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冬去春来,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缓缓北移,便有数不清的候鸟从南方返回藏北高原。

       从20世纪80年代起,踏着春的脚步,一批批“候鸟”型的新客人也开始向藏北高原云集。他们来自西藏自治区各地和内地各省市,既有个体商贩,也有各类手艺人和建筑工人。

       这些新客人不辞辛苦,告别故乡和亲人,带上牧区需要的各种商品和自用物品,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向藏北高原挺进。他们搭起帐篷,支起各种货摊,办起流动服务点,或是租“门脸”开办不同的小商店、饭馆和修理铺,用商品和手艺换取牧民的钞票和畜产品。当飘起雪花的时候,他们又三五成群从藏北高原撤退,陆续回到各自的故乡去过冬。

       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的双湖县因其平均5000米的海拔高度而有“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之称,令许多人望而生畏。

1.jpg       这是内地”候鸟“型新客人在双湖特别区(现改为双湖县)城镇所开的商店(2009年摄)

       然而近十多年来,当我信步走在双湖县城街道时却欣喜地看到,上世纪80年代的帐篷商店变成了临街的店铺。许多“候鸟”型的商客在这里开办了迎宾饭店、宏发超市、海盛商店、鸿运超市、富佳百货、家家乐超市、康佳大药房、王师汽修部、永安百货店、雅洁干洗中心、川味一品香、重庆火锅等十多家店铺和饭馆,并不时有散步、吃宵夜的人出入。

       这不禁让我想起30年前来这里时,因找不到一家饭馆吃饭而发愁,人们一年四季吃不到新鲜蔬菜,整顿饭只有干菜和罐头的情景。现在完全不同了,“候鸟”型的新客人不仅为这里运来了各种新鲜蔬菜,还在这里开办了不同风味的多家餐馆。

       2009年,在双湖县索嘎中路西头有家“湖北菜店”。店主是来自湖北孝感地区的陈国华。2005年前,他来这里先后投入20多万元,在外地购买了一辆红色中巴车,并雇司机和售票员,在每年6至10月,跑双湖至那曲其他地区的长途客运。这是当地历史上的第一辆长途客车,既解决了人们出行难问题,也使他很快赚到了钱。

       过了两年,他将客车转卖了,叫来初中毕业的女儿当帮手,又改行开起了既卖蔬菜水果,又卖日用百货的两间小店。

       在这里,除了“湖北菜店”外,还有“四川菜店”和“双湖菜店”。他们所经销的蔬菜和水果约有30多个品种。其价格约为韭菜4元、大葱3元、青椒5元、白菜2元、茄子3元、西红柿5元和西瓜5元不等及猪肉每斤为20元、冻猪肉每斤13元。

       当时,由于路途远,路况差,运输成本高和损耗大等原因,从拉萨运来的蔬菜和水果价格自然会略高于拉萨市和那曲地区。

       扎着红白两色方格围裙、戴顶布帽的张女士来自湖南鱼米之乡。她和丈夫自2008年1月开办了第一家“家家乐超市”后,又在2009年6月开办了第二家“靓丽日化”商店,并让高中刚毕业的女儿来经营。在这里,她和丈夫一个夏天的经营收入,比在内地开店一年赚得还要多。

       在双湖县城,前些年来自河南的曹国平父子修理摩托车的手艺可谓大显身手。现在买摩托车的牧民多,修车的需求也多了起来。

       与上世纪80年代的“候鸟”型新客人相比,现在的“候鸟”比起原来的“候鸟”,无论从交通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

2.jpg       这是在青藏公路进藏第一站的安多县城,内地“候鸟”型新客人摆地摊售卖小商品(1987年摄)

       1987年夏天,双湖和文部办事处(现改名为双湖县和尼玛县),两地飞来的“候鸟”型客人有1300多人。他们走遍藏北西部的乡村。有盖房子的,修表的,经商的,鞣皮子的,照相的,镶牙的,修羊圈的……“候鸟”的浪潮冲开了双湖偏僻封闭的大门,给一向沉寂的荒原带来商品,带来技艺,带来新的信息,带来知识,带来繁荣的机遇。

       那一年,我在文部运输站的一间破房子里找到来自甘肃天水的货郎李志红、刘富民、傅长生三位青年,他们是甘肃天水地区的农民。

       他们三人是1987年2月6日第一次出远门当货郎的。到了那曲镇,听说文部要举行赛马会,5月4日便挑着货郎担,搭乘一辆卡车从那曲镇出发,晓行夜宿,4天后来到了文部办事处。

       在文部赛马会期间,我还遇到一位从浙江来的小伙子,他名叫胡天楼,说着一口流利的藏语,其镶牙技术在草原上可谓远近闻名。

3.jpg       这是三位肩挑商品,走进藏北高原的内地“候鸟”型货郎(1989年摄)

       全国各地的商贩、手艺人、建筑工人,尤其是那些勇敢的年轻人,发现了藏北这块“新大陆”后纷至沓来。而藏北牧民,特别是致富后的牧民,也十分欢迎这些“候鸟”型的新客人。

       与此同时,历史上曾经鄙视经商的藏北农牧民群众也走进商品流通领域,给藏北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也给草原上牧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4.jpg       这是西藏南木林县的藏族农民“候鸟”型打工族,在双湖特别区(现改为双湖县)嘎措乡为牧民人家揉皮子(2001年摄)

       当时,每年夏季,西藏昌都地区的个体商户都要来藏北西部。1987年,仅文部办事处就达到140多人。历史上靠近无人区居住的牧民买个针头线脑都要跑很远的路,一只羊换一块砖茶,现在“候鸟”型的新客人为牧民解决了生活难题。

      近几年,随着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西藏自治区农民的农闲时间比原来多了,加之思想观念的转变,农闲时间外出打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在藏北西部的班戈、申扎、尼玛和双湖县,则以日喀则仁布和南木林两县的人为主。

      在我所到过的每个乡,都能见到这些“候鸟”型农民打工族的身影。他们从事鞣皮子、盖房子、打造家具、补房顶等工作。

     “候鸟”们在藏北草原展翅飞翔,机动灵活。他们如游牧的牧民一样,流动经商、流动服务,哪里没有商业网点、哪里需要建设、哪里需要技术、哪里闭塞落后,他们就飞向哪里,为草原经济带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