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正在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到达甘南迭部,甘肃军阀鲁大昌率军驻防。甘肃卓尼杨积庆,这个赫赫有名的藏族土司,在那个政权更迭,战火纷飞的年代,深明大义,让路护道、开仓放粮,让长征中的红军顺利通过天险腊子口。红一军过去了,红四军也过去了,红军在甘南藏区不但没有受到阻击,每人还得到了一斗粮食,总和超过三十万斤。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杨土司的旧居改建的小学

       杨积庆的做法被国民党鲁大昌部所知,密谋策划,派其心腹营长率队潜入杨土司住地博峪,利用土司内部矛盾,策动土司手下团长姬从周、方秉义叛变,将杨土司一家包围,杨土司等人挥枪抵抗,然而终是寡不敌众,与长子杨琨、长媳、孙女等7人倒在了国民党的枪口之下。这天是1937年8月25日,卓尼县志史称:“博峪事变。”

卓尼藏家

       土司是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是彼时统治阶级用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方式,效仿唐代的"羁縻制度"。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多有土司存在,土司中央政府承担赋役、纳贡、并提供军队,对自己的部族拥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利。政治巩固统治,经济上让维持产方式,这种制度直到清代实行“改土归流”,延续了一千多年。所谓“改土归流”,是将世袭的土司改为由朝廷任免的流官,所谓流官,是指任职者来来去去、不断流动、打破原有的子承父业的家族式统治。为了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清朝发动了对少数民族的多次战争,但是土司制度直到清朝结束也没有完全消失。例如中华民国时期宁夏、青海一带的马步芳武装接受民国政府的任命,但对于其辖地仍然自行管辖,实际上和前朝的土司制度没有不同。而且各地土司,虽然在官位上有高低之分,却并不互相隶属,所以都是一个一个的独立小王国,各自统领辖区人民。土司纷争就不用说了,自然是经年不断,甚至对抗中央政府的管辖,挣脱控制。最著名的清代乾隆年间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对抗的就是地方土司政权,大军围剿,才平定一方。史载这场战争一直杀到“尸漂江河,血染山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剿匪、土地改革、民族区域自治等阶段,土司制度才彻底被废除。

卓尼禅定寺

       卓尼的世袭土司制度起源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明正德三年(1508)第五代土司旺秀进京朝见明武宗,赐姓杨,自此历代土司沿用汉姓。杨积庆是管辖卓尼的第19代土司,有“卓尼王”之称。

       杨积庆乃是奇才。香港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在后来的《中国西北角》一书中,提到他当年采访杨土司的感受,说杨土司“精通藏汉两文,尤其精通汉语,虽身居僻壤,未迈出卓尼一步,但每天都看全国各地大小报纸,及时掌握国内外形势,在上海、天津等地设有商行,常有书信往来。他思想激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推广先进技术和文化。”

       红军进入甘南迭部地区召开了著名的“俄界会议”,确定了红军应坚持向北进军的战略,在川陕甘建立根据地,但其时部队久经鏖战,战士备受煎熬,很多人已经衣食无着,杨土司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红军北上行动的成败。好在遇见了开明的大土司雪中送炭。

晒太阳的藏族老夫妻

       卓尼的最后一代土司是杨积庆先生的次子杨复兴,卓尼第20代土司。1943年9月被任命为洮岷路保安司令部司令。1947年8月晋见蒋介石,11月赴南京陆军大学受训。1949年春毕业于国民党南京陆军大学将官班,授予少将军衔,同年,杨复兴率部起义,终结了土司制度,任卓尼民兵司令部司令兼任卓尼县县长,历任甘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甘南军分区副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族委员、甘肃省民委副主任、中共甘南州委委员、西北民族学院副院长、甘肃省第五、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咨询员等职位。

“黄绿”是这片高原上夏天的颜色,杨土司的旧居墙上,荒草丛生,但也生机勃勃

       土司衙门(即保安司令部)及私宅,被杨土司的孙子杨正捐出,变成了一所小学,坐车来到这里,并没有其他游人。乡亲们一样的温婉敦厚,面对镜头还有点害羞,聊起开仓济粮的杨土司,他们大多会放下手中的活,抬起手指向故居方向跟我说,“那边走,对,就在那里,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