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洮河岸边的觉乃藏族先民,在历史的实践中积淀出了丰厚的生活智慧,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觉乃民族文化,尤其创造出的卓尼碉楼,更是觉乃先民智慧的浓缩。解放前期,碉楼曾分布于卓尼藏区的各个角落,更是密集出现于洮河南岸的河谷和林区,由于修建碉楼需要大量的木材、劳力和财力,一般家庭是无力承担的,碉楼便成为楼主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受到名门望族的追捧。

       卓尼碉楼是用当地青石、白土和红松木修筑而成,使用当地外不见木,里不见土的传统,增加了房屋的耐用度、气势和保暖作用,更是排除了碉楼外部起火的因素,极大地增加了防卫作用。碉楼修建时选好地势,请苯苯(苯教徒)或拐巴(红教徒)看朝向和动土立房时间。碉楼一般都是半地穴式(一楼三分之一在地下)二层四合院,这样可以降低四周墙体的高度(如此墙体高度仍超过7米),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和长效性,最重要的是取上来的土直接用于夯筑墙体,降低了运输的成本。墙体底基一米高度为石砌墙体,石墙以上为当地板夹夯筑墙体(底宽2.5米左右,顶宽0.5米左右,墙体由底向顶收缩,维护的好墙体可以使用150年)。碉楼正房一般是六破七和八破九格局(大小取决于楼主人的地位、财富和家庭人数),二楼正前方为马头墙,墙上设置煨桑炉用于每天的煨桑祭祀。碉楼整体为正方形,房顶一般是平屋顶和苫子屋顶。

       碉楼集居、宗教、屯、防守为一体。一般一楼为库房和牲畜圈,粮食、柴草、大牲畜都储存于里面,二楼是佛堂、灶房和主人的居室,大门一合就是一个隔绝的天地。由于过去洮河南岸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当地居民相对富裕,再加上群众居住分散相互帮衬比较困难导致盗匪较多,经常性出现盗匪悄悄潜入群众家控制家人抢盗财务的现象,此时土碉楼的优越性就突显出来,四面高耸的墙体成为了难以逾越屏障,在加上堆积在楼顶的拳头大的鹅卵石和庞大的家庭成员,一般的盗匪是绝不敢窥视。

       位于洮河南岸的纳浪大族村解放初期仅50户的小村子就有碉楼8座,杨家三座、梁家两座、杜家三座。在2000年左右时还都有人居住,除梁家一座和杨家两座拆除二楼留一楼居住外其他的土碉楼都保存完整主人在居住。现如今由于火灾和拆除,只留下杨家一座(超过100年,已无人居住成为佛堂和库房),梁家一座(70年左右,仍在居住),杨家一座、梁家一座和杜家一座只留三面墙体成为新建房的墙体。

      2000年左右是洮河岸边碉楼消失最快的一个阶段,密集的碉楼群只剩下零散的屈指可数的几座,也都是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由于碉楼的耗财费力,再加上碉楼失去了大多数的用途,新修的碉楼更是寥寥无几,只在偏远山区封闭的小村落还分散着几座30年左右的碉楼。

       我是一个生在碉楼长在碉楼的觉乃藏人,我喜欢觉乃藏族文化,传承觉乃藏族文化更是我的职责,洮河沿岸的碉楼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先民住宅和生活的活化石,在新文化急速发展的今天,碉楼逐渐失去了他的存在意义,在拆除在消失,但碉楼的文化意义是无可替代的,是觉乃建筑文化的奇葩,是觉乃藏族生活文化的精髓,一座碉楼就是一个村落、一段历史和一份文明,是这个民族留在历史上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