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有茶马古道,西有盐羊古道。”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大自然赐予这里丰富的盐矿资源。从赶着绵羊依靠简陋的工具开采自然盐,到成立粗盐巴加工厂使用现代化机械生产特色产品,这里的生活因盐而更加甜美。

  盐湖乡境内的鲁玛仁布错、吉嘎错、卡庆错是藏西地区最大的盐湖,被称为“章仓三湖”。

  盐湖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贡觉次仁介绍,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多家盐帮驻扎在此。他们有着严密的组织,采用传统方式手工采盐。这些盐装入羊毛编织的袋子里,通过羊背驮运,边放牧边运输,运抵阿里地区普兰、日喀则以及尼泊尔等地。

  “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往返一趟需两到三个月。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与商人进行交易,换回青稞、砖茶、布料等生活物品。久而久之,孕育了享有盛誉的‘盐羊古道’。”贡觉次仁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盐帮有1000多只绵羊运盐,场面非常状观。

  2018年,当地这一羊背驮盐的习俗被收入到第五批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盐羊古道”也被赋予新的内涵,焕发新机。

盐羊古道焕发新机1.jpg       图为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粗盐巴加工厂里,75岁的布玛尔展示盐湖里采集的自然盐

盐羊古道焕发新机2.jpg       图为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粗盐巴加工厂里采集的自然盐

盐羊古道焕发新机3.jpg       图为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粗盐巴加工厂里羊毛编织的盐袋

  2005年,盐湖乡羌麦村通过申请专项资金14万元、村民入股13.8万元成立了羌麦村扶贫盐厂。2018年,羌麦村扶贫盐厂“摇身一变”成为盐湖乡粗盐巴加工厂,确定为当地扶贫产业项目。

  传统采盐方式依然留存,辅以新的加工方式。当地先后投入365.63万元对加工厂进行升级改造。配置了热风干机、破碎机、皮带输送机、包装机等现代化机械。采盐量从以前的500至800吨增加到3000吨,生产出足疗盐、工业用盐等6种产品,盐湖乡粗盐巴加工厂也发展成为集采盐、储存、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企业。

  2019年,粗盐巴加工厂售盐650吨,总销售额达47.6万元,纯利润19.7万元,带动132名贫困群众就业增收17.6万元。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截至7月份,粗盐巴加工厂销售额已达102万元。

盐羊古道焕发新机4.jpg        图为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粗盐巴加工厂里生产的足疗盐

盐羊古道焕发新机5.jpg        图为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群众在盐湖边采盐,左三为布玛尔 (翻拍)

  今年75岁的布玛尔18岁起便跟随父辈采盐。“以前就是用牛角去盐湖采盐,现在有了一些工具,销售渠道也多了,政府也很支持。”布玛尔说,现在再也不用去卖盐了,今年采了两次盐,赚了2万多元,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作为盐湖乡羊背驮盐习俗的传承人,布玛尔一直在向周围的年轻人传授这一传统习俗。“传统手工采盐怎么采、装盐的羊毛袋子怎么缝、羊背驮盐有什么讲究……”布玛尔想坚持下去,将这一习俗传承下去。

  贡觉次仁介绍,下一步,当地将对“盐羊古道”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让游客也能体验采盐过程。同时,还要积极挖掘盐产业附加值,让盐湖的盐增颜值、升价值,带动更多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