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灵智多杰,男,藏族,1948年12月生,青海同德人,197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8年6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经济学硕士。

  1961年9月,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民族师范学校(初师)学习;1963年8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师范学校(中师)学习;1968年6月,青海省同德县唐干公社劳动;1971年3月,青海省同德县唐干公社干部;1974年10月,青海省同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75年3月,青海省同德县巴水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1978年11月,共青团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1982年7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委书记;1983年8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州长(其间: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央党校干部专修班学习);1985年11月,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其间:1989年4月至1991年12月在吉林大学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学习);1993年4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级);1995年9月,甘肃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2002年4月,省委常委、副省长、政法委书记;2002年12月,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2007年1月,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2007年4月,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2008年1月27日,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七届、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十届省委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

  履历——

  1961年9月,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民族师范学校(初师)学习;

  1963年8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师范学校(中师)学习;

  1968年6月,青海省同德县唐干公社劳动;

  1971年3月,青海省同德县唐干公社干部;

  1974年10月,青海省同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1975年3月,青海省同德县巴水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

  1978年11月,共青团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

  1982年7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委书记;

  1983年8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州长(其间: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央党校干部专修班学习);

  1985年11月,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其间:1989年4月至1991年12月在吉林大学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学习);

  1993年4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级);

  1995年9月,甘肃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2002年4月,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政法委书记;

  2002年12月,甘肃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2007年1月,甘肃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

  2007年4月,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2008年1月,甘肃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11年3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

       业绩——

       几十年来,他致力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由他任主编,组织几十位专家学者编写,并列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科院重点科研课题的《青藏高原的环境与发展》系列丛书,先后出版12本专题论著,丛书有:《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概论》、《青藏高原环境与人口》、《青藏高原环境与湖泊》、《青藏高原的草业发展与生态环境》、《青藏高原的水资源》、《青藏高原的冰川与生态环境》、《青藏高原沙漠化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青藏高原的交通与发展》、《青藏高原产业布局》、《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青藏高原科技文献目录大全》、《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和发展》;另主编有《走向国际市场》丛书、《乡镇企业法务实全书》、《甘南生态经济示范区研究》等专著。他提出青藏高原是“中华水塔”、是“五源”等学术见解;发表了《青藏高原畜牧业开发研究战略》、《黄河断流与青藏高原的环境》、《有效保护和科学配置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藏高原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着力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开发青藏高原旅游要注重生态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像对待农田一样对待草原》等许多关于青藏高原环保问题的学术论文;他作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有关议案、建议,多项列入国家规划和国务院文件予以实施。

       2011年3月再次调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后,他更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与藏族山水文化。现主持《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重点课题,超百人团队参与此项课题研究。现兼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中华全国环保联合会常务理事和兰州大学、西北民大、云南民大、青海民大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