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内容:格西雍仲丹增在公元1658年,诞生于嘉绒的格西家族,自幼在为叔格西雍仲益西处,学习本教文化,成就非凡;十五岁时,前往本教最高佛学院曼日寺学习;二十五岁时,色拉寺学习两年;二十七岁时,返回家乡,在著名大圆满成就者朵登雍仲坚参处,学习耳传与阿赤大圆满,成就非凡;三十一岁时,到西藏昌都丁青县,拜琼波谢依雍仲杰波为师,学习新本耳传,成为新本的法主;三十三岁,建立易日扎西门珠林寺,康区所有本教寺院的僧人都来到此处学习,易日寺成为一百五十座寺庙的母寺。格西雍仲丹增的最优秀弟子桑阿扎巴大师、著名伏藏师耿珠扎巴、伏藏师桑吉林巴、格西罗丹等很多。罗丹宁波大师是新本伏藏的鼻祖,谢依雍仲杰波是他的转世化身,罗丹宁波、雍仲杰波、桑吉林巴、耿珠扎巴为本教四大活佛。而格西雍仲丹增是雍仲杰波的得意弟子,桑吉林巴、耿珠扎巴二人为雍仲丹增最得意的弟子。雍仲丹增在起初时,还不是新本,到了琼波丁青县开始,他就成为新本的法主。自雍仲丹增返回炉霍易日寺起,新本中衍生两个传承,一是琼波传承,二是格西传承。格西传承是从格西家族而来,康区的所有本教都是格西家族的传承。

       关键词:格西、雍仲丹增、易日寺、桑吉林巴、耿珠扎巴。

       作者简介:泽绒洛吾堪布生于四川甘孜州炉霍县仁大乡易日村,现任炉霍县佛协副会长、佛教(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甘孜州佛协常委理事、甘孜州佛协佛教(民族)文化研究员、四川省佛协理事、雍仲本教联合会秘书。

       1.雍仲丹增的相关资料介绍

       雍仲丹增相关的资料很欠缺,我们只能以他的《自传》(དམ་ཅན་མཐོང་སྣང་འཇའ་ཚོན་དྲྭ་བ)、《阿赤大圆满历代上师传》(ཨ་ཁྲིད་བླ་མ་བརྒྱུད་པའི་རྣམ་ཐར།)、《雍仲丹增礼赞文传》(རྣམ་ཐར་ལོངས་སྤྱོད་རྒྱན།)、《琼布王室世系水晶镜》(ཁྱུང་པོ་རྒྱལ་རྒྱུད་ཤེལ་དཀར་མེ་ལོང་།)、《拉赛雍仲》(ལྷ་སྲས་གཡུང་དྲུང་།)来作参考,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资料。

       《雍仲丹增自传》(དམ་ཅན་མཐོང་སྣང་འཇའ་ཚོན་དྲྭ་བ)是雍仲丹增自己口述,其侄儿桑阿扎巴大师做笔录,大概有八十多页,主要阐述内容以格西雍仲丹增的人生经历及感悟、修行上的卓越成就为主,现存于易日寺附近的一户农民家族,我们有幸把它扫描下来,以此保护文本,但遗憾的是只剩下三十页,其余的都已丢失。听说新龙有一部,我们也联系了,但至今未有音讯。若有这部《自传》者,请务必和我们联系,因为这部传所阐释的不仅仅雍仲丹增的毕生传记,还提到了来自蒙古的固始汗军队、固始汗之子大元汗、噶举派法主噶玛巴、五世达赖、第四桑吉嘉措、噶丹颇章,以及本教大圆满的著名历代上师雍仲益西、雍仲杰波、雍仲坚参等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他还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人文历史、本教与班底教的微妙关系,以及本教在康巴文化乃至藏文化中的地位。这部自传不管是出自雍仲丹增自己的手,还是他的侄儿桑阿扎巴之手,都能说明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文化地位、宗教社会关系。 

       《阿赤大圆满历代上师传》(ཨ་ཁྲིད་བླ་མ་བརྒྱུད་པའི་རྣམ་ཐར།)是夏匝巴大师所汇编的阿赤大圆满历代上师传记,从中描写了自公元1038年出生的贡佐巴大师至夏匝巴大师的上师桑阿林巴之间,三十四位大师之传。其中阐述了这些大师出世的先后、出生的年代、地点、父母、家庭背景、如何拜师修行、最后拥有了什么样的修行成就等等。还描述了阿赤大圆满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有谁建立这部法门,为何要建立它,以及阿赤大圆满如何诞生、发展、传承的详细情况。这部传记还说明了,自公元十一世纪初至十九世纪末之间,本教文化在卫藏、康区、嘉绒、青甘地带的兴衰、变迁情况。其中有格西雍仲益西、格西雍仲丹增、朵登雍仲坚参、耿珠扎巴等的传记。 

       《雍仲礼赞文传》(རྣམ་ཐར་ལོངས་སྤྱོད་རྒྱན།)是以赞颂的方式来描述的雍仲丹增之传,内容丰富,词句严谨,通俗易懂,大概有四页,是辈出于格西家族的罗丹大师所著,人们称他为疯子喇嘛,是否邀请耿珠扎巴的格西达拉杰波有待考证。他的行为无拘无束,对超度死者非常有成就。这部传记在易日寺每年正月初八时,僧众一起念一遍,以此来垂念上师,祈祷上师,供奉上师。格西罗丹一生充满传奇故事,又写了很多好文章。《雍仲丹增礼赞文传》是其中的一部,他还写了很多赞颂文,包括非传记风格的雍仲丹增礼赞文。 

       《琼布王室世系水晶镜》(ཁྱུང་པོ་རྒྱལ་རྒྱུད་ཤེལ་དཀར་མེ་ལོང་།)是一部琼波雍仲家族的世袭传承,包括他们的是世系起源、传承、发展、衍生、变化等的历史,最后拉赛琼帕茶莫之子琼波雍仲,从琼波经南擦瓦绒来到嘉绒,与当地领主交流,并成嘉绒之王。琼波雍仲在嘉绒被当地人推荐为王后,娶嘉绒女王拉姆董丹玛为妻,生四子,称雍仲四子或沃波四子,沃波是雍仲的家乡琼波。格西家族是雍仲四子中格西匝之后。 这部书中提到象雄、穆氏王朝、幸饶弥沃、雍仲本教、外道、阿达擦瓦绒、嘉绒、木雅多嘎杰波、炉霍旦都乡、嘎达寺、拉赛琼帕茶莫、琼波雍仲、格西家族、绰斯甲家族、金川土司家族等等。

       2.格西雍仲丹增简介

       根据本教教历所示,雍仲丹增在公元1658年 ,生于四川甘孜州炉霍县嘉杰村境内 。他的父亲名为松饶布གསུང་རབས་འབུམ།,母名为霍尔母噶乐嘉ཧོར་མོ་ཀ་ལུ་རྒྱ།,是格西家族之后。 雍仲丹增在五岁时,在为叔格西雍仲益西处,受虎衣明王的灌顶,名达拉交སྟག་ལ་སྐྱབས།,学习本教文化;十五岁时,到卫藏地区本教最高佛学院曼日寺,拜第十代堪钦西饶俄色和十一代堪钦雍仲坚参为师,为期十年,学习本教显密大圆满内容,成为优秀的高僧大德;二十五岁时,雍仲丹增又在色拉寺学习,在此期间,拜第四宋吉嘉措大师为师。 

       二十七岁时,雍仲丹增返回老家,在炉霍雅德乡吉绒寺实修的著名大圆满成就者雍仲坚参处,学习阿赤大圆满、耳传四部大圆满,很快掌握了大圆满相关内容并实修;自二十九岁起,大师被琼波丁青县的实修者谢依雍仲杰波再三邀请,三十一岁时,前往琼波地区,拜谢依雍仲杰波或弥秀多杰为师,学习新本的耳传,包括罗丹宁波的耳传法、弥秀多杰的耳传,成为新本的法主和弥秀多杰的得意弟子。当格西雍仲丹增到了上师弥秀多杰处的那天起,他的护法神——丹金护法神就一直呼唤雍仲丹增。有时在梦里出现,甚至在现实生活中都会出现,为他做了很多提示,但雍仲丹增无动于衷。最后雍仲丹增与上师告别的头一天晚上,丹金护法突然现身,对雍仲丹增说:明天上师会举办告别仪式,在仪式上会供养你很多佛像、佛塔等稀世珍宝,但你除了丹金护法的法瓶,其他的都不能要,这样我就可以随你做护法。第二天,弥秀多杰确实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仪式上供奉了很多珍贵的佛像和佛塔,但雍仲丹增一尊都没收,最后要了丹金护法的法瓶。 

       弥秀多杰说这个护法的心已不在我这里,留着他也无用,说完了把丹金护法的法瓶赠给雍仲丹增。雍仲丹增高兴地接受法瓶,与随从同行返回老家。在回家的路上,两人断了干粮,丹金护法现身,对雍仲丹增说:明天你们会到了一个村子,那里有个小孩儿病得比较厉害,你去念个经,那孩子会好,但你除了吃的干粮,不能拿一毛钱,否则会遭报应。雍仲丹增依照护法的预示,到了一个村子,那里果然有一户家的小孩病得厉害。雍仲丹增念了药师佛、长寿佛的经,那孩子就好了。这户家是个大户人家,由于孩子的病好了,对大师过于崇拜,供奉了很多金银珠宝,但大师依照护法神的吩咐,一文没拿。那家由于太崇拜,把金子放在了骡的耳朵里。半路上大师突然生病,随从不知怎么办。护法神现身说:我叫你们不要拿金银珠宝,你们不听,现在遭报应了。大师说:我们没拿东西,护法神说骡的耳朵里放了金子,必须还回去。师徒二人金子还回去,大师的病就好了。 

       雍仲丹增在回来的路上时,桑阿扎巴在家里写就了丹金护法的供奉仪轨,与雍仲丹增所见的护法完全吻合。桑阿扎巴还造了一个装丹金法瓶的小箱子,也与法瓶大小刚合适,就这样不睦而合的善缘继而连三的出现,丹金护法就变成了易日寺的护法神。雍仲丹增在弥秀多杰处学习时,法名为德庆弥巨宁波(བདེ་ཆེན་མི་འགྱུར་སྙིང་པོ།),成为弥秀多杰与罗丹宁波的所有耳传的法主。 《丹金护法仪轨》的原文是弥秀多杰的耳传,约有四十页,长条手抄版;桑阿扎巴所著的《单独仪轨》,也有四十多页,长条,手抄版。

       雍仲丹增返回老家后,想在炉霍的某个地方建个修行基地,去很多地方,最后选择了易日沟。雍仲丹增是格西家族之子,也是炉霍土司的侄儿,所以他本可以有上百个随从使者,但他以修行者的身份行动,不带随从。有一次,他到了易日沟紫内村边上的大树下睡了一夜,当天大师的鞋不见了,刚好那天晚上下了雪,雪地上有动物的足迹,他跟着足迹走到了如今的老寺院,看见了自己的鞋。雍仲丹增就说:好了,这就是以后我修行的地方。他选择了此地之后,炉霍土司不放心,派了一百户村民伺候自己的侄儿,他们就变成了格西雍仲丹增的弟子。雍仲丹增在此地建了本教寺院,名易日扎西门珠林寺。易日是地名,易日沟里建了扎西门珠林,所以被称为易日寺。

       格西雍仲丹增在此建了寺庙之后,召集了很多弟子,包括来自如今的德格县、江达县、理塘县、巴塘县、雅江县、新龙县、甘孜县、炉霍县、道孚县、九龙县、康定县、丹巴县、冕宁县、石棉县、泸沽湖、大小金川等很多地方,总计一百五十多个寺院的僧人,易日寺就成为了康巴地区的本教学习基地。就是因为易日寺逐渐壮大,得罪了曼日寺,与曼日寺关系变得微妙。如今去那些地方,那里的本教寺院里无论是经文传承、金刚神舞、念诵风格都与易日寺相似,有的后来改了,但依然能看出蛛丝马迹。自那起,曼日寺开始排斥新本,本教内部衍生了两个传承,即新本和旧本。在此前,有新本的内容,但还没有形成一个教派传承。新旧本教经历了多年争斗,格鲁派等其他教派对本教也虎视眈眈,导致本教的衰落。

       相传格西雍仲丹增与泥巴沟里的一位师父关系不好。泥巴沟的上师名阿嘎登巴(ཨ་གྷ་བསྟན་པ)。这位大师圆寂的前一天,梦见自己吃了一盆子虫子。第二天召集自己的属下,说:我将会去世,无论发生什么,你们都把我埋在桥边的十字路口,上面建个佛塔。弟子们答应了,但第二天圆寂时,大师在离垫子一尺高的空中安坐着,弟子们不忍心如此神奇的死法,因此没有按照大师的意愿进行布置并邀请了很多大师。第一位邀请的就是格西雍仲丹增,但雍仲丹增自己没去,就派了一位老喇嘛。走的时候,对喇嘛吩咐道:你不要坐在首位,就坐在末位,带着我的课诵经文,今晚如果他站起来,你就用此经文打他的头。

      那老喇嘛从易日寺到尼马沟走了七十多公里,累的不行,稍微睡了一会儿。那位大师的尸体就站起来,拿着坛城中的宝瓶为每一位大师灌顶,那些大师再没能起来。当时那位老喇嘛睡不醒,斯比杰母护法的坐骑用蹄子踢了一下将其叫醒,他看见那位大师在站着为所有在睡眠中的高僧们灌顶就把经文扔过去时,自己因为害怕,就没打着头,只能打到腿上,把他给绊倒了,所以他是个瘸子。自那起,他与雍仲丹增势不两立,最后被雍仲丹增伏法,成为他的护法神。如今在仁大村边上有个脚印是雍仲丹增降伏阿嘎登巴时留下的,那里的供台也是用来供奉阿嘎登巴护法的。雍仲丹增圆寂时,他的法体没被埋葬,就放在玻璃里面,法体下面有阿嘎登巴的魂石。

      这位阿嘎登巴在文革之前,还依然会附体。比如当地的牛被偷走了,只要去他的护法殿,那里的僧人给他献哈达,念诵祈祷文,就能马上被附体说出真相。但尚未文革之前,他说道:“从今日起,我的使命完成,不再附体,你们也不用来供奉,因为我不在这里了。”类似这样与雍仲丹增有关的民间故事特别多,比如雍仲丹增与龙的故事,与魔王阿嘎登巴的故事等等。

      雍仲丹增的弟子众多,但其中最优秀的就是耿珠扎巴、桑吉林巴、桑阿扎巴、格西罗丹即格西达拉布等。罗丹宁波、弥秀多杰、桑吉林巴、耿珠扎巴为本教四大活佛,是新本的主要人物。其中弥秀多杰是雍仲丹增的上师,桑吉林巴与耿珠扎巴为雍仲丹增的弟子。因此新本在康区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3.四位汉族和尚的故事

      易日寺金刚神舞里面有两位汉族师父、两位弟子的故事。这个故事以喜剧性的方式博人一笑,记载显示这种金刚神舞除了按照舞本跳舞之外还有游戏的部分,供众人取乐。

      详细情况如下:先由两位弟子把各自师父请出舞台。在迎接的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师父,可以把另外一个师父推开或阻挡前行或争抢位子。两位师父也必须配合两位弟子的逗趣行为,尽兴过后,面具下的师父会宣布停止。两位师父坐回各自的岗位后,弟子就放心的去拿鼓和跋等乐器。但回来的时候,会发现另外一位喜剧演员(འབག་རྒན།)巴根在戏弄两位师父。两位弟子为了保护自己的师父,为了赶出这位不速之客,跟巴根争斗,把它赶走了之后。两头舞狮、四位游方僧也会出来,按舞本跳舞。

      两位师父根据四位游方僧的舞步奏乐,四位游方僧完整地把自己的舞跳完了之后,就可以离开舞台,但两位师父还需在各自岗位待着不动,两头舞狮子继续戏耍。于是,两位弟子就请自己的师父离开舞台,进行其他的游戏。这个喜剧在康区其他的本教寺院里都有,只是出现的方式不同,也没有那么喜剧化。

      那么易日寺为什么会有这样喜剧化的神舞,而且还那么隆重?我以前看过很多次易日寺神舞,因为没有舞本根据因此无法看出其特殊之处。后来问易日寺的很多老喇嘛,他们说:格西雍仲丹增曾经去过汉地,很多汉族的贵族弟子愿意跟随雍仲丹增来到易日寺学习。但贵族的弟子们有时候会想家,所以易日寺为了逗他们开心,解除他们的思乡之苦,安排了这样的喜剧舞。这个喜剧开始是汉族的弟子们自己玩的,后来就变成了易日寺的传统金刚神舞,每年正月十五的时候都会跳。师父说了这些,我就知道易日寺为什么会有这样喜剧化的金刚神舞。

       雍仲丹增尚未诞生前,格西家族与金川土司发生冲突,从丹巴与小金的格西峡谷逃亡到道孚,如今道孚县城旁边有个叫格西乡,那是以前格西家族生活过的地方。那里的村民都是格西家族的侍从或亲近的弟子。那时,整个康巴地区基本上都是本教的信徒,实力非凡,但格鲁派也开始对此有所行动。后来格西家族在金川土司所施加的压力下,在道孚的格西乡的生活难以为继,所以迁徒到炉霍,与炉霍土司接亲,生了一子叫格西雍仲丹增。但金川土司对格西家族、炉霍土司一直虎视眈眈,甚至随时会发兵剿灭。所以格西雍仲丹增与蒙古固始汗之子大元汗会见,与汉族的各路贵族会见,其目的就是自救。

      至于格西家族与金川土司之间为什么发生冲突?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的,格西家族在宗教界威望极高,比如格西雍仲益西、朵登雍仲坚参、格西雍仲丹增,以及其弟子桑吉林巴、耿珠扎巴都是本教密宗、大圆满里非常著名、弟子众多的大师,可谓是藏传佛教公认的大师。而金川土司在政治上实力非凡,与乾隆皇帝抗衡了十三年,使得清朝的人力财力都受到重创,如此说来,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格西家族只能离开嘉绒宝地,离开家乡逃亡炉霍。 

      4.格西家族的历史渊源

      本教古籍显示,藏区有知氏家族、幸氏家族、西氏家族、美邬氏族、巴氏家族和琼氏家族等六大家族。琼氏家族中又分分黑琼氏、白琼氏、黄琼氏与花琼氏即四大家族,格西家族是属于花氏琼波家族,琼波雍仲之后,也是穆氏家族的后裔。 

       详细情况如下:普贤王如来为了度化众生化为三只大鹏鸟,飞到穹波ཁྱུང་པོ།地区。当时很多种地的当地农民看见此奇鸟,说:“三只大鹏头上有角,所以应该是公鸟,称他为穹坡,是公鸟的意思。”三只鸟只待了一刻,就立刻飞走。地上大鹏爪子的痕迹中生了四个鹏蛋,蛋破后生了非常俊美的四子,人们称他为穹坡即公鹏,是以世源为名。四子之长子叫穹噶妥喇巴尔ཁྱུང་དཀར་ཐོག་ལ་འབར,第二位是拉穹金ལྷ་ཁྱུང་རྒྱན,第三位叫拉塞穹帕查莫ལྷ་སྲས་ཁྱུང་འཕགས་ཁྲ་མོ།,第四位是弥穹金མུ་ཁྱུང་རྒྱན།。四子都是卵生,证得长寿成就,延寿已久,在象雄各地建造很多不同风格宫殿,任象雄王国的国师。后来来到吐蕃,延续做了七座天王གནམ་གྱི་ཁྲི་བདུན།的国师。吐蕃第八代国王止贡赞布གྲི་གུམ་བཙན་པོ།灭本时,他们也暂时返回象雄。吐蕃第九任国王布底贡杰སྤུ་དེ་གུང་རྒྱལ།重建本教文化时,弥穹金མུ་ཁྱུང་རྒྱན།和拉穹金ལྷ་ཁྱུང་རྒྱན།二位得到国王的邀请,来到吐蕃,担任国师一职,弘扬本教的密宗与大圆满。弥穹金མུ་ཁྱུང་རྒྱན།有二子,即琼波达扎敦祖ཁྱུང་པོ་སྟག་སྒྲ་དོན་གཙུག、华尔吉戈尔德དཔལ་གྱི་གིར་ཏི。琼波达扎敦祖,在被藏王赤松德赞灭杀象雄国王李弥嘉后,继任象雄王位,维护象雄王朝,自那起一直到公元九世纪中叶,被达扎敦祖的后代统治象雄王朝。琼波华尔吉戈尔德之子乃扎杰བཀྲ་རྒྱལ།,其子为勒贡ལེགས་མགོན།,其子是琼波杰尔达美ཁྱུང་པོ་གྱེར་ཟླ་མེད།,其子是冉桑赤乃和冉桑阔让ར་སངས་ཁྲི་ནེ་དང་ར་སངས་ཁོད་རམ།。这段历史神话中体现出很多当时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其中也呈现出很多真实的历史事迹。 

       据说花琼氏家族之后拉赛琼帕茶莫为了弘法利生,带着自己的儿子琼波雍仲,从吐蕃走到象雄乃至康区,游历各地,弘法利生。他们先到了阿达擦瓦绒,就是洛擦瓦绒 ,那里召集弟子,传播密宗和大圆满,名扬各地。其次琼波雍仲自个儿来到康区,从德格经过甘孜,到了炉霍的旦都乡呆了一段,与当地百姓结了善缘,收了弟子弘扬本教文化。然后到了嘎达(མགར་ཐར།)即八美一带,见了当地的霸主木雅王。木雅王在起初时,不是很服拉赛雍仲,因他年纪轻轻,自以为是。但琼波雍仲用尽办法,展现了自己的才能,最后说服了木雅王以及当地百姓。木雅王把自己的王位子让给琼波雍仲,以他为王,隆重举行了国王坐床仪式,宣告大家他是木雅王。 

       琼波雍仲(ཁྱུང་པོ་གཡུང་དྲུང)给那里的百姓传授弃恶从善、行善积德等很多关于本教的信仰和修法。其次依照护法神的预示,去了嘉莫墨儿朵神山,在那里遇见苏毗女王拉姆董丹玛。据说拉姆董丹玛是大悲佛母的化身,是苏毗国的第二十代女王,也是最后一位女王。嘉莫墨尔多神山就是他们的神山。拉姆董丹玛与琼波雍仲接亲,生四子,被称为雍仲四子或布波བུལ་འབོལ་བུ་བཞི།四子。琼波雍仲的第一个儿子叫戈隆匝ཀུན་སློང་ཙ།,生了此子后六年没有生育。二位夫妇邀请卦师,卦师根据象雄占卜法书卜卦,预示道修绰沃瓦塞本尊。琼波雍仲修瓦塞本尊,不久后生一子,被称为绰匝ཁྲོ་ཙ།;二位夫妇以药师佛仪轨受灌顶,行善积德,并生一子,称旺匝དབང་ཙ།; 后来通过雍仲隆吉上供下施,行善积德,使生一子,称格西匝དགེ་ཤེས་ཙ།。 

       嘉绒རྒྱལ་རོང་།语里“匝”ཙ།是婴儿的意思,比如象雄耳传大圆满历代上师当中的达布示匝ཏ་པི་ཧྲི་ཙ།、穆匝杰尔美དམུ་ཙ་གྱེར་མེད།都以匝为名。戈隆是要求、求助的意思,雍仲夫妇发菩提心,求助于嘉莫墨尔多神山赐子,得一子,称戈隆匝,后来安定在饶丹地区,称金川土司饶丹杰波ཆུ་ཆེན་རབ་བརྟན་རྒྱལ་པོ།。绰匝中的绰是绰沃ཁྲོ་བོ།,即忿怒本尊的意思;匝是绰沃之子之意。雍仲夫妇修持瓦塞本尊而得到一位儿子,被称绰匝,定居在绰斯甲ཁྲོ་སྐྱབས།地区,是绰斯甲土司。旺匝中的旺དབང是藏文里是灌顶或授权的的意思,受了药师佛的灌顶之后生子,所以称为旺匝,有人他是赞啦杰波བཙན་ལྷ།,也有人说是巴底杰波བྲག་སྟེང་རྒྱལ་པོ།。老四叫格西匝,格西中的格善的意思,他们做了很多行善积德的事,并生一子,称格西匝དགེ་ཤེས།,定居在格西地区。

       雍仲丹增传记中记载说,格西家族是世源是琼波家族,根据《本教源流妙语宝库》而言,琼波雍仲约在八世纪初来到嘉绒,可能与毗卢遮那同代。那时,吐蕃的本教被灭,本教的很多高僧不愿待在吐蕃,所以游历各地,弘扬本教文化。如今康南即甘孜州一带,康东即嘉绒地带,康北即青甘地带,仍有本教文化的痕迹,能看得出曾经那里的本教文化发展超过现在。根据公元11世纪到15世纪之间辈出的本教大德传记来推断,14世纪以前,康南、康东、康北地带,除了为数不多的宁玛派和萨迦派,全都是本教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