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青藏高原气候也随之变化,近年来,青藏高原上的冰川呈现出退缩趋势,作为世界第三大大陆型冰川的普若岗日冰川,面积也在不断变小,因而对其进行气象数据监测,观察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就很有必要了。记者17日从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了解到,普若岗日冰川气象监测站已经通过建站审批,预计8月底建成并投用。

    双系统传输  确保数据实时准确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装备中心刘冲介绍,在那曲地区双湖县建立冰川气象监测站的建站项目日前已经通过自治区气象局的审批,预计8月底完成并投入使用。

    此监测站可实时监测并向自治区气象局传输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浅层地温和称重降水七大气象数据,设备选用的是达到国内最高水平的无锡DZZ4型设备。

    “一年监测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气候变化状况,看普若岗日冰川周围的温度是否在升高,降雪量是否在减少。”刘冲说,一个监测站建立,需要5-10年的监测年限才能看出其存在的意义。

    普若岗日冰川监测站的建立,不只是对冰川退缩研究提供相关数据,也为周边地区提供气象服务。“我们之前在海拔6000米以上的地方建过站,所以这次那曲地区的建站海拔已经不成问题了,这次主要考虑的是信号传输问题,我们计划采用双套系统——GPRS传输和北斗通讯系统传输,确保数据实时准确传输。”

    冰川面积萎缩  每年减少181平方公里那么,普若岗日冰川退化现状到底如何呢,西藏的冰川整体退化速度又是怎样的呢?据之前前往普若岗日冰川做前期建站调研的刘冲介绍,普若岗日冰川的退化相当严重,“退化得很快,之前是连成一片的,去调研的时候,中间已经化完了,能看到它在不断地滴水。还有卡若拉冰川,以前可以在公路边看到,而现在都退化到半山腰了。”刘冲说,普若岗日冰川的变化不仅引起了双湖县和那曲地区的重视,也引起了自治区气象局的重视,经过调研后,决定在此建站。

    冰川研究专家注意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世界的冰川都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冰川萎缩了,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种萎缩速度进一步加快,而萎缩的原因与温度和降水有着很大的关系。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温度都在呈现上升趋势,全球温度上升幅度为每10年上升0.16℃,北半球的幅度则更大,是每10年上升0.2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专家给出的数据显示——每10年上升0.31℃,远远高于全球平均值,也高于北半球温度的上升幅度。

    虽然青藏高原目前的冰川面积为9500平方公里,但冰川面积却在逐年缩减,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专家介绍,目前,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积正在以每年181平方公里的面积缩减,过去30年间,冰川面积已退缩了15%,退缩幅度相当于此前200年之和。冰川加剧融化导致河水径流量增加,其末端冰湖溃决概率增大,而湖泊尤其是由泥石流等因素形成的堰塞湖,扩张速度过快极易造成洪水、泥石流等灾害。也许某个巨大的冰川,在若干年后便萎缩成很小的一块,甚至消失了。

    青藏高原暖湿化利害兼具

    普若岗日冰川位于西藏羌塘西北部双湖县东北部90公里,是国家级羌塘保护区的核心区,距那曲镇560公里。普若岗日冰川是除南极、北极以外,世界第三大大陆型冰川,被誉为世界第三极,也是低纬度地区最大的冰川。

    据经济参考报相关报道,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显示,过去30年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由5.3万平方公里缩减至4.5万平方公里,退缩了15%。世界第三大冰川普若岗日冰川退缩50米,珠峰冰川过去40年间退缩10%,珠峰地区东绒布冰川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冰塔林的下限上移,冰川边缘一些高大的冰塔林已经消融崩溃。不少受访专家表示,青藏高原暖湿化利害兼具,可增加青藏高原生产生活舒适度、延长牧草生育期、提高幼畜成活率、增加植被和空气湿润度等。但冰川退化、冻土消融等将直接影响青藏高原的区域性水循环,由此引发的盐湖扩大可能危及当地铁路公路安全,不少网民为冻土消融对青藏铁路的影响表示担忧,威胁不容忽视。

    冰川退缩的威胁。冰川融水大量增加,让主要依靠冰川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扩大,一些湖泊扩张速度惊人。藏北色林措面积已经超过纳木措,成为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珠峰地区冰川下游的冰湖面积过去40年间扩张约13倍。多次担任中科院珠峰冰川考察队队长的康世昌研究员指出,青藏高原消融的冰川增加了高原地表水的面积,短期内会造成江河流水量增加。但长此以往,将对东亚江河水资源平衡产生影响,容易导致区域水循环恶化并引发水安全问题。气温上升、降水增多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