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的石刻大藏经,是现存最完整的石刻大藏经。然而,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被风化病害所侵蚀。日前,为使石刻大藏经得到有效保护,壤塘县已决定出资20万元制定保护规划,加强对大藏经的保护。

  大藏经现状堪忧

  壤塘县棒托寺是石刻大藏经的“家”。进入寺内,8座佛塔中间,有一堵宽大的石墙。石墙由大小不一、数量众多的黑色石片堆积而成,散落在石墙周围的一些石片,上面刻满藏文。“这就是石刻大藏经”,壤塘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尕壤塔说,石片上刻满经文,石墙由刻满经文的石片垒成。

  石刻大藏经在经历了数百年风雨后,已出现比较严重的风化现象,一些石片边缘已经模糊,所刻经文有些看不清楚。经墙周围长满丛丛野草,经墙“身上”大部分被青苔所遮掩。“2003年,阿坝州文管所对大藏经墙进行测量,发现其下沉了1米左右。”并且,石刻大藏经周围没有阻隔游人的“屏障”,任何人都可随手从经墙中抽走一块。

  艺术文物价值极高

  石刻大藏经不同于藏区普通形成的玛尼石刻堆,它是将《大藏经》整部镌刻在石板上,世所罕见。棒托寺的石刻大藏经,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据史料记载,《甘珠尔》刻于明代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采用的是甘孜德格藏经木雕刻本;《丹珠尔》则是清末由60多名工匠用了长达9年的时间才雕刻完成。

  “经文镌刻在石片两面,再按经文类别和顺序页码垒叠”,尕壤塔说,一共50多万张石片,其中《甘珠尔》有64572页,《丹珠尔》有33748页。“这是国内外稀有的石刻佛堂和藏学经典,也是全世界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的石刻藏文大藏经,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研究价值。”

  专家为保护建言

  如何保护好石刻大藏经,是令壤塘县最头痛的问题之一。石刻大藏经周围是由39座佛塔组成的塔林,该塔群在历史上与西藏降扎寺塔群、甘孜色达寺塔群齐名,并称藏区三大塔群。塔群中有8座佛塔距离石刻大藏经非常近,有的与石刻大藏经甚至相距不到1米。这些佛塔也大多建于明清时期,与石刻大藏经的“年龄”差不多,也需要保护。如果要给石刻大藏经修间“屋子”遮风挡雨,很可能会影响到佛塔;如果把石刻大藏经挪到室内,又怕石刻大藏经遭到损坏。而据专家介绍,石刻大藏经放于室外,也是藏族风俗。

  为保护好大藏经,专家绞尽脑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石窟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冯林认为,可以模仿古建筑的维修方法,先对石刻大藏经墙进行测绘、定位,确定每块石片的位置、大小、材质,再从上到下一块块取下进行防风化处理和维护,最后再原样还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石窟设计研究所高工苏永江则建议,在保护规划未制定之前,先给石刻大藏经搭建简易的“屋子”,比如在上面支个玻璃棚,暂时为其遮风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