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
  11日中午,古城内的最后一处明火终于熄灭,但到处还冒着浓烟,所有商户和居民仍被禁止进入火场。
  在焦灼中,王锋伟熬过了人生中最为沉重的一天。12日上午,他和其他商户以及居民才被允许进入火场。沉重的脚步,踏在被炙烤过的石板路上,断壁残垣间,冒着刺鼻的烟雾。他仿佛是扔进了灾难大片,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欲哭无泪。
  13日上午,救灾指挥部开始登记房主和商户的受灾情况,王锋伟填写的数字是160万。“包括店面的装修费,还有火灾前存放在一楼二楼的所有货品。”
  在武警战士的帮助下,商户们开始从废墟里清理出一些物品。“一是证明我们填报真实,二来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还能用的东西。”
  挖出来的藏刀、法器、手镯、银器以及铜器,都已经褪色变形。部分货柜玻璃,甚至都熔化掉了。这些藏刀、铜器都是王锋伟亲手制作,尽管被烈火烤过,但刀鞘和铜器上雕刻的精美细致花纹,仍清晰可见。王锋伟将残缺的藏刀、铜器扔在一旁,只保留下一些变形的银块,以及一张被熏黑的铁皮,铁皮上刻的字还清晰可辨:“中国民族工艺美术 神工 百花奖银奖”,落款时间是“2013年10月”。
  在独克宗古城许多老人的记忆里,这不是第一次发生火灾,但却是最大的一次。家住皮匠坡顶的解怡和老汉,从他的曾祖父到他,一直定居于此。在解怡和的记忆中,古城在几十年里发生过5次火灾,都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那时候没有消防栓,没有消防车,就是用我们的土办法,掀掉周围的屋顶,邻居们互相帮助,大家一起用水盆水桶救火。”
  火灾发生的当天,香格里拉县委宣传部就通报称,火灾共造成335户、242栋房屋受灾(含拆除),部分文物、唐卡等佛教文化艺术品被烧毁,初步测算火灾造成经济损失逾1亿元人民币。
  昨天晚上,迪庆州政府召开火灾后的第四次发布会。迪庆州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张志军透露,古城过火面积为98.56亩,占古城核心区的17.81%。
  至于商户店铺中的唐卡、银器等等,蒲向红说,那些都是工艺品,不能视为文物进行统计。
  2013年3月11日,丽江古城发生火灾,烧毁民房13户共计107间。“丽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 世界文化遗产 ,因此损失要精确到 间 来统计。独克宗地位稍低,所以就只按 户 来统计,如果按 间 ,那数字就惊人了。”香格里拉县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这样说道。
  在独克宗古城,老屋的主人大多将房屋出租给外地人经营酒吧、客栈或者商铺。最小的商铺,每户也有三四间;一些客栈,每户则多达数十个房间。
  对于起火的原因,香格里拉县常务副县长刘秋生此前透露,火灾是因为如意客栈经营者用电不慎,引燃窗帘导致。但这一说法当天未得到州公安局的肯定。迪庆州公安局副局长齐晓东称,火灾原因还在调查。
  对于独克宗古城在消防上存在的软肋,迪庆州消防部门其实早有认识。早在2012年,一篇来源云南迪庆消防支队、标题为《浅谈香格里拉杜克宗古城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的文章就指出,“古城由于建筑耐火等级低、建筑布局特殊等原因,消防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在这次火灾中,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终于爆发,日常防火措施未能防患于未然。

  重建
  大火过后,王锋伟和黄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被烧掉了全部家当,甚至还欠着债,都没有购买保险。当被问及今后的打算,两人都只是摇摇头。“来这里投资的,年轻人居多,很多像我一样是第一次创业,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帮我们一把,迈过这个坎。”黄珂说,他不会因为火灾放弃创业,但从现在到重建完成前,他也不清楚能否继续留在香格里拉。
  提及重建,当地官方语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四个字,是“建新如旧”,并且基本确定原址重建。但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字无疑面临着诸多困难。
  1月13日下午,香格里拉县规划局一位官员,陪同广东某规划设计院专家考察灾后的古城,其言语间对重建不无忧虑。“古城内的所有建筑,包括省州文物,都是居民的私产,有的居民想要旧的,但有的就想要新的。规划和重建,要满足所有这些居民的要求,必然众口难调,难度不言而喻。”
  其次,在经历惨痛的大火之后,消防必然是规划和重建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道路要拓宽,房屋之间的间隔要增加,建筑材料要能防火,在房屋是私产的前提下,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另外,是否需要保留一部分作为“火灾遗址”?这些都还没有定论。
  对于官方的这些忧虑,解怡和认为不是主要问题。“老百姓都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为了安全,我愿意让出来一点。”
  迪庆州文化局一位官员还认为,这场火灾既是灾难,也是机遇。“因为大火将许多的问题集中地暴露了出来,这才能逼着你去解决。”
  在带领记者了解古城内的文物损失情况时,香格里拉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马永福表示,独克宗古城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是茶马古道的千年重镇,同时,独克宗人的原住民都还居住在这里,使得古城成为一个“活城”。“古城的规划和重建要考虑到这些,才能将独克宗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这个古城才能继续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