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9.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三大净土之一,是以保护藏羚羊、野牦牛等高原特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青藏高原很大一部分野生动物生活在这里。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7年来,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迅速,部分种群数量翻了一倍。大量增加的野生动物除了与家畜争夺草场外,还对牧民人身以及房屋和牲畜进行攻击,造成牧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而另一方面,牧民为了保护自己的草场,拉起了网围栏。这种网围栏会伤害野生动物,切断他们的草路、水路以及迁徙路线,对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凸现野生动物与牧民的矛盾。
网围栏
牧民保护草场的措施缩小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羌塘自然保护区是在3年前实行草场承包到户管理模式的,牧民为了保护各自的草场,经常驱赶各自草场范围内的野生动物。很多野生动物被驱赶到草质和气候恶劣的地方,他们的生存环境渐渐缩小。
牧民为了保护自己的草场,开始在草场周围设立网围栏,这些网围栏的作用之一是为了防止野生动物侵扰草场。西藏自治区林业局调查小组经过调查发现,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经常误入网围栏,接着会因为无法接近水源而渴死,或者长期隔断了与外界血缘交流的机会,最终也慢慢死去。网围栏还会挂伤野生动物,受伤严重的会因此而丧命。在羌塘连续工作7年的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当代西藏研究所的达瓦次仁2006年在申扎县附近考察时亲眼看到一只藏原羚被网围栏挂伤。2005年他在尼玛县又目睹了藏野驴为了跳跃网围栏而被缠住,最后死在网围栏上。他说类似的“上网”现象经常发生。
大面积、连续数公里的网围栏也阻碍了一些野生动物传统迁徙路线,严重影响了它们的自然繁殖交配。达瓦次仁说,每年夏初,藏羚羊都要结群迁徙到北部羌塘产羔,他们迁徙的路线是固定的,如果传统迁徙路线上发现障碍物时,它们就会迷路,无法完成迁徙。网围栏还会切断野生动物喝水、吃草的路线。达瓦次仁在考察时发现,在尼玛县和双湖特别行政区交界处的达孜错北面的网围栏完全把一个水源的北面围住,这里的野生动物因此无法到这个水源饮水。一些不法分子还利用网围栏进行盗猎活动。他们骑摩托车把野生动物追赶到网围栏上,野生动物被缠住或碰晕后,盗猎分子再用铁棒把它们打死,不费一枪一弹,盗猎分子就能得手。
另外,大范围布设的网围栏,经过2——3年的风吹日晒和野生动物的踩压后,完全失去了作用,这些倒垮的铁丝网又会造成污染,成为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垃圾”。
羌塘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核心区规定不允许牧民居住和放牧。但据西藏自治区林业局的调查显示,核心区现有牧民近百户,他们不仅在这里放牧,还拉上了网围栏,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藏羚羊
野生动物的激增让牧民的日子不好过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后,经过7年多的强化保护,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数量大幅度增加。例如藏羚羊每年以7.6%的净增长率发展,藏野驴数量增加了一倍,野牦牛从几千头增加到了一万余头,而且他们的自然分布区域在不断扩展,据西藏自治区农业厅的调查,有些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密度和数量已达到超饱和状态。数量翻番的野生动物开始和牧民的牲畜挣抢草场。
羌塘自然保护区70%的区域在那曲境内,那曲地区行署副专员才仁桑珠说,草场是纯牧民的命根子,而这些命根子常常被野生动物啃食。草场减少了,牲畜量自然也就有损失。但是这些野生动物是不能猎杀的,牧民也只能“干瞪眼”。才仁桑珠举例说,牧民都有冬春草场,这是为冬天遇到雪灾而启用的“后备”草场,也是牲畜育羔的草场。牧民如果遇到雪灾,还有这片“后备粮”供应牲畜。但是冬春草场时常被野生动物吃掉,而遇到灾害时,牧民无计可施,只能看着牲畜饿死。虽然国家规定对这种灾害造成的损失,由自治区政府、灾民所在地区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共同补偿,但是国家却没有给这项规定拨款,各级政府支付不起这项补偿金。才仁桑珠举例说,去年那曲一个县损失绵羊1万余只,即使不按照市场价,只算成本,每只绵羊要补偿200元,全部算起来的补偿金额是200余万元,而这个县的年财政收入也只有200余万元,所以对牧民的补偿一直是个空头支票。
大量增加的野生动物需要更多的草来维持生存,但是据西藏自治区林业局的调查,羌塘自然保护区内的草目前大都长势稀疏而且分散,草场草势并不好。牧民每年要宰杀掉25%-27%的牲畜,控制牲畜的数量,以此保护草场植被。“对牧民来说,牲畜量越大越好。但是为了生态,他们必须控制数量。”才仁桑珠说。
西藏自治区林业局的调查显示,现在大量增加的野生动物加大了草场负担,其中藏野驴对草场的破坏力最强。藏野驴一天有22个小时在吃草,它的食草量巨大。而春天草刚长出地面时,藏野驴为了吃到更多的草,会用蹄子刨植被,破坏性很强。到了秋季,露在地面上的草都泛黄了,只有根部还比较青,藏野驴又会挖出根部来吃。据西藏自治区林业局的统计,一匹藏野驴相当于10只绵羊的食草量。某些地区的群众反应个别受国家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数量过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严重影响到当地畜牧业的正常发展。
野生动物还会造成对牧民人身伤害及财产的破坏,牧民同样得不到补偿。才仁桑珠说,去年那曲一个县有8人被野牦牛顶撞受伤,其中2人因为伤势太重抢救无效死亡;有6名牧民被棕熊咬伤,其中2人的脸皮被棕熊撕下,被界定为一级残废。这个县的一个乡,就有50多户的房子连同家具以及室内各种物品全被棕熊毁坏,这些损失亦很难得到补偿。
被棕熊破坏的房屋
需建立农牧民补偿基金
才仁桑珠说,羌塘高原是人类生活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但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牧民还要做出无偿的牺牲。他建议成立农牧民的补偿基金,对遇到灾祸的农牧民进行补偿。
西藏自治区林业局也建议建立草原地区生态效益保护费补偿机制,兑现各级政府对野生动物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行补偿的承诺。此前,国家已经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有效维护了森林的完整性,发挥了重要的生态效益。同样,珍贵野生动物也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也应该建立这种行之有效的草原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机制。
另外,还要尽快拆除严重影响珍贵动物迁徙通路上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网围栏。今后牧民在布设网围栏时,应与相关部门共协商后再布设,保证珍贵野生动物能够正常迁徙,有畅通的草路和水路。
藏野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