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歌形式众多,历史悠久。藏族民歌的歌词和乐曲以前没有文字传承,均系民间艺人们心记、口传,并通过歌唱而传给后辈。曲调一般无变化,原生态的藏族民歌无音乐伴奏。藏族民歌的歌词既有旧传又有新编,常常以旧调填新词来演唱,歌词内容神化色彩甚浓。藏文产生和运用后,不仅促进了藏民族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发展,民歌也因此被文人充分采用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从发现的藏文文献中看,古代藏族人民的语言交流,常用民歌作为表达方式。那么藏民族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山歌?下面让小编带你来看看。

  巴塘歌卦

  巴塘歌卦,藏语称叫“谐莫”或“谐莫岛”(即算卦歌),是境内十分盛行的一种游戏歌。

  歌卦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为“藏卦”,即凡亲戚朋友、兄弟姐妹在一起欢聚时,每人将自己身上一件小东西(如戒指、耳环等)交给一个人藏起来,并在所藏的物件中随便取出一件握在手中,接着大家随心所欲地唱起歌来(一般唱情歌),每唱完一首,均由懂得其意的人解释歌词含义,然后由藏物人出示物件,示众招认,以便用所唱歌词取笑于他。有多少物件,就唱多少首歌,照此轮流歌唱三遍,即告结束。歌卦的歌词,宛如汉族同胞背诵唐诗宋词一般,藏族青年男女均能掌握数十首各类歌词。需要时,一首首往外掏就是了。第二种为点卦,即由一人随歌曲节拍按座位顺序一拍指点一位参加游戏的同伴,照此点到歌词唱完时,最后一拍点到谁,此歌词的意思就属于谁,众人视歌词的内容和讲解者灵活、幽默、风趣的解释,作乐调笑于他,其乐无穷。

  炉霍山歌

  炉霍山歌是炉霍先民长久传承下来的音乐记录。它乡土气息浓郁,种类众多,内容广泛,情感丰富且通俗易懂,其演唱节奏舒缓自由,抒情流畅,旋律优美,悦耳动听。唱者可即兴创作,任意发挥。在演唱形式上,炉霍山歌具有多种方式,分单唱、合唱、对唱、轮唱等,还有领唱,即一人唱众人和。这些形式因场面而异,行板自由,一般轻重急缓不受限约。这正如山歌手自己说的一样:“不配乐器不搭台,敞开喉咙唱起来。”其演唱风格,表现出一种特别纯真性情的自然抒发,老人的演唱沧桑厚重,少年的清新亮丽,男子的深沉宽广,女子的婉转高亢。此外,炉霍山歌还有着它独特的社会功能,寓乐于歌,寓教于歌。人们通过了整天的辛耕劳作,茶余饭后,左邻右舍,三朋四友,围坐星光之下,借明月之美,互教互唱,一首首或幽默或欢快或深情的山歌,荡漾在高原的夜空,让人们精神振奋,疲劳顿消。

  炉霍山歌作为“下里巴人”带有泥土芳香的原生态民间艺术形态,是历代炉霍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以自身所蕴涵的特有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不断创新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考验中,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扬,并将成为中华民族文艺百花园中一朵最艳丽的奇葩。

  川西藏族山歌

  川西藏族山歌是指分布、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区的一种原生态民间歌谣,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典型的地域特色,是川西藏族人民在生产和劳动中创造出的艺术瑰宝。与其它藏区相比,川西藏族山歌具有自由、高亢、婉转、跌宕等特点。

  流布于四川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川西藏族山歌”,源于人们放牧、伐薪、驮运赶脚、田间劳动时,为驱散疲劳,抒发感情或与同伴交流时的即兴吟唱。内容与民众的生活情趣紧密相联,多为歌颂大自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借物言志、借景抒怀。歌词多为三段,前面两段常常采用比拟的手法,直到第三段才点出主题。形式上多数都是八个音节为一句,也有以两句或者四句歌词为一段的三段体形式。一段体的短歌比较少见。此外,有的曲目,其歌词是六个音节为一句的形式。山歌的这种唱词格律,远在八世纪前后的古藏文历史和诗歌文献中,就已经普遍采用。并与“卓体”民歌格律相同。

  在旋律结构上,川西藏族山歌基本上为分节歌形式,一般以上下两个乐句为乐段,或由二至三个乐句构成,常常重复或变化重复第二乐句。常见调式为羽、商、徵调式,旋律均为五声音阶。其旋律音域非常宽广,音程起伏也较大,乐句中间常常有许多音符密集在一起组合成多变音型的情况。因此。演唱时,不仅需要歌者有一副高亢甜美的好嗓子,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当灵活娴熟的演唱技巧。

  玛达咪山歌

  “玛达咪山歌”指产生并流传于甘孜州九龙县大河边片区子耳乡、魁多乡、烟袋乡内的一种山歌。九龙县位于甘孜州东南部,贡嘎山西南,北连康定,东南毗邻石棉、冕宁,西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是我国川滇茶马古道和历史上西南通商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所谓“西番”是藏民族的一个支系,西番人在四川省只有九龙县、冕宁县和木里县有为数不多的人居住。西番“玛达咪山歌”是西番人长期以来从事生产、生活而创造出来的,在历史的长河里,西番人相互学习,交流,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属自发式传承,虽然“玛达咪山歌”旋律优美,情趣自然,但调式高低起伏大,故其它民族人民难以模唱。

  “玛达咪”山歌具有独特性的艺术价值其歌词生动,形象,传神,表达的意韵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旋律清新流畅。唱腔深沉忧怨,极兴地域特色。因此,“玛达咪”山歌对弘扬西番人的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