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8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已经造成1287人死亡,457人失踪。国土资源部的专家表示,一场泥石流灾害造成如此惨重的损失,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常少见。
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次泥石流发生?为什么会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舟曲灾难对泥石流减灾、预防工作提出了怎样的警示?8月8日泥石流灾害发生之后,《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现场对上述问题展开调查。
天灾被确定为主因
“到处都是滑坡体,到处都有泥石流。”舟曲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杨俊学这样评价舟曲的地质环境。无处选择的舟曲人只能在这些地质灾害隐患处安家落户。
舟曲是我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区。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舟曲县滑坡地带发展到43处,泥石流隐患地带发展到86处。全县滑坡及泥石流地带又集中分布于白龙江河谷,尤以舟曲县城上游河谷为全县滑坡及泥石流危害最严重地区。
8月8日舟曲的特大山洪泥石流,从位于县城北部的三眼峪沟、罗家峪沟、硝水沟和寨子沟同时暴发,泥石流以每秒10米的速度倾泻而下,县城月圆村、椿场村两个村基本全部被毁,三眼村、罗家峪村部分被毁,最后涌入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初步目测估算泥石流冲出量为180万方。
截至目前,尽管堰塞湖堰塞体已经消除,但因为泥石流形成的淤积体体积过大,使白龙江1.2公里的河床抬升10米,导致县城1/3依然被淹。
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国土资源部组织的23个排查小组的排查表明,舟曲县城及周边共排查出重点地质灾害隐患18处,其中崩塌2处、滑坡7处、泥石流沟9条,威胁3万余人,而县城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万。
本刊记者了解到,滑坡和泥石流导致白龙江被堵,已经不是第一次,单是这次泥石流灾害的“主凶”三眼峪,在1823年至2000年的170多年间,就暴发了11次较大规模的泥石流。最近的一次发生在1992年6月4日,当时造成87人死伤,并冲毁农田87公顷。而1981年至2004年间,直接危害县城安全的泥石流就有8起。然而,历史上多次发生的泥石流均未造成像这一次泥石流如此惨重的损失。
在9日下午召开的国土资源系统舟曲抢险救灾紧急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说,舟曲泥石流灾害主要有5方面原因,主因是天灾。
12日,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国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经这几天现场调查评估,国土资源部和省内的有关专家会商分析,成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地质地貌。舟曲原本就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地区,该地区山高沟深,沟床比降大,岩体风化严重,这样的地质地貌非常容易松散破碎,极易形成地质灾害。
二是“5·12”地震。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舟曲属重灾区,地震导致该地区山体松动、岩石破碎,岩体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本刊记者在三眼峪沟口看到,重达数百吨的十余个巨石被泥石流冲到了峪口,一些巨石被冲进了村庄。
三是干旱。今年上半年,甘肃南部的舟曲亦发生干旱。干旱使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之间、山体之间的缝隙,使原本已经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更加松散。
四是瞬时暴雨和持续的强降雨,对原本松散易垮的山体、岩体形成浸泡和巨大冲击,是此次泥石流灾害的直接诱因。
“人祸”放大天灾
部分专家认为,造成此次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还存在着城镇化发展不尊重自然规律,规划严重滞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预报预警机制不到位,防洪标准滞后等因素。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城镇化无序发展,导致舟曲县城村庄越来越大,沟渠越来越窄,水路越来越小,房子越来越贵,空地越来越少。一个不到2平方公里的县城,固定人口有4万,加上流动人口,有近5万人。舟曲县城只能用“寸土寸金”来形容,城区扩张与狭窄地貌之间的冲突严重。
许多居民反映,舟曲县城近年来不断拓展,由于城中已经没有空地,建筑开始向山上走,向沟里走,向水里走。“楼房越来越多,但是隐患也越来越大。”北关村村民惠云燕说。
北关村是一个典型的依山而建的村庄,有117户村民,人口468人。“这一带是多年前的一个滑坡带。”一位村民说。本刊记者看到,村民的房子顺山坡而上,一直延伸到北面的三眼峪沟口。“在这次泥石流灾害中,北关村常住户死亡46人,主要是靠近沟边建房的人家。”惠云燕说。
“以前,排洪沟两边的距离最宽的将近10米,这几年,房子建得越来越多,把水沟挤占得越来越窄。”北关村村民沈六合说,“有的地方,沟还不到2米宽,人都能跳过去。”
本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三眼峪沟两边的建筑越来越多,县上单位在沟边建办公楼、住宅楼,开发商建商品房,村民不断建新房,外来人口也在这里建房,沟两边是这几年县城建房最多的地方。
舟曲县的初步统计显示,这次泥石流使4496户人家受灾,水毁机关办公楼21栋。“由于没有规划,建房时都尽量向沟边靠拢,使河道越来越窄,泥石流的出口越来越小。”惠云燕说。
县城的另一个排洪沟——寨子沟是一条十米左右宽的沟渠。“这条沟上面的泄洪范围比三眼峪还要大,作用比三眼峪沟还重要。”白龙江林管局舟曲林业局副局长胡德来说。
但本刊记者看到,在沟内已经建起了一些住房,其中靠近舟曲三中校门的堤坝上盖了一栋七层的住宅楼。胡德来感叹,“真是要房不要命。”
沟边如此,江边也存在类似情况。本刊记者了解到,目前,白龙江堰塞湖淹没的楼房有80余栋。“除了水位上涨的因素外,建筑离江边越来越近也是主要因素。”居民李生说,他买的是江边的商品房,被水淹没了。
一些居民反映,临江建筑越来越多,夹击了白龙江的河道,每逢白龙江发大水,都会淹没一些房屋。
密集的建筑,使处于地质灾害隐患密集区的舟曲县城,缺失了应有的避险空间。本刊记者沿着白龙江两岸看到,县城的建筑普遍是贴面楼、握手楼、半边楼、悬空楼。
在此次受灾比较严重的东街村和北关村,本刊记者看到,村里的小路只有1米多宽,仅能通过一辆摩托车,所有的房子像多米诺骨牌,一旦发生意外,居民根本没有逃生的通道。
“把绿山变成了荒山”
一些上了年纪的当地人笃定地认为,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导致此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根本原因。
“我年轻的时候,那里面都是一人抱不住的树。”沈六合指着三眼峪沟说,“那时山上堆积了一米多厚的树叶,洪水根本就流不下来。13年前我去看时,山上光秃秃的了,下了一场大雨,就发洪水了。把树砍完了,能不发洪水吗?”
“从1958年‘大炼钢铁’开始,这里的森林资源受到掠夺性破坏。”胡德来说,“那时炼钢烧的是树木。”
一项统计显示,从1952年到1990年,舟曲林业局累计采伐森林189.75万亩,加上民用木材和乱砍滥伐,舟曲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平方米的速度减少,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
另外,当地地少人多,生计所迫,开荒种地、伐木为田的行为时常发生,致使森林面积萎缩,失去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严重。“短短几十年的工夫就把绿山变成了荒山。”沈六合说。
“大自然现在终于报复了,”舟曲县水保局的一位干部说,“最根本的问题还是50年的森林砍伐造成了今天的恶果。”
一些专家指出,预报预警机制尚不健全、泥石流防护设施标准落后等问题同样需要重点关注。
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主任黎志恒等专家表示,8月7日强降雨并未出现在舟曲县城,而是发生在距县城约11公里处。由于舟曲及周边地区缺乏监测观察点,相关气象资料缺乏,使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只是陇南地区的整体降雨情况,对舟曲县城及其周边的降雨情况无法精确估计,直接影响到相关预警。
甘肃舟曲曾多次发生不同程度的泥石流灾害。国家也曾专门立项对这一地带的地质灾害防治给予支持,并在山上建立了多道拦挡坝。这些拦挡坝是按照这里历史上泥石流危害的严重程度设计的。而这次舟曲泥石流灾害破坏力远超过以往,致使4道坝的坝体被冲毁,1道坝被严重损坏。
进入集中支付环境成本的时期
目前,中国还有大量城镇类似于舟曲,处于高山河谷中的地质灾害多发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它们对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环境矛盾加剧。
有关专家表示,当前必须充分认识到一些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集中支付环境成本的时期,对此要高度重视,科学预防。
首先要科学规划城镇化布局和发展。特别是在泥石流高发地区,城镇化的布局、城市的规划必须服从于防灾的需要,不能因为财政困难等因素,降低规划要求和执行力。特别是在泥石流堆积区,应限制集镇以及人口容量,避免再将建筑物修建在行洪通道内,保持行洪区的排导能力。
其次是健全预报预警机制。可考虑建立泥石流的灾害预警新机制,根据灾害预报主要来源于气象预警资料的情况,探索按照降雨量的预警级别制定出相应的预警产品。
再有是改进泥石流防护设施标准。在当前极端天气多发的情况下,需要有关部门对泥石流防护设施标准进行重新认定,确保相关设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专家还建议以舟曲泥石流为鉴,在地质灾害多发区科学排查隐患。对国内的泥石流灾害高发地区,进行更为全面、细致和科学的普查,对排查出的隐患点可能危害的区域,尽早预警,早日采取措施进行预防,避免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但根本的措施还是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相适应。”一位专家表示,只有降低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刚性需求,才能以最低的代价从根本上解决泥石流危害城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