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予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与海洋和森林共同组成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对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起着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和降解污染物等诸多良性生态作用。
据第一次湿地调查统计数据,中国湿地总面积约为6594万公顷(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1位,世界第四位。
而西藏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类型繁多的独特湿地生态系统,又是全国湿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据1998年湿地资源调查,西藏百公顷以上湿地面积523万公顷,在全国位居第一,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3.6%,占西藏自治区国土总面积的4.9%。西藏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其面积分别为253.9万公顷、320万公顷、26.4万公顷和0.1万公顷。
西藏由于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作用,形成了今天雄伟壮观的高原外貌和特殊的自然气候环境。特别是受构造控制和高原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形成了众多的高原湖盆、河流和沼泽。组成了面积大、分布广、特征独特、类型单一的世界上特殊的西藏高原湿地分布区。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持整个高原地区的自然气候以至东亚和北半球的气候有着较大的影响。
但是第一次全国湿地调查由于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局限,数据统计存在诸多不足,调查结果不能全面反映我国的湿地资源状况,尤其是西藏的湿地调查存在许多漏洞。为了弥补和完善我国的湿地资源统计,同时为了当好《湿地公约》的常务理事国,切实担负起公约常务委员会成员国的责任,按照《湿地公约》的宗旨,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参与湿地公约的各项事务,更加关注和支持公约在亚洲的发展,中国决定从2009年开始逐步开展全国的湿地资源普查工作,西藏作为第二批开展资源调查的省份,存在着面积大、任务重的特点,但同样这次调查也是西藏湿地保护工作的一件大事,必将对促进西藏湿地保护与管理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
西藏第二次湿地调查的时间为2010年5月至11月,覆盖符合湿地定义的西藏各类湿地资源。本次调查将由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承担(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三S”技术),为了确保本次调查的顺利开展,西藏已成立了由自治区政府次仁副主席为组长、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张有年、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雷桂龙为副组长的“西藏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领导小组”,同时已于2010年5月底完成了西藏全区湿地调查技术培训工作,预计6月10起将全面启动西藏湿地调查外业普查工作。
此次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掌握真实准确的湿地资源数据,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生态西藏的客观要求,最终服务于《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
(藏人文化网特约通讯员吉普·单增德勒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