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随“陇原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采访时了解到,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黄河首曲玛曲草原草场沙化严重,玛曲县90%的草场都出现不同程度退化,黄河沿岸出现长达220公里的沙丘带。
玛曲县有“黄河首曲”之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充区和调蓄区。黄河在该县流程达433公里,黄河在玛曲段的补充水量占黄河总水流量的45%,全县草场面积1288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245万亩,是亚洲最优良的牧场之一。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玛曲县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出现退化,沙化草场面积达80万亩,其中沙丘面积10.5万亩。
记者在当地的河曲马场看到,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场之中,出现了连片的沙丘,草地沙地交界地带青草稀疏,沙丘上没有任何植物生长。一些草地甚至被包围在沙丘当中,随时都有被沙化的危险。
据玛曲县畜牧兽医林业局副局长杨林平介绍说,玛曲草场上沙丘分布正由以前的斑点状分布的半固定、半沙漠,向现在集中连片全沙化和流动沙丘演变,全县已经出现了36处大型沙化点,沙丘高度达12~15米,并出现了沙蜥、沙蓬等典型的沙生动物和植物。这些黄河沿岸的沙丘已形成长达220公里的沙丘带,并且沙化面积还以平均每年3000多亩的速度递增。
据了解,超载过牧是形成沙化的重要原因。杨林平介绍说,玛曲县天然草原理论载畜量为166万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为理论载畜量的2倍多,加之鼠类和旱獭数量逐年增加,对草原植被破坏很大。
草场退化、沙化导致草地生产力日益下降,天然草原牧草平均产量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每亩400公斤左右下降到现在的300公斤,植被覆盖度降至75%左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草地沙化严重导致可利用草场逐年减少,玛曲县统计显示,沙区2500多名牧民、16.8万头牲畜已完全退出沙区。
据了解,草原逐步退缩,致使许多小河干涸,对黄河水源的涵养和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加上黄河沿岸草地萎缩增加了黄河泥沙量,每年向黄河输入的泥沙量达50多万吨。
为了加大玛曲生态的恢复与治理,《甘南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规划》于2007年12月4日起实施,这个总投资44.51亿元的项目68%将在玛曲县实施。目前,这些项目正在分批实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