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这本书给您思考和勇气,同时又使您成为更广泛的社会的一分子。”历时7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才项多杰的新作《文明与记忆空间——百年藏学研究口述史1900-2000》(藏学名家访谈录)已于日前正式出版发行。看着7年心血挥洒纸上,才项多杰近日在朋友圈分享了这套藏文书籍和自己的感受。

90后藏学工作者七年潜心百年藏学研究口述史1.jpg       图为才项多杰的新作《文明与记忆空间——百年藏学研究口述史1900-2000》(藏学名家访谈录)

90后藏学工作者七年潜心百年藏学研究口述史2.jpg图为才项多杰

  “做这件事情的源起,很偶然。”2012年,才项多杰的老师让他去抢救性研究西藏传统筹算技艺“迪孜”。在跟随西藏传统筹算技艺传承人(目前仅有3位老先生掌握此算法)学习20个月的过程中,才项多杰一边学习,一边将传承人的口述通过影像等方式记录下来。

  随着一天天的记录、整理,才项多杰越发觉得,“一位藏学领域的专家,就像一个博物馆。”“他们讲述的,不仅仅是某种技艺、某项研究,而是当时的社会史。”

  也是这一年,才项多杰按照中国藏学珠峰奖学科(领域)分类办法,以问题叙史、人物(学派)叙史、学科叙史角度,选择100多位藏学领域的老专家进行访谈。

  平日要专注西藏社会经济方向的课题研究、田野调研,撰写报告及相关领域的论文,专家访谈只能放在周末或节假日。才项多杰记得有一次和一位甘肃籍的藏学专家访谈,光是路上就耗费了一整天。“从北京搭最早的一班飞机赶到甘肃兰州,然后从兰州赶到200多公里外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再去合作市的一个寺庙,到了访谈对象的住处,已经是晚上了。”

  访谈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才项多杰觉得很值得。“有时候,也想过要放弃。”每当脑海中闪现“放弃”二字时,才项多杰便想起那些受访专家对他的支持。“像已故的西藏著名学者赤烈曲扎先生,我访谈时他把自己的生平、经历、所思、所感、研究成果全部都告诉我了,这让我很感动。”

90后藏学工作者七年潜心百年藏学研究口述史3.jpg图为才项多杰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同事们分享自己的新作

90后藏学工作者七年潜心百年藏学研究口述史4.jpg图为才项多杰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贡觉县访谈

  就这样,一位专家一位专家地访谈,一个录音一个录音地整理,8万多公里的访谈路途,才项多杰终于完成了190万字的成稿。

  “我系统地学习了口述史学,并在实践中掌握了。”更让才项多杰感慨的是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藏学研究的发展变化。

  “从学术本身来说,最开始藏学领域专家们的研究著作还比较综合,但后来研究领域就越来越细分,专一于某个领域或某项专题研究。而且随着藏学领域专家们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研究的方法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才项多杰说,这也反映出我国对藏学研究的重视,让专家学者们可以潜心钻研自己的研究。

  目前,才项多杰正在采集民间人物的口述史和整理藏学家的口述史。希望通过藏学家的口述,梳理百年藏学的成长历史和学术发展历史,通过采集民间人物的故事,讲述他们生活周边的发展和变化,以此透视更为广泛的西藏社会史。

  于才项多杰而言,让他不断研究的是“藏学本身的无穷魅力”。

  他希望,“通过那些从无数人生中撷取的个别事物,那些被精细地描写的历史,那些在任何时代、任何角落都存在的事情,向人们揭示过去的时代和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