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群众在甘肃省舟曲县巴寨沟昂让山上唱山歌共庆朝水节。(资料图)新华社发(后俊 摄)

       摘要:朝水节作为舟曲藏族的重要节日之一,是当地人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从宗教层面来说则是苯佛共生的结果,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多层次互动,同时也是对当地藏族文化的一次集中表演,达到了娱神与娱人的双重目的,发挥了净化人们的心灵、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的作用,加强了藏汉民族之间的族际交流,共同构筑了舟曲的地方文化。

       关键词:舟曲藏族;朝水节习俗;互动;功能

       舟曲县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居住着汉、藏等民族,总人口13.4万,其中藏族人口5万。白龙江由西向东横穿县境,藏语称白龙江为“vbrug hu”,舟曲由此得名。舟曲藏族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朝水节就是舟曲上河藏族的传统民族节日。

       一、朝水节的仪式过程

       a ring ri雪山位于舟曲县巴藏乡与迭部县洛大乡相邻地段的黑水沟,海拔3917米,山顶上积雪很厚,每年都要到农历七八月时才能完全熔化,由于该山在当地是高山,而且雪厚、在太阳照耀下呈彩色,因此,当地藏族将她奉为神山。该山山顶附近的悬崖上有一口泉水,是从岩石中迸发出来的,落差很大,非常清澈,当地人认为仙人在该水中洒有药物,可以包治百病,因此奉为“神水”,在“神水”飘落处,还有十几眼泉水,汩汩流淌,先民们给它们分别命名为明目泉、健身泉、长寿泉、聪明泉等,朝水节就是以祭祀这些泉水为主题而开展的一系列宗教娱乐活动的集合。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巴藏乡后北山、黑水沟、曲瓦乡、大峪乡、憨班乡黑峪沟、丰迭乡、立节乡和迭部县洛大乡、羊布、花园乡等地的藏族群众都要齐聚a ring ri雪山脚下,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活动。多年以来,每年参加朝水节的人数一直保持在一万人左右的规模,其中又以藏族群众为主。a ring ri雪山附近的藏族人更是雪山的忠实供奉者、守护者和朝水节的积极参与者。以黑水沟为例,沟中有好尕村、香拉村、葱地村、坝子村、尕布村、阿阳坡、盖子村等村子,居住着800多藏族群众。他们每年都要非常虔诚地参加朝水节的各种祭祀活动,而且认为如果不参加朝水节就不会得到医司仙子的佑护,就会人畜不安,村寨不宁。受藏族群众的影响,当地汉族也经常参加朝水节,刚开始是利用这个时机做小生意赚钱的,后来在藏族群众的影响下也开始参加朝水活动,人数持续增加。

       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早上6点多,人们就身着民族盛装,聚集在a ring ri雪山下,开始登山,以当地人的脚力,一般要爬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山顶处的神水旁,神泉旁边有草坡,然后是松树林,泉水上面的山崖上有棵柏树特别高大,被誉为神树。到达泉水旁以后,人们就开始祭祀,在老者的带领下煨桑,白色的香烟冉冉升起,将a ring ri雪山笼罩在一片白色的烟雾中,然后再摆放各种供品,人们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庄重。接着男女分开,排成两支队伍,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开始转山,女的要去掉头帕,口诵六字真言,男的则不停地口诵“lha rgal lo”,意思为拜神了,边走边撒风马,并且男女不停地齐声高喊,喊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泉水的水流就会突然增大,以平时三四倍的流量和速度飞泻而出,形成瀑布,非常神奇。这时候,人们就会大声欢呼,认为祭祀的目的达到了,医司仙子显灵了,她高兴了,知道大家来祭祀她了,知道今天来的人多,用水量大,所以就泼洒出了更多的神水,供大家使用。人们欢声如雷,显得非常兴奋,凡是参加的人都会感到那种气势迫人的狂热。然后人们就开始在喷泻而下的瀑布下洗浴,大人们洗眼睛、洗脸、洗上身,给小孩子则要洗全身,意味着洗去陈年的污垢,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百病不侵。

       庄严的祭祀活动结束了以后,轻松的娱乐活动拉开了序幕,沐浴完以后人们就去山中采摘各种鲜花、药材,人们认为,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山中所有的花草都是带有药性的,可以驱除瘟疫。大家边采花边对歌,采花结束后就开始集体唱歌、跳舞,青年男女则可以打情骂俏,相互追逐,平时不允许的行为今天都可以做,当然要避开家长们才行。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多人们才纷纷下山,由于水是神水,花能治病,所以能上山的人就用木桶把水背回家,让家人洗浴,起到祛病强身健体的功效。把花拿回家插在门上,起到驱除瘟疫的作用。

       下山以后,人们到山下的白格寺继续举行祭祀活动。女的跳“torde”(锣锣舞),妇女们围成一个圆圈,手拉手,肩靠肩,由一年老的妇女领头,三至四人手执一串铃铛,抖动铃铛,脚下缓慢移动,在一个中年妇女带领下轮流唱赞歌,歌词没有固定的,都是现编的,特别押韵。一人起,众人应,依次轮流歌唱,随着铃声的急促和歌声的频繁,妇女们跳动的速度也加快了,“锣锣舞”越转越快,越来越整齐,煞是好看,在跳的过程中不断地有人加入,人越来越多,圆圈越来越大。男的跳“dmg han”(摆阵舞)。由一个老贡巴带头,他头戴虎皮帽,身穿藏服,腰缠羊毛带,肩扛一只叉着一方腊肉的三角钢叉,叉杆上绑着许多红丝绸带子,用钢叉向天上一刺,男人们马上跟在他的身后,摆起了阵势,众人手挽手、肩靠肩列队在院子里游走。这个舞蹈有格萨尔王征战的意思。

       二、朝水节的来历

       关于朝水节的来历,舟曲藏族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舟曲这一带战争频繁,瘟疫流行,天灾人祸不断,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时有一位美貌的医司仙子下凡到了此地,她有一把宝扇,法力无穷,扇动起来能够呼风唤雨,驱走瘟疫。她不辞辛苦,给人们治疗各种疾病,造福一方百姓,深受大家的爱戴和崇拜,人们就挽留她住了下来,由于她是神仙,不能和人们居住在一起,就一个人住在雪山上的山洞里。后来,山中有个狐狸精看上了仙子,想霸占她,就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接近仙子,一天,仙子正为病鹿医伤,狐狸精乘机将仙子击昏后带到了山林中,危急时刻恰巧被上山打猎的藏族小伙子看见,就与狐狸精展开了搏斗,用猎刀砍死了妖怪,但是他也在搏斗中被狐狸精释放出的毒气所伤,双目失明,仙子苏醒后打开身上的宝扇,扇面上顿时出现了藏族小伙子与狐狸精搏斗的情景,知道自己是被小伙子搭救的,于是她飞回山洞,施展法力,用宝扇将小伙子载进山洞,然后用舌头舔润小伙子的眼睛,小伙子的眼睛马上复明了,他们从此相亲相爱,成了夫妻,并且有了孩子。俗语说得好:天上一日,人间十年,仙子私自下凡不返的事情终于被西王母知道了,她非常生气,亲自驾云到了后北山的黄家路坝,施雷击死了在洞外玩耍的孩子,将小伙子和仙子封闭在山洞里,等人们赶到时只看到被西王母击毁的悬崖,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十分悲伤,就用祭祀活动来寄托大家的哀思。从此以后,每逢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山洞的位置,煨桑、鸣枪、跳舞、对歌、祝酒、纪念医司仙子,不知过了多少年,在一年的五月初五这天,人们祭祀完毕以后,被封住的洞口处突然发出一阵金属撞击似的声音,岩石爆裂出了一个碗口大的洞,飞泻出一股清流,在洞口又长出了一棵巨大的柏树。此后人们在祭祀时又增添了饮水、沐浴、取水(带回家当药喝)等活动。当地人将此水视为神水,认为能治百病,传说水是医司仙子的化身,而柏树是藏族小伙子的化身,两个人死后还生活在一起,成为永久爱情的象征。

       三、朝水节的人类学内涵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朝水节有着固定的日期、特定的祭祀活动和神话传说、以及一定的饮食和娱乐活动内容。

       舟曲藏族的朝水节在时间上与汉族端午节是同一天,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这不是巧合,而是人们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产物,舟曲地处陇南山地西部,属于亚热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9℃,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各种动物、昆虫很多,其中不乏毒物,仲夏时节,天气聚热,毒虫滋生,尤其以蛇、蜈蚣、蝎子、蜘蛛为多,疫病极易流行,为了抗拒“五毒”袭扰,当地藏族就形成了驱除瘟疫的习俗,朝水节就是这种习俗的集大成者。每逢这天,藏汉各族都上山采摘药草,用泉水洗浴,客观上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朝水节的内容与功能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渐渐成为一个内容丰富、功能众多的复合性节日。

       参加朝水节的藏汉群众是分散在舟曲大大小小的村寨中的,但是参加朝水节活动时却并不以村寨为单位,各村寨之间也没有特定的组织和联系,而是以家庭或个体为单位,从四面八方涌到雪山后,汇集成一个巨大的暂时性的人群集合体。这些人可以被视为朝水节活动的重要因子,他们从各自的村寨走来,汇集到雪山下,参加完活动后又回到各自的村寨中,经历了一个分散—→聚合—→分散的过程,而且这个人群集合体的存在时间只有一天。从这个意义上说,朝水节完全是民间的自发活动,没有丝毫的强迫,而且伴随着巨大的人口流动。虽然这个暂时性的人群集合体人数庞大,但是却不会对神山的自然环境造成伤害,因为朝水节活动结束后人们就会把山封起来,用整整一年的时间去恢复神山的生态环境,完全依靠大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来完成,是当地人尊重自然、主动认识并运用自然规律的体现。

       (一)、表现为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互动

       1、是人与大自然的互动

       自然界是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生存在大自然中,没有适当的自然环境,人类就不能生存,人类社会就难以存在,因此,可以说,朝水节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通过活动表现当地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这种热爱是通过对a ring ri雪山的崇拜来表达的。他们感谢以神山为代表的大自然给予人们生活的基本条件,神山是大自然的化身和代表。因此,即使到他们具备有效地改造大自然的能力时,也还是出于一种恒久的敬畏之情将神山封了起来,没有人在上面居住、耕作、狩猎、砍柴,形成了人类将治理权力主动让渡给大自然的人为的“圣地”,人们在一年中只上山祭祀一次,使雪山的生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祭祀方式与其他藏区的神山崇拜是有区别的。比如位于西藏普兰县的冈仁波齐峰被称为神山,其地位是世界性的,每年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我国各大藏区的朝圣队伍们络绎不绝,为了表示尊敬,多数来到神山的游客都会转山。但是这种祭祀活动是一年四季都在持续的,不象舟曲藏族的a ring ri神山一样一年只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祭祀一次。这种别具一格的民俗活动就体现出了舟曲藏族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的独特之处,他们深刻体会到大自然对自己的重要性,专门留出了这样一块圣地,给后人以警示,这种警示作用是通过a ring ri神山与当地其他大山在生态环境的差异上表现出来的。自古以来,舟曲就以林业资源丰富著称,但是由于多年的采伐,特别是现代化采伐工具的普遍使用,当地森林植被遭到了很大的破坏,a ring ri神山周围的其他大山大多成了童山,植被稀少,一到夏季,山洪、泥石流不断,极大地危害着当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相比之下,a ring ri神山植被茂盛,流下的是清澈甘甜的山泉,这种强烈的差异使当地人特别是a ring ri神山周围的藏族群众更加坚定了保护神山的决心,当地人宁愿走几十里路去更远的山中砍柴、挖树疙瘩,也不愿和不敢在a ring ri神山上砍柴。这种保护换来的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与大自然的一种双赢。

       2、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进一步表现为不同族群之间的互动

       长期以来,舟曲藏族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活动,自从1999年国家开始在甘肃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以来,舟曲藏族就只能单纯依靠农业收入维持生活了,迫于生计,平时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活动范围仅仅局限在本村的狭小范围内,很少有时间举行大型的聚会,朝水节为人们提供了这么一个交流的机会,把一个很大范围内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人们放下手中的活,穿着本民族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神山下,进行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在山野中尽情放纵,与神共同娱乐。对人们来说,一年的时间毕竟是比较漫长的,而且绝大多数日子是在平淡中度过,人们总有一些不顺心的事情,需要一个发泄的机会,朝水节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安全阀的作用,让人们每年集体发泄一次自己的感情,从而维持着社会和文化的良性运行。同时,朝水节也起到了联络感情的作用,表现为一种人与人在行动上的互动,人们通过共同的行为方式达到一种民族内部的认同,表现在相同的民族、相同的节日盛装、相同的语言、相同的行为等多个层面上。同时,这种互动更是人们情感上的互动,共同的行为方式只是表层的,而深层次的互动则在人们的情感交流上展开,使族群内部更加团结和谐。但是这种互动又不仅仅局限在藏族族群内部,还扩展到藏汉两个民族之间,是两个族群之间的人们相互沟通、增进了解,增强感情的纽带和实现民族自然同化、民族融合的有效途径。因为朝水节首先是藏族人的节日,汉族人要参加节日活动,就要处处模仿藏族人的行为方式行事,让藏族人在行为上和心理上接受他们,刚开始,这种行为可能是被动的,也可能是好奇心的驱使,后来就慢慢演化成藏汉民族一致认可的行为,这又加强了两个族群在情感上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反过来又强化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当然,汉族人的行为方式也在影响着藏族人,只是藏族族群的影响力较大一些。而行为方式和情感上的趋同又进一步消除了民族差别,促进了当地的民族自然同化和民族融合。

       3、是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

       “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结构组合在一起的一个社会大系统。”舟曲的汉族与藏族共同建构了当地社会,他们都是舟曲社会中的一员,离了哪一个,这个社会都是不完整的,他们是这个社会中的主体因子,藏汉两个民族的融合,藏汉两种文化的交融共同构筑了舟曲的地方文化,创造出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地方性知识。舟曲朝水节就诞生在这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依附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协调的平衡系统中。朝水节首先在藏族内部得到承认,然后扩大到其他族群的承认,当地藏族和汉族共同认定朝水节这一活动,而且还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作为实践的角色参与对这一社会活动的认同。朝水节这一藏族节日从自身族群的存在融合进整个社会,充分地体现了藏族节日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

      (二)、是一种全民参与的表演行为

       1、给神灵的表演

       如前所述,当地人奉a ring ri雪山为神山,山上居住过藏族祖先和医司仙子,他们是a ring ri雪山的主人,是当地藏族人的祖先和守护神,人们能够安居乐业都是因为神灵佑护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a ring ri雪山也就成为了当地藏族人的精神家园,每年一度的朝水节也就带有向神灵“献媚”的成分,所呈现出的是级别最高的一种表演,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自由地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热爱,打破了往日人神之间严格的分界和隔绝,人神关系每年周期性地如此接近一回,在这个节日中,人们总会竭尽全力地向神灵展现自己最光彩的一面,借此来讨好神灵,向神灵显示子孙的虔诚和人种繁炽,渴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换取神灵最广大的恩赐,使神灵能够继续一如既往地保佑他的子孙,从而满足了人们在宗教心理上的需求。

       2、向族内人的表演

       朝水节发挥了传承舟曲藏族文化的作用,朝水节在节日中,老年人起到了教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祭祀时的特殊语言和行为上,这些信息的接收者则是子辈和孙辈,其中又以孙辈为多;年轻人发挥了示范和表演的作用,他们精力充沛,用高亢的歌声和粗犷的舞蹈来表达对神山的崇敬之情,他们做着平时不能做的事情,以歌会友,以舞会友,结交异性朋友,从这个意义上说,朝水节又带有浓厚的成年礼意味,达到一定年龄(男16,女14)的青年男女就可以参加到这个群体中尽情享受,意味着他们已经成人了。儿童则是纯粹的继承者,通过老人的教练和讲授,培养他们对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神山的崇敬之情,对地方性民族文化的兴趣,进而接收并传承这种地方文化,他们同时又非常羡慕青年人的活动,盼望自己快快长大,能够早日脱离祖辈的引领,投入到“新”的活动中去。这样,不同年龄的藏族人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场合进行着不同的表演,他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共同演绎着舟曲藏族独特的民族文化。

       3、向族外人的表演

       主要表现为向汉族人表演,通过这种行为展现藏族文化,达到体现民族自豪感的作用。看热闹——这也是当地汉族人参加朝水节的最初原因之一,他们从汉藏有别发展到今天的亲密无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朝水节从最初的一个封闭的民族节日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包容性节日。首先是当地汉族人的加入,这个过程肯定是漫长的,现在则成为全体舟曲人的集体节日,谁都可以去看,谁都可以去参加,失去了民族的限制,人们在一起唱歌喝酒,藏族唱歌,汉族倾听,并用汉语作答,由于舟曲藏族特别是年轻人普遍会说汉语,因此也可以用汉族对歌,两个族群之间形成了亲密无间的兄弟般的友谊,加强着对舟曲这块共同生活的土地的热爱之情。现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主要是大城市人,在他们眼中,舟曲的藏族也好,汉族也好,只要是当地人,只要是当地人的行为,都是他们要观赏的事物,他们抱着一种猎奇的心理,不远千里之外慕名而来,通过观察、询问,参与活动,达到一种对异文化的了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往往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这样,这种表演活动的观众就空前增加了,而且影响也越来越大。

       (三)、是一种独特的越轨行为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参加朝水节的整个人群都是越轨者,他们既是“不准上山”这一禁令的制定者,又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集体打破禁令,充当了越轨者的角色,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平时上山是不允许的,要受到大家的谴责和惩罚,也就是说平时个人的上山行为是受到限制的,处在大家的监督之下的,是不被大家所认可的。但在五月初五这天,大家集体行动,一起打破了这种禁令,可以说是全部违反了自己立下的禁令,这种行为也就成为合理的行为了,而且还带有集体越轨的意味。老年人是这种越轨行为的带头者,年轻人是中坚力量,儿童则是胁从者。

       (四)、是佛苯相融的体现物 

       在舟曲藏族的观念中,a ring ri神山是有灵魂的,由于医司仙子和藏族先祖的缘故,她又是有感情的,那就是普救众生、佑护后人的悲天悯人之情,这又和舟曲藏族所信奉的苯教和藏传佛教的宗教观念相互契合。苯教是一种客体性思维,它从神秘思维出发,通过具体表象表现出来,然后又回到神秘思维。而神山崇拜则构成了苯教的主要神祇,那么a ring ri雪山成为苯教在舟曲的主要神祇并为舟曲藏族信仰就在情理之中了。藏传佛教在舟曲处于主导地位,是舟曲藏族显性信仰的主要宗教,在佛苯之争中,两者出现相互融合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藏传佛教吸收了苯教的神灵,a ring ri雪山作为苯教在舟曲的主要神山,理当被藏传佛教吸收,于是,a ring ri雪山就同时具有了苯教和藏传佛教两种宗教的特征,成为当地的著名神山。

2.jpg       群众在甘肃省舟曲县巴寨沟昂让山,围着瀑布“曲纱”朝水。(资料图) 新华社发(后俊 摄)

       四、朝水节的功能

       朝水节除了具有所有节日都有的娱乐功能以外,还具有以下功能:

       (一)、宗教祭祀功能

       朝水节具有宗教祭祀的功能,用来祭祀医司仙子和藏族小伙子。从某种意义上说藏族小伙子是他们的祖先,医司仙子是他们的救命恩人,而且和他们的祖先结婚了,还生育了后代。朝水节产生的最初原因就是出于对他们的祭祀,在这种重大而难忘的祭祀仪典中,参与者确认了他们对医司仙子和祖先的信奉。用这种祭祀活动来表示对先人的纪念,“在这令人激动地集会中,个体所获得的情感以及他们所从事的活动是他们单靠自己所从来不能实现的……在这样的仪典中,他们抛弃了日常的、平凡的、个人的事物;相反,他们转入了伟大、公共的领域。他们进入了神圣事务的神圣领域。”在这个祭祀仪典中,“人们充满了激情、活力、兴奋、自我奉献以及完全的安全感。”这种最原始的宗教祭祀功能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二)、教育作用

       由于a ring ri雪山在当地就属高山,出于对神山的崇拜,平时也没有人上山劳作,因此山上几乎没有路,非常难走,朝水节这天很多人都因为体力不支而走不到泉水处,就在半山腰的草坡上举行祭祀和娱乐活动。中老年人是最虔诚的朝拜者,带着未成年的孙辈坚持爬到泉水处,走走停停,直到中午才能到达山顶,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朝水祭祀。他们还要为年轻人祈福,说些祝福的话,翻译成汉语就是:

       仙子啊仙子,祖宗啊祖宗,今天是个好日子呀,我们来祭祀您们了!老人来了,小孩来了,就代表大家都来了,我们分两个地方祭祀你。年轻人唱歌跳舞给你看,老人小孩唱不动啊,跳不动啊,就到跟前来祭祀你,仙子高兴了,先祖高兴了,我们就高兴了,大家都高兴了!

       藏族用这种方式教育晚辈热爱家乡,崇拜神山,激发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热情,传承地方文化。现在,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也受到了挑战,主要表现在年轻人方面,他们只是在小时候跟祖辈到过泉水处,后来长大了,有了体力反而不去了,因为随着科学的昌明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已经不大相信神水的神话了,但是又迫于长辈的威严而上山祭祀,就正好借朝水的名义好好玩耍一番,倒也相得益彰。这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天然的抑制作用,其中现代教育又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民族融合、团结功能

       舟曲当地藏汉杂居,由来已久,构成了舟曲当地最大的两个族群,他们经过世世代代的交流和发展,形成了鱼水交融的亲密关系,在藏汉杂居的村子中藏汉通婚很普遍,从外观上看,区别藏族和汉族住宅的标志就是藏族家中有高高的五彩幡杆,而汉族家里没有。汉族由于受藏族影响,也开始朝水,而且随着藏汉通婚人数的不断增加,参加朝水活动的汉族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同时,朝水节又与汉族的端午节重合在一起,所以能引起两个族群的共同兴趣,当地汉族人在端午节时喜欢用白面做一种直径为10-30公分大小不一的“圈圈馍”,表面用镊子夹成各种花纹,放入笼屉中蒸熟后用食用色素点缀,具有敬神、驱邪、求吉的意味。历史上,舟曲藏族是不吃这种馍的,现在吃“圈圈馍”也是在汉族人影响下开始的,在朝水节这天,藏汉群众纷纷上山,藏族人给汉族人土酒,汉族人给藏族人“圈圈馍”,在相互的礼物馈赠中达到了和谐,促进了当地藏汉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激发出共同的地域性感情,显得非常团结,和睦。因此,朝水节就发挥了促进民族融和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地方心理。在维护藏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的同时又加强了舟曲当地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使人们对舟曲这片共同生存的土地的热爱之情流露在外,产生了地方性的内聚性、向心性和凝聚力。让不同民族的人感到大家属于一个共同体,认同于“舟曲人”这个概念,是团结、维系地方成员的纽带。可以说在密切人际交往、维系民族感情、加深民族认可、增进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四)、社交功能

        朝水节还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为人们联络感情,提升民族凝聚力创造条件,特别是为青年男女的交往提供合乎规范的场地和时间,便于婚配。朝水节还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媒介和工具,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为一体的复合体,是民族文化在民间共时性传播的最重要的媒介和手段之一。朝水节孕育于舟曲藏族这一文化母体,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承载着的文化信息却超越了孕育它的文化母体,为邻近文化圈的汉族民众所接受和认可,从而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充当了最活跃的媒介,使朝水节成为舟曲人这个群体的共同财富。

       (五)、宣传和实用功能

       朝水节是舟曲藏族的一张文化名片,特别是在外地旅游者大量涌入舟曲参加朝水节活动时更是起到了宣传舟曲的作用,而且正在体现出日益强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例如,“巴寨山泉”矿泉水就是在外地游客的提议下创业的,1999年,在参加朝水节的外地游客中有个做矿泉水生意的人喝了“神水”以后觉得a ring ri雪山的水特别甘冽,于是向县政府提议将泉水带到外地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泉水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极高,达到了直接饮用的水平,这也促成了“巴寨山泉”这一矿泉水的诞生,一时间,人们纷纷喝“巴寨山泉”,并将它作为馈赠佳品,垄断了舟曲的矿泉水市场,并波及邻县,产生了一定的经济价值。近几年来,朝水节声名远扬,每年都有不少中外游客不远千里来舟曲朝水,黑水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已经成为集山水风光、宗教寺庙和民俗节日为一体的一个绝好的旅游风景区,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朝水节是对舟曲藏族民族民俗文化的一种记录与解读,是文化的一种象征符号,又是历史的折射。是舟曲藏族借助仪式化的大量民俗活动对本民族民俗文化进行再现式的展示和强调,这些民俗活动按照历史程序有条不紊地开展并相互关联,向本民族和外族人表演着舟曲藏族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人们的煨桑、撒风马、鸣枪、转山、跳舞、唱歌等活动无不表现着舟曲藏族的民族文化,而在这个特殊场合所说的一些话语又构成了独特的语言体系,相对于当地民众来说,朝水节又是藏汉民族进行互动的良好时机,是对当地地方性文化和社会组织的认定和维护。人们通过祭祀、唱歌跳舞等活动将藏族人牢固地团结在一起,同时它又以舟曲人为服务对象,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把当地汉族人也团结在了一起,两个民族之间没有隔阂,没有限制和禁忌,共同的祭祀活动和娱乐活动把两个民族的人们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这又促使了当地藏汉通婚的可能和流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朝水节又具有促进族际交流、实现民族同化、加快民族融和等多重功能。

       总之,朝水节是舟曲藏族甚至舟曲地方的宝贵财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舟曲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两者刚好合拍,因此,研究舟曲藏族朝水节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