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酒酥油茶,圣湖彩幡云海长风,大美青海,我们对你如此动情,十年坚守,89名支教者,青春汇聚,薪火相传。”日前,在河北大学举办的“志愿力量 薪火相传”研究生支教团十周年庆典上,第五届支教团代表王芝动情地说。
2005年,河北大学正式参与由团中央、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全国示范项目。10年来,河北大学连续组建十届研究生支教团,选拔输送89名志愿者,分别前往青海省共和县、贵州省六枝特区、河北省阜平县的6所中小学开展扶贫支教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应,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河北大学第一届支教团成员李亚林(右)和王倩(左)合影。
弘文励教,扶贫济困,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实施十年来,从第一届一人的单枪匹马,白手起家,到如今89人众志成城的团队协作,从青海湖畔支教服务的孤影独耕,到如今支教服务覆盖贵州和太行山脉的群策群力。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用赤诚、勇气和奉献,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传递梦想和希望。
西部支教 一段传奇的经历
“青海湖畔,海拔3200米的草原上,日照强烈却依然寒冷,学校低矮宿舍飘摇,蹲在草丛边吃饭的学生说着完全听不懂的藏语。水永远烧不开,米饭一蒸就糊,生火的牛粪已经短缺,流鼻血、裂手指、呼吸困难……曾经无数次的憧憬与想象,现实却无一雷同。”2006年,河北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李亚林到了青海支教地点后这样形容初到服务地的情形。
河北大学最早的支教地,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江西沟乡民族寄宿制小学,学校处于传统藏区,生源匮乏、师资薄弱,语言不通、交流困难,支教工作难以打开局面。
面对高原环境和陌生的风土人情,工作又没有任何经验借鉴,没有任何人可以请教的情况下,每一届的支教团成员都凭着自己不服输的韧劲克服了支教带来的语言障碍、教学和身体不适。
刘冠楠是河北大学第五届支教团成员,支教期间除了上课还要学习藏语,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每一次活动中了解情况。
“语言沟通有障碍,我们探索出了‘谁来做翻译官’的方式,还分小组竞赛,表演课文,甚至将课堂挪到湖边。我们去家访、开主题班会、建立起学习激励机制,无所不用,刺激孩子们学习积极性。最后,我们班的汉语考了全校第一名呢。”担任二年级汉语老师的支教队员刘冠楠幸福地回忆着支教岁月。
在来到服务地后,第五届支教团成员王芝每一天都在感动着,也在这种感染下改变着、进步着。“这些孩子就是我们生活的老师,他们乐观地把仅有的玻璃球玩得五彩缤纷,把仅有的几本小书传看得兴致勃勃,从幼儿园四岁起就开始住宿,从不抱怨从不哭泣,从容地迎接寒冷,微笑着战胜苦难,淳朴,善良,坚强。”
“来到这里,才真正感受到西部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的不足,感谢这奇异的经历,让我收获沉甸甸的成长与努力的方向,更明白一个青年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王芝的日记这样描述心中的感慨。
支教的过程中,支教团成员不仅成为教师计算机培训、英语培训、教学技能培训的“专职队伍”,他们还将支教和调研情况写成《江西沟中心校区关于布局调整后定点学校存在突出问题的调研》和《少数民族聚集区双语教学模式探索》等报告,成为当地教学改革、学校建设的重要参考。
“这些调研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受援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同时也对受援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方式进行了提升和改进,使得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得更为均衡、健康。”时任团青海省委书记申红兴这样评价。
第五届支教团成员王芝(后)和她的学生们在一起。
爱心汇聚 我愿为你倾己所能
“没有足球,三年级二班的卡先才让踢着废纸团当足球,他梦想着能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三年级一班的拉毛措喜欢唱歌,她想大声唱歌,唱给天上的爸爸听。”当第七届支教团成员张塞来到江西沟乡民族寄宿制小学看到这些场景时,决定要帮助这些孩子实现梦想,于是萌发了拍摄微电影的想法,来记录这些孩子真实追梦的心路历程。
“为了拍摄出孩子上学路程的艰辛,我们要扛着机子和孩子一起爬垄丘、趟小溪,由于忘记看路摔倒在地上是常有的事。”拍摄环境大部分都是软绵绵的草地,没有办法使用三脚架辅助拍摄,全程只能肩扛手提。
“拍摄时基本上不能呼吸,生怕画面抖动或者采进了呼吸的声音影响影片质量。”草原地区起伏不平,张塞扛着设备拍摄难度很大,“虽然辛苦,但只要能看到孩子们的微笑便重燃了斗志。”张塞深有感触地说。
由于天气干燥,拍摄时,张塞的嘴唇一直在流血,学生拉毛措将自己的水杯递过去说:“张老师,我的杯子你来喝水。”这些并不标准的汉语却一下子触动人心。孩子们还小,鼻子上经常挂着鼻涕,却懂得带纸给老师去擦汗。
张塞给学生看他拍摄的照片。
如今,《草原深处的梦工厂》作为青海团省委“中国梦七彩梦”主题活动的宣传片,正在青海卫视以及西宁市公交车的数字电视中滚动播出。足球、画笔、更多的爱心公益项目也源源不断地注入到藏区小学,一部公益微电影再次将社会温暖的关爱凝聚到服务地。
支教团成员们不断创新形式,利用网络资源、新媒体平台助力当地的教育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引发了全社会对西部教育、西部建设的关注。他们先后发起了“这个冬天给我温度”安装热水器的公益项目,通过网络,短短7天时间就成功募集完成了活动的预期目标66500元,累计捐款人士达到2000余人,终于为200多个孩子和当地17名老师供上了热水;“十元爱心包”、“百名儿童重返课堂”、“万元善款新桌椅”、“爱心洗衣房”等各项公益项目,十年来,为当地筹得善款1000余万元,直接改善了当地的教育教学环境和藏民的生存条件。
他们在网络上积极号召,申请各类公益项目,走进牧区深处走访贫困家庭,没日没夜地工作整理出大量的数据和材料。他们建立起贫困学生档案,开办了各类品牌捐助活动,每年都争取到近百万元的救助物资。当地的牧民可能没听说过乡镇新上任的领导,但他们几乎都知道,每年都会有一群来自河北的支教老师为他们的孩子奔走呼告。
十年薪火相传 接力汉藏民族情
2010年,在青海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中,经过长达八个月的坚持和努力,河北大学第四届支教团蟾宫折桂。“音乐响起,率先登场,舞台漆黑,追光聚焦,语言流畅,风度翩翩,嗓音浑厚,完美7分钟!”队长姜寅明讲到当时比赛的场景时,仍抑制不住满腔的兴奋和激动。
爱能创造奇迹,这不仅是参赛口号,更是西部支教生活的坚持与收获。几百名藏族师生把他们托起,为他们的胜利喝彩。“最高的奖赏是那些听不懂我们说什么,但一路为我们加油的藏民们,一条条洁白的哈达,一杯杯浓烈的青稞酒让我们觉得非常值得。”索南才让校长更是一次次陪我们到西宁,为我们保驾护航。85000元奖金,连同六名支教团成员的爱与祝福,悉数留给了藏区的孩子。
一朝为师终身事,三尺讲台献真心,青海湖水深千尺,汉藏同胞一家亲。十年的薪火相传,支教团已与当地的藏民结下了深情厚谊,洁白哈达连系的民族感情可以跨越语言、饮食、习俗各种障碍而直抵人心。
冬虫夏草是当地人的收入来源之一,四五月份,藏民全家老少都会不辞辛苦爬到很远的山上挖虫草。而每每这个时节,总会有藏民亲自给支教团成员送几颗虫草来,放下就走,什么也不说,就是要给这几个河北来的老师,说他们想把最好的东西送给这些汉族老师。
因为身处藏区,学生们不愿用汉语交流,对于外界新生事物不善了解,沟通范围狭小成为他们成长的局限。队员们不仅借广播、课堂、板报等形式进行普通话的普及推广,而且在课余时间主动找学生谈话,请他们到宿舍做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他们表达自我的机会。
2012年,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带领当地学生走出大山,第一次走进了城市。孩子们穿着过节才会拿出来的美丽的藏袍,参观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科技馆,并与城市的孩子们一起联欢,藏、汉、蒙、回几个民族的孩子们一起度过了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每一届支教团到达服务地的时候,当地的团县委、教育局和学生家长都会早早到站在路口,手捧洁白的哈达,迎接远道而来的他们。
“我有无数种高大上的理由回答你,却抵不过一件藏袍的吸引。”作为第一届支教团成员,王倩告诉记者,每一届支教团离开的时候,都会收到当地老师送给他们的特殊的礼物——一件定制的藏袍。
“每年的七月,我们都在这里,接过校长的旗帜,庄严地许下承诺。到达高原后,一下车,等候多时的镇上领导和家长,把洁白的哈达一一献上。”王芝说。
“不畏艰难弘文励教,那是人生历练,精美的藏袍和圣洁的哈达,那是藏汉情深,一大包孩子们各种纸片写的信,那是志愿力量,一系列的西部调研,教学宣讲,那是青春担当。”河北大学党委常委王培光在支教团十周年庆典上说。
“支教团成员的爱心善行为高原的民族团结之花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青海团省委在十周年庆典的贺信中提到,在高原这片热土上,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各民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展现出一幅多民族、多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