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鼠兔安家的地方在它们到来以前就出现环境退化了,并不是它们导致了环境退化。

  1月6日,英媒称,生态学家强烈批评把长得像老鼠的“鼠兔”归入害兽类的做法,并称决策者正在忽视所有证明鼠兔有益的证据。

  这种个头很小、长得像老鼠的“鼠兔”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上庞大的地洞网络中,但官员们认为它破坏了草场,因此将其归入害兽类。

  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从1958年起就一直设法消灭鼠兔,并在当年首次批准毒杀计划。

  有报道称,2006年,仅青海省就有近3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投放了毒药。政府后来拨巨款开展新一阶段的毒杀,耗资约3500万美元。

  但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马克斯韦尔·威尔逊和安德鲁·史密斯说,除了可爱的外表和文化意义外,这种毛茸茸的小动物还给广阔的生态系统带来好处。

  他们在上个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鼠兔安家的地方在它们到来以前就出现环境退化了,并不是它们导致了环境退化。

  威尔逊和史密斯说,研究还显示,鼠兔打的洞改善了水在土壤中的渗透,从而降低了地表被洪水淹没的几率。

  在几乎没有树木遮阳的地方,地洞为高原上的动物提供了家园。上述文章说:“当鼠兔被毒杀后,它们的地洞会塌陷,这些动物要么随之销声匿迹,要么数量大大减少。”

  毒杀计划也意味着食肉动物食物来源的减少——这可能会“给人类带来连锁反应”。威尔逊和史密斯说,所有这一切都使鼠兔成为高原上的“基石物种”。

  在威尔逊和史密斯之前就有科学家提出证据,证明消灭该地区穴居哺乳动物的做法是不对的。蒙古国政府现在已经听取了这些意见,停止了毒杀鼠兔的做法。

  2006年,史密斯与澳大利亚害虫害兽控制专家琳恩·海因兹和美国生物学家彼得·扎勒合著了一份报告,论述了官员们是如何无视生态学家提供的如此明确的证据的。

  他们写道:“科学家们接下来必须通过讨论、会议、报告,甚至社区活动和教育的形式来触动决策者,并使公众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以便鼓励和支持公共政策的改变。如果我们不能学会这么做,那么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对社会的价值就将继续被忽视。”

  【延伸阅读】专家:草原鼠兔贡献多于危害应加以保护

  中新网青海杂多7月9日电(张添福罗云鹏)

  “鼠兔是很多草原上常见的藏狐、旱獭、雪豹等兽类的重要食物来源,这些天敌的存在,可以保证鼠兔的总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长期拍摄小型生物的IBE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自然摄影师李俊杰认为,应该多发挥其自然属性,不应去人为灭鼠。

  “鼠兔生活在土里,通过打洞相当于给草原松土,这意味着更多水分和营养物质可以被草原植被吸收。”李俊杰认为,其实一只鼠兔一天的食草量比起牦牛的食草量小的多,对于草场的危害也很小。

  “高原鼠兔及其挖掘的洞穴使其成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关键,几乎所有的捕食者都以鼠兔为捕食对象,它们的洞穴被多种鸟类和蜥蜴作为宿巢地,挖掘活动也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草甸的营养循环。”采集了十年鼠兔标本的廖辉介绍说。

  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博士研究生宋瑞玲认为,通过生态学研究表明,“毒杀鼠兔不仅不能控制鼠兔数量和恢复草地,还会造成二次伤害,降低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对于鼠兔“啃食草根造成草场退化”的说法,宋瑞玲认为比较片面。她认为,鼠兔数量增多是草地退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在植被覆盖度高的地方,鼠兔维持中等密度,而植被覆盖度低的地方,鼠兔密度大大增加。”

  李俊杰说,“希望公众加强对鼠兔的认识,如今的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对鼠兔没有赶尽杀绝,鼠兔是草原生物链上的重要一环,生态地位举足轻重,如果鼠兔灭亡,那草原生态系统将有崩溃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