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
  屋顶的木板,有些很难徒手掀开。在去年8月份的那场地震之后,这些原本只是用石头压住的木板,被要求用钉子钉牢。1800多年前的“火烧连环船”,在独克宗古城重演。在烈火的威逼之下,爬上屋顶的居民和战士,不得不撤离。
  当消防车从龙潭装满水返回,火势已经在变换的风向中扩散开来。火焰高达五六层楼高,火场中还不时传出煤气罐爆炸发出的巨响。
  火势很快调头向西,朝着王锋伟的店铺以及更远处的四方街扑过去。四方街是个正方形的小广场,在1300多年的历史上,这里是独克宗古城最繁华和热闹的中心,周围商铺林立。
  和所有受灾的商户一样,王锋伟没来得及将自己的存货搬运出来。“最开始觉得烧不过来,然后发现越来越近,就爬上去掀屋顶,还没有掀完,火就过来了,没办法,只好逃下来。”
  下到地上,王锋伟又冲进屋里,抢过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个随身提包。屋顶已经着火,两名武警战士几乎是架着他拖出火场。
  据新华社报道,针对一些群众质疑在古城救火的时候发现消防栓没有水的情况,12日,迪庆州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陈天昌作出了解释。
  陈天昌介绍,独克宗古城的历史悠久,以前没有消防设施,近年来考虑到独克宗古城的消防安全,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下大决心,来改善独克宗古城的消防条件,新建大批消防基础设施,包括室外消防栓系统。
  据他介绍,由于室外消防栓系统是后来新建,不能破坏古城原貌。“整个消防管道裸露在室外。入冬以后,香格里拉气温为零下十多摄氏度。为了防止冻裂,消防管道里不能充水,发生情况以后再放水。由于水从高处下来,消防管道充满水要有一定时间。”陈天昌说。“这次消防栓的阀门是关着的。否则,在寒冷气温下会被冻爆,里面的水也会被冻成冰坨,造成来水也放不出来。”陈天昌说。
  此外,不排除一些居民没有掌握使用消防栓的方法。“在古城的转经筒附近有室内消防栓,有群众说没有水用,我自己把消防栓的水放出来用于救火。”陈天昌说,“消防官兵展开扑火时,管道里是有水的,大概15分钟以后,处于高位的消防栓压力不足。”

  隔离
  独克宗古城里的老屋,错落有致,大多都是两三层的楼房。最老的屋子,夯土为墙;年代近些的,墙体为砖混结构。这些老屋的共同之处,是屋顶全部用木片覆盖,这些木片仅用石块压住,在夏季雨停之后,一面浇湿了,可以轻易地翻过来晒干。
  这是中国保存最完好、最大的藏民群居性建筑群。在1.5平方公里的古城里,超过半世纪的老屋比比皆是。古城像一把折扇似地围绕在龟山以西和北部。在火灾之前,站在龟山上俯瞰,白墙灰顶的老屋鳞次栉比,房檐接着房檐,几乎看不到地面。
  紧挨的老屋,冬季里干燥的屋顶木片,有风,没水,大火如遇“无人之境”,扑灭的难度可想而知。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火隔离在尽可能小的范围里。
  天亮之前,大火已经蔓延到四方街,往南威胁着最具藏族风情的皮匠坡,往北则扑向古城里唯一的省级保护文物——具有375年历史的阿布老屋。
  早上6点多,鑫达工程机械公司员工杨勇接到老板电话,让他驾驶挖掘机前往救火。距离最近的道路狭窄,杨勇只得绕道。当他抵达皮匠坡顶时,火势已经接近。在杨勇的操作下,挖斗左右开弓,将狭窄道路两边的老屋推倒,辟出一条20多米宽的隔离带。
  8点左右,阿布老屋也危在旦夕。为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指挥部决定拆除阿布老屋以及附近的一排建筑,阻断大火。阿布老屋东侧的建筑,全部被爆破。因为阿布老屋是省级文物,指挥部紧急电话请示云南省文物局。
  昨天下午,站在被拆除的阿布老屋前,迪庆州文化局副局长蒲向红痛心不已。“痛心,但很无奈。”令他稍感安慰是,老屋的部分雕刻精美的木质构建得到保护,特别是两块神龛扣板,上面刻有“明崇祯七年”的字样。这也是独克宗老城中唯一具有文字记载的老建筑。
  据新华社报道,经救援官兵和干部群众全力扑救,保住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长征博物馆(中心镇公堂)、州博物馆、大龟山大佛寺、吉祥胜利幢、金龙街民居群、白鸡寺等国家、省、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火灾烧毁了州级文物保护单位铸记商铺,在扑救中保护性拆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塘阿布老屋,保住了阿布老屋80%左右的文物,很快可恢复重建;香格里拉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烧毁5个,设置防火隔离带拆除屋顶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