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救妻。

地狱大圆满。

格萨尔安定三界,后返回天界。

       “格萨尔唐卡”的形成与发展

       在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艺术画廊中,有一个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艺术品,那就是藏族的唐卡艺术。她在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里,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藏族的唐卡艺术,不同于汉族的国画,也不同于西方的油画,它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唐卡”,藏语,可翻译为卷轴画,是绘制在丝绸、绢面或布面上的一种艺术品,是藏族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独具特色的“格萨尔唐卡”,一份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具有与其他的绘画艺术不同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可以超越语言的障碍,让广大观众直观地、形象地了解《格萨尔》故事,理解她丰富深厚的内容,领略她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格萨尔》唐卡还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便于《格萨尔》之间进行文化交流。

       格萨尔唐卡,藏语叫“仲唐”。“仲”即《格萨尔》故事;“唐”即唐卡,“仲唐”就是画有《格萨尔》内容的唐卡画。那么,唐卡与古老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作为民间文学的史诗《格萨尔》主要靠民间艺人的说唱得到继承和广泛流传。为了加强说唱时的效果,一些聪明的艺人就以《格萨尔》为题材,绘制人物画和格萨尔故事,类似佛教绘画中的佛本生故事和高僧大德的画传,说唱时把它们悬挂起来,边解释,边演唱。这种演唱形式,被称作“指画说唱”。这就是有关《格萨尔》最早的唐卡。“一画一世界”,在说唱艺人们看来,在一幅并不很大也算不上很精美的唐卡里,整个大千世界、英雄格萨尔的辉煌业绩,都包括在里面了。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专门的类型,称作“仲唐”——画有格萨尔故事的唐卡。

       英雄格萨尔的故事本来在藏区就很盛行,现在有了格萨尔故事题材的绘画就更加普及了,听众可以通过唐卡这种艺术形式直观地、形象地理解和欣赏《格萨尔》,不仅用听觉感受和欣赏史诗丰富的内容,形象、生动的唐卡画面还能够给听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群众的欣赏水平慢慢的提高,对绘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说唱艺人讲故事的水平很高,但他们的画技却并不高明;另一些人则相反,故事讲得不好,但绘画技艺却非常之高超。这样就在民间出现了 “拉日娃”(藏语,即专门的唐卡画师),他们专以绘制格萨尔故事和佛经故事谋生。雄伟的英雄史诗《格萨尔》和美丽的唐卡艺术相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艺术效果。它们都是藏族文化艺术中的精品和瑰宝。

       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改革开放40来,“仲唐”的发展是很明显的。这与党和国家关心和重视《格萨尔》事业密切相关。《格萨尔》的搜集整理、学术研究和蓬蓬勃勃发展的《格萨尔》群众文化活动带动和促进了“仲唐”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仲唐”的需求日益增多;社会上关注和鉴赏《格萨尔》唐卡的人也越来越多。随着数量上增多,艺术上要求越来越高,审美情趣不同,推动了“仲唐”的发展。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也是一份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活形态的英雄史诗。是藏族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她历史悠久,卷帙浩繁,精深博大,规模宏伟,内容丰富,千百年来在藏族群众中广泛流传,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格萨尔》代表着藏族民间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美学价值。这样规模宏伟的英雄史诗,在今天的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格萨尔》的被发现,被挖掘,被弘扬,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格萨尔》的搜集整理、编辑出版、学术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某种意义上说,改变了世界史诗的版图,需要重新审视和改写世界史诗发展的历史。与荷马史诗和印度史诗一样,《格萨尔》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也是全人类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

       《格萨尔》唐卡从一个侧面形象地而又艺术地反映了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从而也成为藏族文化艺术中独具特色的瑰宝。格萨尔唐卡使民间艺人吟诵、印在文本上的故事活起来,具有一种质感,一种可视性,体现出一种立体化、形象化、艺术化的独特风格。《格萨尔》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与独具特色的唐卡艺术的结合,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格萨尔》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与独具特色的唐卡艺术的完美结合,给《格萨尔》这部古老的史诗插上艺术的翅膀,使这部世界上最长、最宏伟、最震撼人心的英雄史诗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传播得更加广泛,更加喜闻乐见,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和欣赏性,更广泛的人民性和群众性。也更生动、更充分的显示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大的生命力和永葆青春的艺术魅力。

       “格萨尔唐卡”与唐卡艺术

       藏族传统的唐卡,分为“德唐”、(亦称“协唐”、“杰唐”)、“曼唐”、“孜唐”和“仲唐”等几大类。

       其中最主要是“德唐”。“德”是宝贵、宝藏的意思,说明它很珍贵;“协”是“脸面”、“面部”的敬语,在这里是对神佛的尊称;“杰”是王者、胜利者的意思,也是对神佛的尊称。“德唐”、“协唐”和“杰唐”,实际上指的都是一种类型的唐卡,即取材于宗教内容,以反映佛经故事、神佛和高僧大德的生平事迹为主,也有一部分是反映苯教故事的。

       解放前的旧西藏以及其他藏区,基本上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和部落社会,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过去藏族基本上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佛教文化和苯教文化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德唐”、“协唐”和“杰唐”也成为唐卡艺术的主要内容。因此,反映宗教观念、表现宗教题材的唐卡,得到上层统治阶级和信教群众的关心、重视和扶持,发展迅速,数量众多、艺术精湛,达到美仑美奂的程度。为了更深入、更全面地将宗教教义、宗教仪轨、宗教观念、宗教信仰深入到信教群众中去,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宗教观念、宗教信仰艺术化、形象化,让艺术形象凝聚为宗教文化,让唐卡艺术生动地、形象地、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历史故事,传播宗教教义。一些重要的唐卡绘制完毕,还会举行隆重的开光仪式和祈祷法会,以增强它的神圣性和神秘感。各寺院悬挂的、珍藏的几乎全是这类唐卡。在过去,豪门贵族、土司头人,乃至普通人家,也都有悬挂和珍藏唐卡的习俗。一座寺院收藏几千幅、乃至上万幅唐卡,是很平常的。

       这方面,我自己就有切身的体会,深刻的感受。我小的时候,跟着大人进寺院朝拜,那里通过一个个壁画、一幅幅唐卡生动地、形象地、艺术地展现的极乐世界美妙祥和、令人向往、让人憧憬的幸福生活;十八层地狱万劫不复,令人恐惧、让人见而生畏、不寒而栗的深重苦难,给我幼小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多年以后,依然刻骨铭心,挥之不去,难以忘怀。这就是“德唐”,或“协唐”、“杰唐”的艺术魅力,也是宗教艺术的教化作用。

       “曼唐”,“曼”是医药、医学,“唐”是唐卡。“曼唐”是指反映藏医藏药内容的唐卡画。医药卫生,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和健康,以医药卫生为题材的“曼唐”,自然也得到重视、保护和传承。如以《四部医典》为题材绘制的唐卡,非常精致,也很有实用价值。

       “孜唐”,“孜”是天文和历算。天文历算,关系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劳动,“孜唐”自然也得到重视和保护。这两类唐卡的专业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很强,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历来受到官方和社会的关心和重视,有专门的机构、专业的画师绘制,十分精致。“曼唐”和“孜唐”里也有很多精品佳作,有些作品堪称传世之作,无比珍贵,价值连城。但正因为专业性太强,流传范围相对来说也比较有限。

       “仲唐”则是指“格萨尔唐卡”。与其它类型的唐卡、尤其与“德唐”、“协唐”和“杰唐”相比,“仲唐”是很粗糙的。我小的时候,看到过艺人拿着“仲唐”说唱,就是用一块破旧的白布,用自制的墨绘制,连一块干净的白布也没有。所谓自制的墨,就是用锅底的灰,拌以松树枝上的松油,搅拌而成,与绘制佛像用的矿物颜料,完全是两个等级。现在的年轻朋友,不但没有见过这样的墨,连想象也很难想象得到。我小的时候,就是用这种墨练习写藏文,所以对说唱艺人的苦难生活和他们在绘制“仲唐”时的艰辛,有深刻的感受和切身的体会。

       因此,相对于其它类型的唐卡,“仲唐”地位低,发展慢,质量差,影响小,在社会上不受重视,自产自销,自生自灭。说唱艺人云游漂泊,翻山越岭,踏雪登冰,历经艰辛。走到哪里,就在那里挂起一幅“仲唐”说唱。经风吹日晒雨淋,“仲唐”破了,或被风暴吹走,就再找一块布,研墨绘制。正因为这样,流传下来的“仲唐”也不多。基本的状况是: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专业画师(绝大多数都是说唱艺人自己绘制,或由唐卡艺人业余绘制);更没有大家;没有精品;更没有形成流派。我把这种情况,概括为“五无”。

       这就是过去“仲唐”的基本情况。

       “格萨尔唐卡”的主要内容

       民间艺人在说唱时,常常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史诗的全部内容:“上方天界遣使下凡,中间世上各种纷争,下面地狱完成业果。”

       “上方天界遣使下凡”,是指诸神在天界议事,决定派天神之子格萨尔到世间降妖伏魔,惩恶扬善,抑强扶弱,拯救黎民百姓出苦海。

       “中间世上各种纷争”,讲的是格萨尔从诞生到升天的全过程,这一部分,构成了格萨尔的全部英雄业绩,也是史诗的主体部分。

       《格萨尔》里说,由于魔怪兴妖作乱,闹得人世间不得安宁,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格萨尔降临人间,就是要降伏这些妖魔鬼怪,征战四方,降妖伏魔,也是整部史诗最精彩、最吸引人的部分。其中包括《魔岭大战》、《霍岭大战》、《姜岭大战》和《门岭大战》,被称作“四部降魔史”。

       假如把《格萨尔》这部卷帙浩繁、结构宏伟的史诗,比作一座雄伟的艺术宫殿,那么,这四部降魔史,就是支撑这座艺术宫殿的四根栋梁。如果拿人体来比喻,就是一个人生命力运行的经络系统。其它各部,都可以看作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降伏四大魔王之后,世间还有许多妖魔在危害百姓,兴妖作乱,格萨尔的英雄业绩也远未完成。于是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分部本——“宗”。“宗”即古代藏族的小邦国家。格萨尔每降伏一个小邦国家,就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藏语叫“宗”。“宗”越来越多,按照内容、情节、规模和篇幅,被划分为“18大宗”、“18中宗”、“18小宗”,此外又派生出若干个更小的宗。

       “下面地狱完成业果”,是说格萨尔完成使命,拯救坠入地狱的母亲、妻子,岭国的众英雄,以及一切受苦受难的众生,超度他们的亡灵,然后返回天界。

       “仲唐”就是运用唐卡这种艺术形式展现《格萨尔》丰富多彩的内容。

       我们这套《格萨尔唐卡》画册,就是按照这种故事框架编辑的。

       “仲唐”的基本类型有两种:一种是一幅唐卡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同时绘制许多人物和故事,如同佛教唐卡中,一幅唐卡有一尊主供佛,画在正中,被称作“主尊”;周围画上许多佛像,被称作“从尊”。 也有画各种场面,如上方极乐世界,下方十八层地狱。也有绘制各种山、水、花、草以及各种动物。

       另一种是一幅唐卡讲一个故事。这些“仲唐”的一个特点是,就单幅来讲,能表现《格萨尔》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情节,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所谓“一画一世界”, 类似“连环画”,汇总起来,又能体现《格萨尔》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情节,成为一部“格萨尔画传”,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格萨尔故事。

       巨大的成就,美好的前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格萨尔》事业发展很快,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也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与此相适应,“仲唐”即《格萨尔》唐卡异军突起,成绩斐然。这里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四川甘孜州人民政府主持绘制的《格萨尔》千幅唐卡,历时数年、汇聚了数百位民间画师,比较系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格萨尔》丰富的内容,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作为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北京展览,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于向首都人民和全世界的朋友介绍《格萨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让首都人民和世界各国宾朋领略了唐卡艺术的风采。是唐卡艺术、尤其是格萨尔唐卡艺术的一次大普及。是一件应该载入藏族艺术史上的大事。对于这次展览活动的艺术价值、政治意义、现实作用,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仲唐”即格萨尔唐卡的产生、演变与发展,与《格萨尔》这部古老的史诗在藏族人民、主要是农牧民之中流传、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密切相联系的。《格萨尔》唐卡产生、演变与发展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格萨尔》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它的兴衰。《格萨尔》兴,《格萨尔》唐卡兴;反之亦然,《格萨尔》衰,《格萨尔》唐卡亦衰。

       随着《格萨尔》事业的发展和唐卡艺术的兴盛,《格萨尔》与唐卡艺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仲唐”即“格萨尔唐卡”也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本版图片由藏文《格萨尔》精选本课题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