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倚祁连山,南滨青海湖,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北州)就坐落于这片山水之间。这里有秀美动人的金银滩草原;有壮观的百里油菜花海;有碧波荡漾的纯净圣湖;有巍巍祁连山下生态大牧场,千百万年来,大自然像是一位雕刻大师,又像是一位画家,造就这幅壮美山河图。

  在这幅壮美山河图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另一张图,正是海北州人用智慧、辛劳绘就的生态产业富民图。在这幅图上,一条生态畜牧业之路清晰可见;在这条路上,海北州人走得既坚定,又铿锵有力。定标绿色发展,借力科技创新,推动融合发展,每一次,每一个决定,每一步,每一个脚印;都只为一个目标——守好生态,助民增收。

  以草定畜,草畜联动

  绿色发展:还草原处处生机盎然

  坚持生态优先,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最高要求;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核心所在;加快合作社股份制改造,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最优方向;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共赢,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终极目标。其实,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点滴都可以浓缩成四个字——绿色发展。

  2017年,海北州刚察县成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并开始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时任刚察县农牧局局长才让说:“生态畜牧业与农牧业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内涵是一致的。我们坚持以草定畜,草畜联动,同时又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加快形成种养结合模式,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目前,刚察县每年种植人工草地3万亩,建成年加工3万吨的饲草加工厂一处,不仅有效保障了生态畜牧业发展对饲草料的需求,而且还极大地减轻了天然草场承载压力。草原的压力小了,生态也就好了,刚察草原渐渐恢复了昔日的生态盎然。

  在祁连县野牛沟乡沙龙滩地区,“封、围、育、种、管”草地治理新模式的应用,让这里的黑土滩和沙化草地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生态治理和草畜联动“双赢”。据相关监测数据,2016年,沙龙滩地区黑土滩植被盖度提高70%,鲜草产量从50公斤提高到350公斤以上。

  对于绿色发展的追求,对于草原生态的保护,海北州探索还远不止于此。

  2015年8月,祁连县达玉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正式开始股份制改造。在改造的具体要求里,有一条是入股合作社的草场必须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合作社监事长南木加告诉记者,就是入股的草场要经过专业部门核算载畜量,算出可以入股牛羊的数量,多出来的必须出栏。

  祁连县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办公室主任马金云说:“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成为推动绿色发展、保护草原生态的重要抓手,通过股份制改造完全实现了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草原得到了真正的休养生息。”

  要说发展生态畜牧业以来村里草原生态发生的变化,南木加具体的也说不出来,但他和村里人都有一样的感觉,草原越来越美了,牛羊越来越壮了,人们保护草原生态的意识越来越强了。

  藏羊两年三胎,牦牛一年一胎科技创新:给生态畜牧业插上翅膀

  时间回到2013年6月5日,在海北州刚察县举行的青海省生态畜牧业藏羊高效养殖配套技术现场观摩会的现场,藏羊高效养殖配套技术的创始人之一,来自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的教授侯生珍格外引人注意。他正在给在场所有的人算一笔账,新的技术能让牧民群众里多赚多少钱,能让天然草场的压力减小多少。

  “羔羊繁活率提高5%,羔羊6月龄活重比传统饲养方式提高14~21公斤;对母羊进行科学补饲,在枯草期失重比传统放牧母羊减少8公斤、损亡率降低2%。扣除补饲的成本,100只母羊创造的利润超过6万元,是传统放牧条件下的2倍多。而且使天然草场放牧压力和载畜量降低20%。”听着这位大学教授的分析,在场的人频频点头。

  不久之后,牦牛一年一胎高效养殖技术应运而生,好技术要造福更多的人。为加快推广,海北州政府自掏腰包拿出533万元,用于支持补贴全州31个藏羊两年三胎、牦牛一年一胎技术推广示范点和77个牧业村大户推广试点。从此,藏羊高效养殖配套技术开始在海北州生根,发芽,然后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说起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刚察县宁夏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理事长才保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高效养殖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了羔羊早期断奶后统一饲养、统一销售,大大加快了羔羊出栏的速度,既减轻了草场压力,又提高了收入。”

  祁连县扎麻什乡河东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2017年实现分红78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监事长刘永俊说:“每年的分红,高效养殖技术贡献最大。原来合作社的羔羊繁活率只有60%多,现在能达到98%,而且半岁的羔羊出栏胴体重有30多斤,这些都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实实在在的收益。”

  “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总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再好的技术只有牧民群众说它好,那才是真的好。”聊起藏羊、牦牛高效养殖技术对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贡献,对牧民传统养殖带来的改变,侯生珍说,“生态畜牧业融入了科技创新,其内涵才更加充实饱满。”

  草原牧家乐,引领新发展

  产业融合:牧民换个方式巧增收

  从5月底开始,祁连县青阳沟的“阿柔部落”牧游驿站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围马场,扎帐篷,挂经幡……每到7月,金银滩草原风光旖旎,海晏县达玉部落民俗村里游客络绎不绝,除了欣赏草原美景,游客们还能亲身感受藏族民俗文化;青海湖岸边的刚察县泉吉乡乡村旅游度假村也开始红火起来。

  如今,海北州生态畜牧业发展已经融入了越来越多的产业融合元素。“海北州旅游资源丰富,这是我们独特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不能局限在养殖环节,还要大力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根据自身条件,或发展加工,或发展休闲旅游,既能拓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空间,也能促进牧民群众持续增收。”青海省海北州农牧局局长东宝说。

  “今年驿站的规模会扩大一倍,6月中旬已正式营业。”“阿柔部落”牧游驿站负责人、青阳沟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生产经理仁青东知布告诉记者,“骑马、射箭、餐饮、住宿,领略草原大美风光,感受藏族传统文化,品尝草原风味美食,都能在“阿柔部落”牧游驿站享受到。”

  这几年,草原牧家乐成了城里人的新去处。青阳沟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资源优势,在搞好生态畜牧业的同时,村两委班子决定要试着干一干草原牧家乐。不过想想容易,干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仁青东知布给合作社发展草原牧家乐出了不少点子:“我们有资源,别人有经验,合作多好。”

  终于,经过多方牵线搭桥,合作社与县里的阿柔部落游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出资打造“阿柔部落”牧游驿站。2016年正式开业,仅仅40多天的营业时间,就收入了7.2万元,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和贫困牧民18人,发放工资5万多元。赚到钱的牧民群众都乐了,“原来还可以这样赚钱”。

  仁青东知布说:“看今年的情况,驿站的收入也不会差。已经跟当地旅行社签好的订单有10多个,需要接待1000人左右。而且我们要继续发挥好阿柔地区“哇怡”和“哇之”两大传统节日的作用,再增加一些小型文娱活动,更丰富地展示藏族传统文化,吸引更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