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场河边葬礼

宗教几乎占据着这个国度的所有,作为回馈,印度教不仅是尼泊尔人快乐的源泉,还为这些虔诚的信徒提供生死的关怀。而通过一种宗教对死亡的理解即可认识到它的精神内涵。

印度教在客观存在中是异常精细的,不仅有它精致的二重檐塔式建筑群,也不限于神庙前迦楼那鸟王的石雕或是威猛的神像,任何人站在精美的建筑雕刻前都会明白只有靠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那些能工巧匠才能倾尽一生心血完成不朽的作品;但当印度教处于主观层面时,对我来说,仍是一种凌乱的飘渺状态。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和三亿三千万个神灵就像一部大型的魔幻史诗,让我总是盘旋在它华丽的外表四周,无法透视它最深层的关注。

如果不是夕阳西斜时分赶着去看让我好奇太久的死亡仪式,难以深刻体验印度教的生死情怀。

帕斯帕蒂纳特寺是尼泊尔最重要的印度教神庙,还是南亚大陆不可取代的印度教圣地。帕斯帕提纳特即印度教三主神之一----湿婆神,在尼泊尔素有“国神”之称,被赋予无上尊崇的地位。能在这样神圣的地方经历死亡,对印度教徒来说,必定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坐落于圣河巴格马蒂河畔的帕寺,尽管在凡人眼里有着与它尊贵的地位不太相称的脏乱环境,它依然用一千五百年的时间沉淀出了超脱世尘的宗教天堂,为虔诚的教徒建造属于他们的伊甸园。帕寺对于外人是片秘密般的禁土,非印度教徒和外国旅游者都禁止入内,于是游客们只有将所有的好奇张望全部倾注在河岸观望对面烧尸台上的仪式,试图去了解这种如此出世的神秘宗教。

河边有几个用圆形石砌出的平台,也就是焚尸火葬的石台,被尼泊尔人叫做阿里雅火葬场。每天都会有许多印度教徒在奄奄一息时就被抬到这里,用巴格玛蒂河的圣水洗净双脚后才闭上双眼。人死后,尸体以白布包裹,放在平台的柴堆上,当众焚化,燃为烟,余下烬。

这是我第一次直面人的死亡,空气中还漂浮着燃烧尸体残余的特殊气味,而周围喧闹混乱的局面甚至同这个沉重的主题格格不入。一种复杂的心情油然而生,对生的贪恋、对死的恐惧以及亲眼见证肉体顷刻化为须有的诧异组合成了奇怪的情绪,封闭住原本活跃跳动的思维。在藏地,也去过几个天葬场,这两种无法被多数人接受的死亡仪式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没有一种死亡像帕斯帕蒂纳特寺的火葬一样颠覆着我对生死价值的权衡。因为河边的这场葬礼,在与我们的固有信念强烈碰撞着。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都非常惧怕死亡,我们的主流文化价值里充斥着“长生不老”的追求与希冀,对此生此世的过于执着让自己把人生贴上“一次性”的标签,而当这份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滑向陨落之际,人们竟不知道该怎样去死亡。于是丧葬方式和葬礼就不言而喻地成为了一个人最后的重大仪式,人们愿意用一场华丽的结束为自己曾经的存在画上轰轰烈烈的句号。

讽刺的是,河岸的葬礼过于平静,这些印度教徒没有恸哭哀嚎,他们敢于直面死亡的力量深深刺痛了每个观望者内心最脆弱的恐惧。能够选择这种方式向此生的自己道别需要对我们来说需要巨大的勇气,能够如此从容的面对这样不可避免的离别更需要心灵的支撑和历练,而他们的力量来自宗教的指引。

印度教是一种拥有浪漫情怀的宗教,在我朝拜冈底斯神山时,第一次接触到它的神话故事和愉悦精神就感受到了这种宗教的吸引力。然而庙宇间的行走,神话传说的解读都抵不过一眼直面生死的顿悟,因为人的死亡是这种宗教的最高浪漫形式,它完全存在于精神和灵魂之中,而非肉体。信仰能够完全改变人的心性,这里的死亡不再是生命的裂痕。缕缕青烟升起,恍惚与嘈杂中我们看着对岸的仪式进行,脑海中也在努力剥去执拗的误解。还记得在去往帕寺的路上,好奇的驱使让脚步异常轻快,而同一条路在回程时却因我沉重的步伐显得漫无边际。震撼力给我的思考占据了身体,然后也豁然开朗。

因为相信来生,因果轮回着没有断点的生命。从此生到彼世,周而复始,直至梵我合一。生与死是人生最重大也是最简单的两个命题,是段必经的历程,何不从容用此生的善行去铺垫通往来世的路,让死亡在虔诚的祈福中化作平凡的结束,浪漫的开始,让我们的灵魂找到最坚实的依靠。

生死不再两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