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刚落地

        一些细节陡然被点亮

        此时,雨翩跹而过

        昙花盛开,飞翔的鸟儿

        像另一朵花在浩空

        两种美好谁也停不下来


        唯有我

        深陷在故乡的土地上

        像春天的花蕾

        紧紧攥着内心的芬芳

        担心一绽放,故乡就会凋谢了

                      ——《深陷在故乡》 


        地域性书写是指诗人们以特定地域的自然风景、历史古迹、民风民情、历史传说等内容作为审美对象,展开的文学创作。地域与文学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每一个作家的成长和创作史都与一定的地域密切相关,正如莫言与高密、贾平凹与商州、阿来与嘉绒藏区……特定的地域空间能够给生长在这的作家提供丰富的文学创作灵感,他们通过艺术手法在具体的地域空间中融入了个体对历史、文化、人性的独特思考,从而创作出来很多地域性、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这些优秀作品让读者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满足了读者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建构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增强了各族、各地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自古以来,我国诗歌与地域的关系就十分密切,可以说是水乳交融,融为一体的关系,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元、清的“记游诗”到现当代的新诗,诗歌与地域联姻,造就了数不胜数的经典诗作。进入新世纪以来,具有地域性特质的诗歌大量涌现,是我国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在青藏高原文坛上,也有许多热衷于地域书写的诗人,白玛央金就是其中一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诗人。白玛央金是新世纪以来,西藏诗坛上用汉语写作的一位较有实力和影响的女诗人,先后出版诗集《滴雨的松石》《一粒青稞的舞蹈》。她的诗歌创作忠实于内心个人真实的感受,但又不脱离现实,艺术上追求抒情和理性的有机融合。她在去年参加全国诗歌座谈会的发言稿《地域文化与西藏诗歌》中说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我拿起笔,写下第一行诗的那一刻,我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地域性写作队伍中的一员。” 地域书写成为她诗歌写作的起点,从这里出发,诗人又走向了更为广阔的诗学天地,其诗歌表现出了较为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个性化身份特征,呈现出了独特的审美地域空间和审美意蕴。


一、自然:敬畏之美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不仅从大自然获取了空气、阳光、食物等基本的物质生产资料,而且还在大自然的无限启发下创造了建筑、舞蹈、哲学等各种文化艺术。人类从自然中孕育,在自然里成长,永远离不开自然而独立存在,人类社会发展史归根结底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史。恩格斯提到,“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和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 。浩浩流动的江水,蔚蓝洁净的天空,高耸挺拔的大山,碧绿辽阔的草原……这些静谧而灵动的自然风光,一直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家们所书写的主要对象,也是他们审美经验和哲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作家们或虚实相生,或如实描摹;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用简洁、纯净、贴切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幅温馨、绚丽、充满生机的自然风景画。读到这样的作品,我们能深切地感悟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由衷的赞美之情。对自然山水、花鸟虫鱼的描写,不仅包涵了作者的自然观,也蕴含了作者的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并因其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深刻联系而具有重要价值,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审美力”(张炜语),这种传统在新时期文学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白玛央金的许多诗歌,也涉及到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风光描写,她借助诗歌跳跃形式提供的微妙而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富有暗示和简练的语言与大自然进行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去认识自然、感受自然、敬畏自然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宁静的书写中,唤醒了人性的本真,内心的坚守,净化了浮躁的灵魂,展现出了女性心理上极为幽微细腻的情感,突破了狭隘的地域性和传统的羁绊,有一种开阔和现代的特质。在《喜马拉雅——魂》中她这样写道:


        “有种生灵在奔跑

        于雪线之上


        亿万个匍匐 亿万个喘息

        在神授的土地上栖息

        早该意料胸中盛着的悲悯

        ……


        驾着云的疏影

        偎依在喜马拉雅胸前 过分羞涩

        燃烧的心并未自识

        这场兴奋竟缘自前世佛的引渡

        血脉扎在神山脚下

        恻隐之心化作明灯

        闪出光的图腾/恍惚的步履 如飞


        众生依然望见

        有种生灵在奔跑

        于雪线之上” 


        由于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形成了庞大的山脉群组合,从南到北有五大山脉,分别是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昆仑山脉。藏民族生活在群山环绕之中,先民们相信这些山脉背后隐藏着超自然力的神灵,是神灵的栖息之所,并对这些自然物进行祭祀崇拜,神山崇拜成为藏族先民自然崇拜的主要形式之一,是藏族原始信仰体系的基础。在神山崇拜情结的驱动下,藏区每年都要举行各种祭祀神山的活动,以此来祈求神山的保佑和恩赐,也表达出了藏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诗中“亿万个匍匐 亿万个喘息/在神授的土地上栖息”,正是对藏族人民虔诚的神山崇拜情结的呈现,含蓄地表现了喜马拉雅山脉在藏族人民心中的特殊意义。面对这座神山,“胸中盛着的悲悯”,“偎依在喜马拉雅胸前 过分羞涩”,作者通过对比,凸显出了山的高大、圣洁、慈悲之美,自我的渺小、污浊、无知之丑。在对比中不仅对山进行了审视,同时也从内心深处对“自我”进行审视,在相互的审视中山与人完成了心灵的对话,灵魂的碰撞,“这场兴奋竟缘自前世佛的引渡”,“闪出光的图腾”从而达到了一种审美的快感,心灵得到了慰藉,处处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敬畏之美。

        作者寄情于大山,迷恋着大山,热爱着大山,在其暗示性的语言中我们看到了藏地群山的巍巍壮丽之美,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无限的敬畏之情。当作者面对一些幼小的动植物时,同样也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在《弱草一枚》最后一节写道:


        “……弱草一枚 生命终结之末

        用孱弱的躯体埋下了奇迹

        谁不说那是一枚

        充满生命符号的

        另一息命脉” 


        此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虽然小草是那样的渺小、平凡、柔弱,但是它以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和博大的胸怀,“用孱弱的躯体埋下了奇迹”活出了生命的尊严、勇气和价值。作者由衷地赞美小草,歌颂小草,同时从诗行中也能体会到作者对小草的敬畏之情。只有心存敬畏,才能与小草对话,才能感知小草生命的神圣,才能发现小草感人之美。

        再看《苏鲁梅朵醒来》:


        “叶片玲珑 跳跃在矮小的枝条上

        如一锭香墨 在紫色花蕊里

        默许馨香


        苏鲁梅朵醒来 紫光幻耀

        生动了岑寂的山坳

        如一枚花簪

        别再了山的发髻上” 


        苏鲁梅朵是青藏高原常见的高原植物,生长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每当春天到来草原泛绿时,紫的、白的、黄的各色苏鲁梅朵竞相绽放,像繁星缀满草原。这首短诗,用清新淡雅的语言,在动静互衬中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而又和谐统一的自然风景画卷。仔细品味,不仅能看到花美、山美、诗美,而且在美的律动中能感受到作者对一朵小花纯朴的敬畏之情。总的来看,在白玛央金描写自然风景的地域诗中,我们能读到她对巍峨群山的敬畏,对风雨中顽强生存的小草的敬畏,对一朵洁白小花的敬畏……心存敬畏,向善而写。在敬畏中感悟生命的可贵,在敬畏中学会包容,在敬畏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敬畏之美,涌现在诗行中,增加了其诗歌深厚的审美意蕴的理性内涵。

        古人说,人须有三种敬畏:敬天,敬地,敬自己。在当下,我们面对这场不确定的疫情,我们真的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审视自我,审视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人类与自然万物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之间都是共生共荣的,都同等重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一颗小草,还是一只蝼蚁,每一个主体生命都值得我们用敬畏之心去尊重他们,善待他们。敬畏自然,敬畏动物,敬畏他人,其实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牟宗三说“在敬之中,我们的主体并未投注到上帝那里去,我们所作的不是自我否定,而是自我肯定。仿佛在敬的过程中,天命、天道愈往下贯,我们主体愈得肯定。” 人因为有敬畏,才能感知宇宙浩渺无穷,了解到自身的渺小,从而唤醒内心深处那份尚未泯灭的良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扬善止恶,培养出高尚的人格之美。在敬畏之美的感召下,才不至于欲望过分膨胀,做出无法无天,有悖天理的恶事来。让我们放慢脚步,学会敬畏自然,“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用实际行动来共同建设美丽和谐的地球家园。


二、故乡:温馨之美


        这一生,我们无论走到何处,但有一个叫故乡的地方,一直是我们情感牵挂的地域坐标,在这个地域坐标之上,无不留下我们持久而深刻的回忆。对于作家而言,故乡是他们创作的源头活水,那里的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民风民情给作者以感染和熏陶,给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他们才能妙笔生花,创作出一篇篇,一首首扎根于故乡热土之上真切感人的好作品来。古今中外,书写故乡的作品可谓恒河沙数,作家们在作品中尽情描绘故乡,把“具象”的故乡变成了文学故乡,精神的故乡,美学的故乡,在作品中达到最终的哲学意义上的终极归宿。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现代人发现城市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美好,在钢筋混凝土筑起的高楼大厦之间忙忙碌碌的穿行时,总感到有一种漂泊感,孤独感和茫然感。无所依归的精神“漂泊”促使诗人们反观自己的“出生地”,回归故乡,以寻找精神的慰藉。无论是对故乡自然上水、人文景观的如实描写,还是在梦里对故乡的美好想象,都是对自己疲惫和几近扭曲变形的心灵的一种修复。敏感而多情的诗人们在诗歌里故乡的烛照下,以回望的姿态,打量那个集体记忆深处的故乡,在回忆的想象中再一次体验故乡的温情,这成为现代新诗中一抹温馨的情感色调。

        关于故乡的诗歌,在白玛央金的诗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如《雅砻河谷》《牧羊女的傍晚》《寂静的伦巴村》 《思乡人》等 ,这些诗歌,是对赐以她创作灵感的故土——山南的自然、人文、历史的体悟和这块藏文化高地的咏叹。在她饱含深情而充满思辨色彩的文字中,故乡绚烂多彩的画卷缓缓向我们展开,在诗情画意的叙述中,展现出了故乡的温馨之美,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如《雅砻河谷》:


        “日头照进雅砻河谷

        光明洞彻 谷地丰腴

        母亲说 曾经有座狭长的山

        被一刀竖劈 刀口很深

        族人的荣耀像只幼虫 

        在刀口底部成年

        那里流淌着一股血

        被人们唤作雅鲁藏布江


        每个夜晚

        我枕着贡布神山

        细听江水长流

        才能把睡眠安顿得

        像个熟睡的孩子” 


        雅砻河谷位于西藏山南,史称雅砻,这儿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有“藏南谷地”“藏南粮仓”之称。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早在远古时代,藏族先明就繁衍生息在这里,用勤劳的双手和睿智的头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块农田,第一座宫殿,第一座寺庙等众多“第一”,因此这里被公认为是藏民族农耕文明的摇篮,藏文化的发源地。“日头照进雅砻河谷/光明洞彻 谷地丰腴”,这两句笔墨简练传神,勾画出了作者心中那个色彩艳丽、物产富足的故乡——雅砻河谷的风景图,“光明”“丰腴”不仅突出了故乡民风淳朴、物产富饶的特点,更流露出了作者对故乡浓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二节“每个夜晚/我枕着贡布神山/细听江水长流/才能把睡眠安顿得/像个熟睡的孩子”,当作者告别亲人,远离故乡,身居于异乡繁华的都市时,每个夜晚在梦中都会忆起故乡的山、水、人……,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故乡意象给她漂泊的心灵带来了安全感和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把睡眠安顿得/像个熟睡的孩子”,抒发了作者对故乡血亲般的爱,由此,故乡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情感上不可割舍的珍惜。此节,笔触细腻温婉,诗行间跳跃着女性特有的心理体验,慢慢读来,字里行间彰显出了温馨之美。

        再来看她的《牧羊女的傍晚》:


        “下了半天的雨

        草绿了又绿

        疏落的杨柳抽出了条

        阿佳做的面汤滚了几道

        夕阳像一撮白头发在山头逗留时

        羊群也该下山


        黑暗总要降临阿妈在一处高地独坐

        掏出怀中浸漫着宫廷乐的口琴轻轻吹奏

        半晌赶着羊群的妹妹出现在山的垭口

        怀揣着刚出生的糕仔四下张望

        琴声幽幽随崎岖的羊肠小道滑向垭口

        妹妹的小脸蛋舒展成一朵鲜花


        村落静谧细润的泥土芳香四溢

        ‘卡其卡其卡其’

        羊儿自行分开钻入各自的羊圈

        青烟的末梢有几缕春风拂动”。 


        这首诗作者捕捉到了春雨后故乡特有的意象和场景,通过的色彩合理调配,动静的恰当处理,描绘出了故乡田园牧歌式的风情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人性美的尽情讴歌。“阿佳的面汤”“阿妈的琴声”,这些平凡的语句里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味、和谐美。勤劳的阿姐早早地为牧羊姑娘准备好了香喷喷的晚餐,等待她的归来;仁慈的阿妈早早地来到高地,眺望远方,吹起幽幽琴声,为牧羊姑娘驱散黑夜的恐惧。在亲情的温暖下“妹妹的小脸蛋舒展成一朵鲜花 ”,一天的疲倦也烟消云散,赶着羊群,闻着草香,踩着夕阳的余辉回到温馨的帐篷。这一切是多么的温暖、纯净、和谐,把故乡与家的温馨真实、生动的表达出来了,彰显了该诗的内在张力之美。正因如此,整首诗才读起来有温馨之美荡漾于诗行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说不尽道不完的一个永恒话题,而乡愁一直是萦绕在游子心头,挥之不去的一种温馨而忧愁的复杂情愫。为了生活,人们离开故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当身处异乡的地理空间时,又催生出“归乡”的乡愁情结,在精神的“归乡”中暂时忘却现实的痛苦与忧愁。“如《深陷在故乡》:


        “月光刚落地

        一些细节陡然被点亮

        此时,雨翩跹而过

        昙花盛开,飞翔的鸟儿

        像另一朵花在浩空

        两种美好谁也停不下来


        唯有我

        深陷在故乡的土地上

        像春天的花蕾

        紧紧攥着内心的芬芳

        担心一绽放,故乡就会凋谢了”


        “月光”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是乡愁、返归家园的象征意象,带有哀伤的感情基调,然而,在这首诗里,基本上没有乡愁的“愁绪”,在纯净而美丽的描写中,使乡愁披上了一层淡淡的温馨浪漫的气息。地上皎洁的月光,“点亮”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两种美好谁也停不下来”,月光的柔和美和思乡之情的温馨美,“像春天的花蕾”让作者“深陷在故乡的土地上”,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的自己安身立命的“根”的珍爱和呵护。

        总的来看,白玛央金书写故乡的诗歌,以一种温情化的叙述方式,通过营造一个温情的世界来礼赞自然美、人性美、和谐美,来感染读者,打动读者,从而构建了一个充满温馨之美诗学艺术世界。表现了人情的温馨美,自然的温馨美,在美的关照下,让在困境中、孤独中挣扎的灵魂得到慰藉,为带领读者走出痛苦阴暗开辟了一条光明的大道。在诗人温馨之美的审美情感中,我们感受到美的熏陶,了解了异地风情、洞悉人生哲理,升华审美情感。她在对故乡的反复书写中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即基本上没有“乡愁”,更多的是温馨的“乡恋”之情。正如著名评论家谢有顺说:“写好一个地方、一种人群、一种生活,把自己扎根于原产地,把自己磨的足够尖锐,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另外,她的地域书写具有伸缩性,主题打破了狭小地域限制,呈现出一种更广阔的故乡情怀,在的书写故乡的同时也表现了她对当下多元文化的思考与情感旨归。


三、文化:深厚之美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描绘出中华文明辉煌壮丽的诗篇,并在相互学习、交流、借鉴中,为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源泉,对人类的进步与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理环境、自然物产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文化特质的地域文化形态,如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塞北文化等。自古以来我国的诗歌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三者水乳交融,融为一体,为构建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属于中华文化的“集体无意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是诗歌创作的根,要想创作出独具特色又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歌,就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这样的诗歌才能充满生命。一方文化滋养着一方文学,“任何作家或诗人,无论他置身于任何时代,有根的创作都能使他的文本充满生命。抛弃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之根,对一个少数民族诗人来说,是很要命的。没有那本来的根,哪来独具个性的诗歌佳作。”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一个更广大、更多元的文化视域中,地域文化的书写成为中国作家们自觉的艺术选择。当下,自诗歌的地域性被重新强调之后,地域书写的诗歌大量出现,这些诗歌除了对独特地域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再现以外,更包涵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类、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等关系进行的一种重新反思。

        白玛央金的故乡,美丽富饶的山南,这儿诞生了悠久而独具魅力的雅砻文化,雅砻文化是藏文化的上源,是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一首藏族歌谣中,看出雅砻文化在藏族文化中的的地位:“地方莫早于雅砻/农田莫早于泽当,藏王莫早于聂赤赞普/房屋莫早于雍布拉康。” 作者从小生活在里,大学毕业后又被分配到这里工作,对这里的文化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她的一些诗歌,就是以这一特定的地域文化为背景,通过诗性的文字构建了自己对雅砻河谷悠久的历史、厚重文化的理解、认识和思考。在创作中能将主观的文化意识,自觉地建立在具有地域性标志的文化根基之上,通过意象的组合,色彩的搭配营造出画面感的艺术效果,让读者身临其境,近距离地感受到藏文化的厚重之美,以此增强了其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效果。如《万匹骏马驰骋于世界的骨缝中》:


        “千年前多少雨沉迷于震撼人心的故事

        千年后多少沉默可以与时间生死博弈


        城堡沉默

        箭镞与金戈铁马

        被时间深埋

        风 不修边幅

        由东向西 由南向北

        把油菜花的芬芳


        带向青瓦达孜山以外

        鲜活的史诗和玲珑的玉声

        融化在滚滚麦浪中


        雪巴村 以及它仰望的高度

        似火种匍匐于历史的胸膛

        似万匹青色骏马

        驰骋在现实世界的骨缝中

        面容皎洁的姑娘啊 月的凡胎

        是否踏着鼓点

        牵着白云

        牧着羊群


        玉的城阙中

        我用软嚅的语调

        轻声安抚老迈的墓群

        不去指认

        一缕桑烟的来路


        风 在阳光和雨露中筑巢

        风 不知餍足得阅读与守望

        风 收割着东山背后彩色的雪

        风 敞亮了歌喉 滴着花香

        风  时刻撩拨琼结半面诡秘面纱 


        作者将怀古的目光回溯到千年前,又从千年前回到千年后的当下,在一个极大的时间夸度中呈现出雅砻文化古朴厚重。站在千年的古墓群边,时间如一股无形的风,从千年吹来,又吹往不知的未来。诗人由此追忆起那“箭镞与金戈铁马”的久远年代,一幅雄壮的历史画卷呈现在眼前,那些叱咤疆场的英雄人物,带领民众创建了辉煌的历史文化,诗人满含深情地表达了对祖先、对悠久文化的崇敬。“我用软嚅的语调/轻声安抚老迈的墓群”,在时间的风中你我不知不觉已老去,墓群也“老去”,但一代代延续下来的民族悠久对优秀文化是永不会老去的。“墓群”指藏王墓,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城河南侧,是西藏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的王陵,是西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中具有文化的象征意义。在“安抚老迈的墓群”中,古老的文化触碰到了诗人敏感的神经,一种自豪感随风,随麦香传向了远处。诗人凭吊古墓,抚今追昔,在感怀历史的同时,也感到了自身存在的短暂,世事的无常。借“风”这一典型意象,巧妙而灵活地将古与今,永恒与短暂,理性与感性融为一体,丰富了诗歌的审美情趣和内涵。凝望墓群,心绪难平,最后一节连用五句排比式的句子将诗人的情感推到了高潮,在时间的风中“不知餍足地阅读与守望”这片高天厚土,揭开“琼结半面诡秘面纱”,表现了作者对厚重文化的坚守情操。这首诗是对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次诗性的追忆和体悟,诗篇中有着由信仰支配下的文化的厚重之美,这无疑体现出作者身上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情结。

        作者自小学开始学习汉语后,就非常喜欢汉语古典诗词,“每次都会把它们背得烂熟,一遍遍地去了解读它背后的故事。就这样,两种文化在我血液中融汇时,诗歌自然而然的成为我抒发胸臆的方式之一。” 在对故乡厚重的文化进行一番理性的思考后,把目光投向了更辽远的地域空间,显示了其包容性的文化观和宽广的诗性追求。如《荒芜》:


        “……

        一卷经书高挂在夏琼寺的额头

        似一盏明灯 摇晃着某个未知

        我试图理清焦灼

        穿过回肠百转的黄河水

        把真言小心翼翼地捧回家

        谁说不爱人类也要赞美大地

        此时有人在古碑残碣中寻找文字

        把他们拼凑成明天

        拼凑成人们认识的模样


        严寒中

        一枚雪花掳走了秋天

        一个今天掳走了远古

        把果实赠给冬天的荒芜” 


        “一卷经书高挂在夏琼寺的额头”,到“穿过回肠百转的黄河水”通过空间的转换和延伸,表达了作者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由衷的赞美之情。博大精深、灿烂多彩的中华文化,如回肠百转的的黄河水,映照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画卷。“古碑残碣中的文字”镌刻着中华文明厚重的文化历史记忆,跨越久远时空的文字里散发出独特的迷人韵味美,作者“把真言小心翼翼地捧回家”浇灌贫瘠荒芜的心灵,让其长满浓浓的绿意,充分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作者此类包涵文化意蕴的诗歌,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色彩,读来都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温度,有古典诗词的含蓄美、律动美、意境美的审美特征。在阅读中我们领略到了各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魅力,加深了对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包容性。

        关于诗歌的地域书写问题,是值得诗人们进一步挖掘和书写的题材。要在书写中呈现出不同地域的自然、人文特色外,还要敢于把自己正确的态度和立场表达出来,让诗歌从缥缈的虚无中重回大地,找到初心,焕发出耀眼的审美光芒。地域书写不能只是为地域而地域的狭隘写作,而应该从元地域(最初的地域),走向更广阔的地域空间,面向人类,面向世界。以上从三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了一下白玛央金诗歌的地域性书写的审美特征,由于自身理论水平有限,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提出的观点还不够成熟,希望作者和专家多多指正。


参考文献:

[1]白玛央金.滴雨的松石[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17.12,

[2]白玛央金.一粒青稞的舞蹈[M].西藏:西藏人民族出版社,2018.1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

[4]宋宝伟.新世纪诗歌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2

[5]普布昌居.“诗歌成为我抒发胸臆的方式之一”——访诗人白玛央金[J].西藏日报,2107年

[6]徐琴.白玛央金的诗歌特色[J].西藏文学,2019年05期

[7]段宝林.雅砻文化中的民族交融[J].中华文化研究,1998年,第02期


李玛2020.jpg

        李小平,笔名,李玛,有文学评论、诗歌散见各种刊物。现居拉萨。

白玛央金21.jpg

        白玛央金,女,藏族,西藏山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滴雨的松石》《一粒青稞的舞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