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扎西多杰(右),藏族,前后12次深入可可西里,多年来
一直投身三江源地区环境教育和保护工作。

  
 鄂陵湖和扎陵湖被称为黄河源头的姊妹湖,湖区草场是斑头雁、麻鸭、鸥类、黄羊等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但这里并非无人区,一些牧民世代生活在此,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经过千百年,湖水仍清,草原仍绿,可这种和谐被打破也只是旦夕之间的事。

        1992年,哈希·扎西多杰(以下简称扎多)成了治多县西部工委副书记杰桑·索南达杰的“助理”。1994年1月18日,索南达杰在与盗猎者的交火中牺牲,扎多度过了伤心而混乱的一年。之后,他和几位志同道合者一道,成立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他也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电影《可可西里》中人物的部分原型。
        所谓“三江源”地区是指中国长江、黄河和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所在的区域,位于青海省南部,属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腹地。这里现在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但是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扎多他们来说,与技术性的“保护区”称谓以及外来人惊奇的目光相比,这里只不过是家乡,是生活。日前他在广州,用他质朴的语言,带领我们走进三江源,一起感受那儿不为人知的喜乐悲伤。


藏野驴,青藏高原特有生物。

        我19岁第一次看见树
        “从负海拔到零海拔到百海拔到千海拔,整个世界都是不一样的,那边(三江源地区,约4000米海拔)没有树,我是十八岁还是十九岁时,第一次看见树,我说,哇,原来这个草有这么高的啊;第一次看见别人吃菜,我说,哇,原来人也可以吃草啊;还有第一次在饭馆里吃饭,还给钱,我说,啊?还有这样奇怪的事啊?我19岁那一年才出来,才看见这些,简直像一个外星人到地球上一样。”扎多的生活经验,似乎与很多内地人有着大大的不同。
        “地广人稀”是三江源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我原来不觉得大,后来很多内地的人来了,从这个乡的某一家跑到另一家的时候,都说:‘啊,还没到啊!’在内地的话已经跨了两个市了。”扎多所在的乡面积有6万平方公里,但常住居民只有4000人“我是在青藏高原最腹地,再过去,就没有人类活动了,就是可可西里无人区。我是藏族里面最边远的,动物也只有野牦牛。动物也不怕人。”
        很多人都说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但在扎多看来,并不是这样,“没多少动物,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动物,我们有时候打赌,说如果地上能看见老鼠洞,天上看见苍蝇,或者有一个小东西飞的话,那简直就是人间奇迹了。因为只要发现一个老鼠洞的话,就能发现一连串的生命老鼠、吃老鼠的动物,而且这附近绝对有水。所以在可可西里腹地,看见苍蝇落在你的饭里,落在你的桌子上的时候,也觉得蛮好的。当整个(世界)只有你们几个人的时候,就有这种浓烈的感觉。”

        三江源的天仍旧那么蓝
        扎多做环保有二十几年了。他说一度也觉得自己很重要,后来再往下走,却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是,“唯一和别人有区别的就是,同样是一朵花,别人可能只看一眼就走了,而我们会看两眼,甚至包括一块岩石,一棵草,我们对其他生命的关心会更多一些。”
        无论进入三江源的人还是走出三江源的人,面临的都是巨大的文化差异和自然反差,“好像很多像你们一样的人到我们那边去旅游,见到我就说,扎多你看这个天多蓝,我就觉得这人有问题吧,天本来就是蓝的啊;还有晚上走的时候,他说天上怎么那么多星星啊,还非要把车停下来,拍星星。我就想天上本来就有星星啊,难道星星在地上吗?有个《环境报》的记者说,她女儿四五岁了,从没见过星星。我回去跟牧民们说,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我自己出来一看,才慢慢明白了,除了青藏高原之外,能看见蓝天的地方已经没有多少了。”因此扎多他们也开始换位思考,开始满怀美好地看天上的星星,看自己的文化。

        生态改变,令黄河源头溪流半数干枯
        因为热爱,所以扎多看着在高原上发生的一些变化有时也会感到很无奈。“比如说我们前些日子去一个地方,那里开始修水电了。很奇怪的,动物们很快就再也不在那一带出现了。之前鹰通常都是随随便便停下来,戏耍玩闹,但现在这些景象再也看不到了。”还有好像很多关于动植物的传说,比如鼠兔出来的时候有山鹰给它开道,比如青海湖、扎陵湖等高原湖泊中的“湖女”传说,这都是科学解释不清的,却又是牧民们亲眼所见的。但是他跟那些博士、硕士们说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们总是不相信。
        扎多说,在认识自然方面,其实“城里人”挺“迷信”,迷信所谓的“科学”。“有一次我跟美国知名的动物学家乔治夏勒说我们抓雪豹的时候,只要抓住它的尾巴它就不咬人了,他回答说那你去青海动物园抓一只试试,感觉是不大相信。”
        扎多对三江源的生态变化有着直观的感受,“黄河本来应该是水源很丰富的河,所以才被称为母亲河。但现在黄河源头的雪山很多已经快融化光了,只有在很高的海拔,还能看到尖尖上的一点白色。还有一个问题,黄河源头有两个湖叫扎陵湖和鄂陵湖,这两个湖是天然的水库,春季雪一化,这两个湖就开始为下游地区供水了,后来冰川没有了,春季这两个湖就成了枯水期,冰化了之后这两个湖都补不满,加上上游的水电站截留等因素,下游地区的水源就断了。最近我们去的时候发现,阿尼玛卿就是黄河的源头已经没有多少水了,发现很多条小的溪流,但是有一半以上都干枯了。阿尼玛卿的大面积崩塌已经发生了三次,冰川也已经明显裂成了两块。”


为了迎合游客,青海湖沿岸如今被成片的油菜花占据,
这只能持续3个月的美景,却是以牺牲大片野花竞开的肥沃草场为代价。
(图片转自百度)

        草原这个动态系统在开发者和“学术想法”面前伤不起
        扎多说或许是自己“跟不上时代”,看到那些先进的科技进入草原总有些怀疑和担忧。这就好像鼠兔和牦牛的关系鼠兔好不容易一点一点累积了一年的草,结果来了一头牦牛,一口就吃掉了。现在那些开发者也是这样,在推土机面前,瞬间一座山就消失了。
        青藏草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草原?这个问题常常被外部干预。很多时候外来的帮助,是帮错忙。“比如说一个几百米海拔来的人,他的背景是农耕文化,他想你们不要游牧嘛,老跑来跑去的干吗,盖个房子住下来嘛,因为他自己就是住在固定的房子里的,但是他不知道游牧是需要移动居住的。大家现在听到的消息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三江源地区的牧民渐多,牛羊太多了,把草吃坏了,所以水越来越少,牧民都受到指责,牧民都不是环保者,牧民都是环境破坏者。所以要改善环境,就要让牧民们都不要放牧了,不要跑了,都住在房子里面,搬到城里面去,这样三江源的水就能治理好了。这怎么可能呢?在青藏高原生态下多少年生存下来的牧民,是最有生态智慧的,因为生态对他们来说就如切肤之痛,他们才懂生态,其他人都是一种间接的、是一种所谓‘学术’的想法。”
        在扎多看来,青藏草原是一个非平衡的系统,就好像这个区域的草,可能今年长,但是明年就不长了,所以游牧民需要跟着整个生态移动。“人的居住应该是行走的,流动的,这个地方人走了,动物就来了,人和动物应该是互动的,一体的,有些地方只有人没有动物是有问题的。在青藏高原可以看到垂直分布的生命现象,从雪山顶,到雅鲁藏布江的热带雨林,你会觉得生命是平等的、平衡的,假如某种力量太强了,那肯定就会破坏掉这个平衡,人啊,动物啊,都活不下去了。所以,生命都是一体的。”


藏野驴,青藏高原特有生物。

        我19岁第一次看见树
        “从负海拔到零海拔到百海拔到千海拔,整个世界都是不一样的,那边(三江源地区,约4000米海拔)没有树,我是十八岁还是十九岁时,第一次看见树,我说,哇,原来这个草有这么高的啊;第一次看见别人吃菜,我说,哇,原来人也可以吃草啊;还有第一次在饭馆里吃饭,还给钱,我说,啊?还有这样奇怪的事啊?我19岁那一年才出来,才看见这些,简直像一个外星人到地球上一样。”扎多的生活经验,似乎与很多内地人有着大大的不同。
        “地广人稀”是三江源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我原来不觉得大,后来很多内地的人来了,从这个乡的某一家跑到另一家的时候,都说:‘啊,还没到啊!’在内地的话已经跨了两个市了。”扎多所在的乡面积有6万平方公里,但常住居民只有4000人“我是在青藏高原最腹地,再过去,就没有人类活动了,就是可可西里无人区。我是藏族里面最边远的,动物也只有野牦牛。动物也不怕人。”
        很多人都说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但在扎多看来,并不是这样,“没多少动物,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动物,我们有时候打赌,说如果地上能看见老鼠洞,天上看见苍蝇,或者有一个小东西飞的话,那简直就是人间奇迹了。因为只要发现一个老鼠洞的话,就能发现一连串的生命老鼠、吃老鼠的动物,而且这附近绝对有水。所以在可可西里腹地,看见苍蝇落在你的饭里,落在你的桌子上的时候,也觉得蛮好的。当整个(世界)只有你们几个人的时候,就有这种浓烈的感觉。”

        三江源的天仍旧那么蓝
        扎多做环保有二十几年了。他说一度也觉得自己很重要,后来再往下走,却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是,“唯一和别人有区别的就是,同样是一朵花,别人可能只看一眼就走了,而我们会看两眼,甚至包括一块岩石,一棵草,我们对其他生命的关心会更多一些。”
        无论进入三江源的人还是走出三江源的人,面临的都是巨大的文化差异和自然反差,“好像很多像你们一样的人到我们那边去旅游,见到我就说,扎多你看这个天多蓝,我就觉得这人有问题吧,天本来就是蓝的啊;还有晚上走的时候,他说天上怎么那么多星星啊,还非要把车停下来,拍星星。我就想天上本来就有星星啊,难道星星在地上吗?有个《环境报》的记者说,她女儿四五岁了,从没见过星星。我回去跟牧民们说,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我自己出来一看,才慢慢明白了,除了青藏高原之外,能看见蓝天的地方已经没有多少了。”因此扎多他们也开始换位思考,开始满怀美好地看天上的星星,看自己的文化。

        生态改变,令黄河源头溪流半数干枯
        因为热爱,所以扎多看着在高原上发生的一些变化有时也会感到很无奈。“比如说我们前些日子去一个地方,那里开始修水电了。很奇怪的,动物们很快就再也不在那一带出现了。之前鹰通常都是随随便便停下来,戏耍玩闹,但现在这些景象再也看不到了。”还有好像很多关于动植物的传说,比如鼠兔出来的时候有山鹰给它开道,比如青海湖、扎陵湖等高原湖泊中的“湖女”传说,这都是科学解释不清的,却又是牧民们亲眼所见的。但是他跟那些博士、硕士们说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们总是不相信。
        扎多说,在认识自然方面,其实“城里人”挺“迷信”,迷信所谓的“科学”。“有一次我跟美国知名的动物学家乔治夏勒说我们抓雪豹的时候,只要抓住它的尾巴它就不咬人了,他回答说那你去青海动物园抓一只试试,感觉是不大相信。”
        扎多对三江源的生态变化有着直观的感受,“黄河本来应该是水源很丰富的河,所以才被称为母亲河。但现在黄河源头的雪山很多已经快融化光了,只有在很高的海拔,还能看到尖尖上的一点白色。还有一个问题,黄河源头有两个湖叫扎陵湖和鄂陵湖,这两个湖是天然的水库,春季雪一化,这两个湖就开始为下游地区供水了,后来冰川没有了,春季这两个湖就成了枯水期,冰化了之后这两个湖都补不满,加上上游的水电站截留等因素,下游地区的水源就断了。最近我们去的时候发现,阿尼玛卿就是黄河的源头已经没有多少水了,发现很多条小的溪流,但是有一半以上都干枯了。阿尼玛卿的大面积崩塌已经发生了三次,冰川也已经明显裂成了两块。”


为了迎合游客,青海湖沿岸如今被成片的油菜花占据,
这只能持续3个月的美景,却是以牺牲大片野花竞开的肥沃草场为代价。
(图片转自百度)

        草原这个动态系统在开发者和“学术想法”面前伤不起
        扎多说或许是自己“跟不上时代”,看到那些先进的科技进入草原总有些怀疑和担忧。这就好像鼠兔和牦牛的关系鼠兔好不容易一点一点累积了一年的草,结果来了一头牦牛,一口就吃掉了。现在那些开发者也是这样,在推土机面前,瞬间一座山就消失了。
        青藏草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草原?这个问题常常被外部干预。很多时候外来的帮助,是帮错忙。“比如说一个几百米海拔来的人,他的背景是农耕文化,他想你们不要游牧嘛,老跑来跑去的干吗,盖个房子住下来嘛,因为他自己就是住在固定的房子里的,但是他不知道游牧是需要移动居住的。大家现在听到的消息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三江源地区的牧民渐多,牛羊太多了,把草吃坏了,所以水越来越少,牧民都受到指责,牧民都不是环保者,牧民都是环境破坏者。所以要改善环境,就要让牧民们都不要放牧了,不要跑了,都住在房子里面,搬到城里面去,这样三江源的水就能治理好了。这怎么可能呢?在青藏高原生态下多少年生存下来的牧民,是最有生态智慧的,因为生态对他们来说就如切肤之痛,他们才懂生态,其他人都是一种间接的、是一种所谓‘学术’的想法。”
        在扎多看来,青藏草原是一个非平衡的系统,就好像这个区域的草,可能今年长,但是明年就不长了,所以游牧民需要跟着整个生态移动。“人的居住应该是行走的,流动的,这个地方人走了,动物就来了,人和动物应该是互动的,一体的,有些地方只有人没有动物是有问题的。在青藏高原可以看到垂直分布的生命现象,从雪山顶,到雅鲁藏布江的热带雨林,你会觉得生命是平等的、平衡的,假如某种力量太强了,那肯定就会破坏掉这个平衡,人啊,动物啊,都活不下去了。所以,生命都是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