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专门经费进行环境治理,使得青藏高原“蓝天碧水”风貌犹存,仍保持着较好的生态现状。

  不过,日前在青海、西藏等省区调研时发现,青藏高原尚缺乏区域性的综合环保规划,一些相关部门之间也亟需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步调。

从飞机上看下来,雅鲁藏布江畔的拉萨机场附近山头出现明沙。摄影 贾立君

俯瞰青藏高原东部的巴颜喀拉山脉。摄影 贾立君

  综合环保规划亟待“提速”

  火车进藏几乎触动了青藏高原每一根神经,各行各业都欲抓住“火车商机”加快发展。但是,在环保方面似乎有些“敏言讷行”,特别是在产业布局及区域化综合环境治理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缺乏整体规划。

  记者在青藏高原采访的几个涉及生态保护的部门,只有西藏自治区环保局制定了较详细的“十一五规划”,并且做了2006至2020年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而旅游、矿业、水利、小城镇建设等涉及环境保护的一些部门,大都没有做此方面的规划。

  “规划必须走在前头,否则根本谈不上有序发展。”西藏自治区环保局局长张永泽说,几年前青藏铁路开工初期他们就着手搞规划了。眼下,其他部门的规划迟迟不浮出水面,给环保部门更为细致的计划和实施造成不小的障碍。

  张永泽博士说,青藏高原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以及生态环境脆弱性、敏感性、复杂性等特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需要进行系统的科学论证、整体布局、综合治理,可是眼下省区间,以及相关各部门基本还在“各打各的牌”。

  “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不仅会出现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而且效果不理想。”张永泽呼吁相关部门和行业的环保规划能够“提速”,使环保部门全面掌握情况,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具体的前瞻性依据。

青海湖畔分布着成片的农田。摄影 贾立君

青海省境内的日月山。 摄影 贾立君

  保护区不能一“圈”了之

  一些地方部门表示,近年来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张,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凸显,需要采取措施保障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区面积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的西藏,目前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38个,面积达40.83万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国土面积的34.03%。如此之多的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和地方财政每年只能拿出几百万元的经费。其中,国家级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每年的保护经费不足30万元,是所需经费的十分之一;其他已建的15个自治区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每年均只有一两万元的保护经费。由于资金有限,保护区很难开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检测等工作。

杨柳依依,桃花绽放。一位外国游客在布达拉宫广场公园读书。拉萨市日前提出建设“园林城市”的口号。 摄影 贾立君

  几位环保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青藏高原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尚无完整的本底调查资料,缺乏全面、长期、科学的保护规划和功能区的合理划分,有的仅仅是一种“圈地式”的行政保护而已。

  张永泽说,全国其他省区保护区面积只占到当地国土面积的12%左右,而西藏已达34%,他认为西藏控制在20%左右就可以了。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圈地”式行政保护效益甚微。

  西藏林芝地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兰平说,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往往也是风景秀美区,目前已有不少商家看好这些地方的“原生态”旅游,但因路桥等基础设施差,大多又不敢贸然投资,因此需要加大自然保护区内重点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完全可以兼顾旅游业的开发。”青海省旅游局副局长徐浩认为,这有利于环保资金的充分利用和当地百姓后续产业的发展。他建议,眼下“三江源”生态建设项目就应该考虑增加一些旅游项目进去,如果现在不考虑,恐怕今后乱开发、走弯路。

  “处女地”开发应及早“拒污”于门外

  青藏高原幅员辽阔、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难度较大。由于燃料的缺乏,群众砍伐爬地柏、沙生槐和使用畜粪作燃料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矿产和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依然存在,畜禽养殖、农药、化肥、地膜等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现。业内人士说,加快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更大压力。

  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党委书记孙勇认为,今后青藏高原“处女地”资源开发,一定要把污染企业拒之门外,甚至可以把矿业等相关加工企业预先就设立在技术成熟的其他省区,这样也有利于产业链条的延伸。

  张永泽等环保部门人士说,目前青藏高原存在的环境监管机制不健全、人员编制少、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也亟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