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虽然没有出现过科学意义上解释电力学的现代知识,但是藏族人们对于电的定义、起因、功能等接近科学原理的层面绝非是一窍不通的。藏语典籍中写着;“自然天气(五行,金木水火土组成的可感世界)骤变,乌云大作,雷鸣闪光称为电。”关于起因方面也有“冷热天气相遇,青龙一声响”等朴素阐释雷鸣闪电的说法。又如在佛教经典中有“磁石吸收四方铁粉”来解释磁石性能的知识一样,有很多类似符合科学原理的知识。所以有人轻率地认为藏文化中没有科学知识是多么片面和无知的事情。

       电灯还未传入之前,藏地亦跟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人们在陶、铜、铁等器皿中盛放油脂和松柏汁来制作各种油灯。1903年噶厦政府的谢扎大臣等代表团在印度大吉岭签署英藏之间关于商贸、交通、邮政等方面的协议(西姆拉协议)之后,边境开放,印藏通商。此时,许多前往印度采购货物的藏地商人带来了许多现代物品,其中包括蜡烛。蜡烛迅速在拉萨受到了欢迎,少数贵族和商人家庭举办聚会时候点燃蜡烛。之后,随着印藏商贸的进一步发展,拉萨出现了气压煤油灯。从此条件中上等的家庭基本使用满屋明亮的汽油灯,使用油脂灯的人越来越少。

        1911年国民党陆军抵达西藏,十三世达赖喇嘛从布达拉宫短暂回避到喜马拉雅南麓的印属大吉岭。期间,英人查尔斯·乔作为十三世达赖喇嘛询问西方现代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的顾问,尚且达赖喇嘛本人学识渊博,思维开阔,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于是开始出现西藏也要跟着世界潮流,发展现代文明的想法。物质发展,教育先行。尊者认识到了现代教育的重要性。1913年专门从西藏贵族子弟中挑选了四个年轻好学的青年送到英国伦敦学习现代技术知识。四个人为:勉冲·钦绕贡桑、强俄巴·仁增多吉།、吉布巴·旺堆罗布、果喀瓦·索朗贡布。由著名的官员孜本·龙夏护送。四人到了英国后受到了特殊的接待和观照。被安排在英格兰中部城市拉格比Rugby大学学习。由夏尔巴人勒典萨赫负责翻译。按照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要求,四个学生分别学了四个不同的技术知识:勉冲·钦绕贡桑学了地质;强俄巴·仁增多吉学了电力;吉布巴·旺堆罗布学了邮政电报;果喀瓦·索朗贡布学了军事。1921年这批人学成归来后分别担任相关领域的负责官员。

图1、龙夏和四个学生在印度

       图2 龙夏·多吉次嘉(左)和四个男孩(Rugby boys 因学校在英格兰中部城市拉格比,所以也叫拉格比男孩)在英国皇家白金汉宫

       图3、1939年,从伦敦拉格比回来的三位留学生在拉萨接待德国探险队成员(从左开始为,吉布把·旺堆罗布、强俄巴·仁增多吉、勉冲·钦绕贡桑、驻藏大臣、擦荣·达桑战堆

         该年噶厦政府专门派强俄巴·仁增多吉从印度采购了英产型号为G.E.C、马力为125的发电机25件、不少印钞机和其他工业机器。1924年,全部机器经印度和锡金运到了拉萨。因为那时我在锡金岗多英国开办的一所中学里面学习,所以无法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创办了拉萨朵底电站。然而据当时的老工人讲,1924年,强俄巴·仁增多吉带领下10名藏族电工和50名建筑工人共同创建了拉萨朵底电站,也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个电站。电站是一座四柱藏式房屋。1937年正式生产运营。最近一些刊物上写着西藏第一个电站是由英人创建是纯粹的搬弄是非而已。

图4、强俄巴·仁增多吉

图5、1936年12月29日拉萨德吉林卡,左边的是强俄巴·仁增多吉   

        随后,近侍图登贡彭的带领下在扎细地区的平地上围了一圈较宽阔的围墙,里面建了两层楼的办公点和仓库、上下两处印钞点等藏式建筑,院内四周是工人的宿舍。1931年11月18日,十三世达赖喇嘛亲自光临指导工作,并题词赐匾为“扎细电器房之奇妙无比智幻宝藏库”。任命擦荣·达桑战堆和进侍·图登彭措为部门负责人,另外配一名会计和办公人员十余名。工厂的主要任务为在按照政府要求,印制银币、铜币、纸币。另外,按照英式左轮手枪尝试制造手枪,但是试用时候出现子弹卡主而无法使用的现象,因此不得不停止枪支制造。扎细部门因此文成为非常重要的政府财政金融机构,所有政府公务钱款都要从扎西部门支出。1935年,强俄巴·仁增多吉从朵底电站拉电线后在吉崩岗建了一座小型电站,开始给大昭寺和八廓街周围的居民供电,并收取一定的电费。

       本人曾自助留学印度多吉岭英国学校后,1931年毕业回到西藏。1933年又被十三世达赖喇嘛派遣到印度学习电学,虽然在印度嘎里电力学校学习期间遇到了水土不服等多重困难,但是因为只有自己一人学习,无法请假回家。经过的几年的勤奋学习,1954年我被任命为因病逝世的强俄巴·仁增多吉的继承者,即唐迈巴电站管理局的负责人。但是在工作开展期间遇到了诸多的困难,由于朵底老电站的发电机是产于19世纪20年代的老机器,没有备用齿轮,而且日夜不停使用多年,齿轮已严重老化,供电量下降到原先的四分之三。而且时常需要维修。电力管理部门却不管机器老化、条件差、工人技术落后等实际情况而经常动辄责骂电力供应不良。为了不辱没本职岗位,我想方设法提升供电能力。当年11月,因家妻生病,我不得不向噶厦政府请假前往印度噶达治病。手术成功后我于1946年5月份回到拉萨。电站的工人跟我讲,扎细负责人擦荣·达桑战堆和僧官大喇嘛·图登罗布从锡金岗朵雇佣了白俄罗斯人奈斯勒仆来检查维修老化的发电器,其电力知识却非常一般。他将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拆装维修也无果后向扎细负责人报告道:电器由于常年使用,老化严重,已无法维修使用,建议将来建造一处新电站。说完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工人们说此人在电站期间品性不端,而且偷走了电站的很多重要工具,但是后面没有人追究。我在噶达期间,也听一些传闻说俄人奈斯勒仆在一所叫T.E.Thomson的金属店里寄卖着不少从西藏偷来的物品。

        政府的公务开支一年比一年增长,噶厦政府命令必须确保能够提供足够不影响印钞的电力。然而电器的状况越来越差,有时不得不停电修理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立即责备。甚至又一次我向扎细负责人大喇嘛·图登罗桑汇报道:本人已经想尽办法让印钞供电不受影响,然而机器已严重老化,像个肝病严重的病人一样,再喂药抢救也无济于事,烦请考虑新建一座新的电站。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大喇嘛认为我在顶嘴而向总管图登勒门།汇报了此事。办公室命令问清此事。我被总管叫到办公室,说“一切是你没尽好本职责任,致使印钞事情不得不暂停。另外,你向政府仅有的一座电站污蔑为肝病严重的病人是非常不应该的事情。” 无论我再怎么解释澄清也没用,后来还多次被叫去谈话。   

        另外,西藏地方政府在象达建立过一处电站,那是1946年。由于老电站已无法使用,再怎么有技术的电工也无力回天,本人向擦荣·达桑战堆和大喇嘛·图登罗桑、孜本夏嘎巴·旺久德丹详细报告后,擦荣下了命令,他协同儿子督堆朗杰、我还有驻拉萨印度大使馆广播工作者英人颇赛等人前往象达拟建水电站。另外,悉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被印度俘虏的德国人奥夏聂塔是水利专业人才,擦荣也携其随行。我们从象达一直勘察水渠线路到纳金山脚下。事后德国人汇报了一个方案,认为从纳金山脚下开始修建水渠,引拉萨河水到象达山脚,那样不难建立一座能提供330千瓦电压的水电站。另外他建议,进一步拓宽水电站排出去的渠道,改成一条通往拉萨的运河,既有利于农业生产又能帮助郊区农牧民运柴火到拉萨。以后在纳金山前后建一条桥,同时再建一座规模较大的电站的话周边有很多岩石建材而不用担心等等。为此,擦荣问道,如果江水上涨,不会冲毁拉萨河大昭寺吗?他说河流即便如疯马一样,也要相信人能套住一个缰绳一样自由地控制。我们认真测试河流的深度,建立牢固河坝的话以后根本不用担心洪水。我们德国在比这个还大的很多江河上建了水电站,你们也可以那样,生产所有人都能足够使用的电力。这些话是我亲自翻译汇报给了擦荣·达桑战堆。随后,扎细部门向噶厦递交的修建水电站报告被批准,1947年已确定在象达山脚建立新电站,任命督堆朗杰和孜仲·图登森格为项目负责人,并从扎细藏军部调来了300士兵参与建造。德国人奥夏聂塔担任技术指导员。1940年,从纳金山口到象达山脚的人工渠道试验成功。1954年,通过印度驻拉萨使馆工作人员波赛,从英国G.E.C机器厂订购的120千瓦的发电机2件、电压表和铁质水柱、电线铁丝已运到印度,扎细总管桑颇·次旺仁增派我和督堆朗杰和雪仲松朵·普次仁等四个会英语的人到印度领取设备。1955年我们到了印度。首先从嘎多码头靠汽车托运到锡金岗朵,然而从岗朵到西藏不通公路,只能先把机器拆卸之后靠人力抬过去。不能拆卸的大设备再想办法。正当此时,我们收到了一封由扎细总管发来的电报,要求我们按照传谕者仙卡·久美多吉的命令,立即停止运输电器事情,速速回拉萨报道。所有剩下的电器和经费移交给噶伦堡商贸管理负责人邦达·雅培།和堪琼·洛桑嘉参两人。后来意识到这个蹊跷事件是当时不喜欢变革的部分人有计划地破坏的结果。当年,中央和西藏地方政府合作后达成在原有朵底的基础上新建一座水电站的决定,汉藏工人齐心投入到修建水库和水渠的工作中。电站设备方面,按照原先的计划从内地运来了上海工厂产的220千瓦电压的上等发电机三套、电压表、铁制水柱、变压器、电线等一套。美丽崭新的朵底水电站也建成了,1946年正式投入应用,解决了罗布林卡、布达拉宫、拉萨各单位部门和老百姓的照明灯困难。1957年,藏军部决定开辟纳金山口,修建一条水渠,建造一处规模较大的水电站。解放军工人们和战士们、藏族工人们一起投入到工作后基本完成了基础建设,并从内地引进了1650千瓦的发电机6套和所有相关设备。1960年,所有设备正式投入应用,完成了西藏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拉萨各级部门和工厂、市民用到了源源不断的电。另外,西藏各地充满悬崖跌宕的落水和江河,拥有非常丰富的水力资源,到目前为止西藏各地建立了695座水电站。

       (资料来自《西藏老人诉说西藏史》:藏文/西藏政协文史民宗法制委,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