉萨举行,这是继《世俗西藏》后,作者又一部旨在为故乡日喀则立传的文化散文力作。研讨会由西藏文联主办,西藏文联副主席陈人杰主持。

平措扎西发言.JPG平措扎西发言

       据悉,这部全称为《寻迹——在珠穆朗玛峰脚下》的文化散文书籍,是作者平措扎西利用过去7年时光,独自循着历史足迹,踏遍日喀则现今所属18个县区,通过实地田野考察和采风、采访、查阅史料、文史考证等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的一部对当地文化深层挖掘和思考的文学力著。

与会部分专家。发言者为西藏文联秘书长李雪艳.JPG与会部分专家。发言者为西藏文联秘书长李雪艳

       当天,《寻迹》研讨会上,来自区内外的专家学者、文学评论家纷纷表示,《寻迹》是西藏文学界今年收获的一部重要作品,是作为本土双语作家的平措扎西,历经岁月沧桑,走过数十载时光,用他内敛而富于光泽的文字,给予世人的另一个西藏,足以称得上是日喀则的一部文化百科全书。

西藏文联名誉主席、西藏美术家协会会长韩书力发言.JPG西藏文联名誉主席、西藏美术家协会会长韩书力发言

       研讨会上,西藏文联名誉主席、西藏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韩书力说,《寻迹》这本书写的都是日喀则地区的人文风情、历史、信仰的掌故以及与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碰撞、激荡出来的种种极富民俗文学表现力的新时期文化浪花。

       韩书力说:“以我在藏几十年间曾先后有幸到访日喀则各县乡村超过上百次,自认为对那片高天厚土种种民情风俗、宗教与民间艺术基本了然于心,但最近捧读这本《寻迹》才知晓,我所谓的了然于心是肤浅与表象的,故而非常受益。《寻迹》让我们重新发现了日喀则的人文特征,审美层级及其历史演进的脉络界定。我由衷感谢平措扎西辛勤笔耕。作为土生土长的日喀则作家,作为一位精通藏、汉文的民俗专家,以《寻迹》为载体,为记述与弘扬日喀则文化所作的独特贡献。”

       已入耄耋之年的著名画家、评论家余友心老先生说,读平措扎西的《寻迹》感到非常的亲切,似乎又跟着《寻迹》重游了日喀则,尽管岁数很老,但我仍然将自己比为西藏的小学生。《寻迹》延续了《世俗西藏》的视觉和情怀,把西藏的民间文化、生活、情怀表达的淋漓尽致,这是文学作品里比较难见的创作走向。他说:“我始终认为,文学是人学。藏族同胞用最简单的物质条件,创造了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生活方式。而《寻迹》所展现的民间故事、人文情怀极具价值。作为一名具备担当的文学家,平措扎西敢于批评自己的故乡,这一点极为难能可贵。”

       来自北京空军指挥学院大校、文学博士、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李美皆说,平措扎西的这部文化散文力作处处表现了作者学者型的严谨考据。她说:“冷门的事情,总得有人去做,这个日喀则人做了,他发掘着源头,那么,他也就成了源头。这是作者的文化担当与文化使命感。”

著名作家方格子在发言.jpg著名作家方格子在发言

       来自内地的著名作家方格子说,平措扎西以数十年的生命经验,积攒起对故乡的感恩,行走于藏西南,深入故乡日喀则村镇,县城,成为他的灵感源泉。她说:“阅读他的文字时,我的脑海里总是要浮现出作家吃着干粮气喘吁吁行走的身影,这样的形象不经意间与他笔下的众多人物有了某种契合,就像是,他们是他的前世。”

会场全景.JPG会场全景

       著名作家次仁罗布说,真正热爱文学,想用文学为民族立传,用文学为时代记录的人,是满怀一颗虔诚的心,甘于寂寞,默默地用文字书写,他们的字里行间倾注的是浓浓的痴爱。他说:“《寻迹》是一部厚实、真挚、饱满的作品。它从当下现实生活入手,层层揭开往昔的一幕幕,让我们对历史的沧桑,须臾消散,唏嘘喟叹的同时,对先辈们为后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深感自豪。”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JPG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西藏大学教授、评论家普布昌居说,《寻迹》寄托了作者浓浓的乡愁,也完成了自己的“精神还乡”。作为纪实性文化散文,《寻迹》不盲目杜撰,而是花费了作者大量的时间走访、调研,阅读文献史料,这绝不是一本在书斋里就能完成的读本。

自治区文联副主席陈人杰为平措扎西献哈达.jpg西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陈人杰为平措扎西献哈达

       《寻迹》作者平措扎西表示:“为故乡立传并非易事,我拿出六七年的光景,精雕细琢,仍不敢轻易示人。过去七年里,在采风采访的路上,我看到了风光,也遭遇了艰辛,自认为把所有现阶段能够收集到的日喀则文化现象和著名古迹都走了一遍,也翻了个遍。最终,我只敢把自认为参透了的内容,写在纸上,其余的都忍痛割爱了。为满足读者需求,我力图用当今时尚文化散文写作手法,在历史人物、事件、时间真实的前提下,对人物行为有艺术化的补充和完善。”

平措扎西为读者签名.jpg平措扎西为读者签名

       他说,尽管深知一支秃笔无法写尽这里的所有,因为她本身就是一本无人逾越的大地之书。“但我仍然祈愿,这是我毕生写下的最好的一本书,成为献给生养我故乡的最好礼物。”

       《寻迹》一如既往地延续了作者另一部文化散文力作《世俗西藏》的创作思路和叙事风格。全书共分七章,用三十五篇作品,讲述了日喀则的历史沉浮,文化演绎,为读者掀开尘封的历史光阴。对古记、传记、史料、民谣、戏剧、风俗、人物、宗教、故事及社会现象等内容的广泛涉猎,让这部作者旨在为故乡立传的文化散文力作,以敦厚的笔锋,在行云流水间,充满了一种历史担当、文化传承和现世关怀。

       据悉,《寻迹》藏文版也将在即日不久与期待它的藏文读者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