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9国道转到这条崎岖的土路,远山下一座孤零零的村委小院,就是泽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所在地。

       在美丽的青海湖畔,有6位生在草原又回归草原的大学生,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社会工作知识,组建起了青海首个为藏族村落服务的社会工作站——青海省泽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3年多来,他们穿梭于草原牧户当中,心贴心地为牧民们服务,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给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黑马河乡文巴村,这个古老草原藏族村落带来了崭新的生机和活力。

       我的青春我做主,大学生回归草原做社工

       秋日的青海湖畔,枯黄的草原沿着青藏公路一路向西绵延。从109国道转到一条崎岖的土路,远山下一座孤零零的村委小院,就是泽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所在地。

       泽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是小伙子们给社会工作服务站起的名字。同行的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副院长乔益洁教授解释说:“泽德,源于藏文,译为慈善、感恩的意思。”

       2012年7月,土族学生赵文财和万玛桑杰、才周加、索南才让、扎登太等四位藏族学生从青海师范大学毕业。他们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急于在大城市里找一份稳定又体面的工作,而是背上行囊,回归草原,先后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黑马河乡文巴村开展社会工作。

       村委会院中那不通自来水、没有暖气的4间平房,就是他们工作的地方。而周围这片1000多平方公里的草原上,文巴村的5个社、515户、1718名藏族牧民,都是他们服务的对象。

       “带啥好吃的了?”“想死您了!”看到乔老师来了,小伙子们“哗”的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向老师套近乎。亲切朴实,还透着藏族小伙子特有的羞涩。

       聊起来才知道,万玛桑杰、索南多杰、扎登太、才周加,都是从海南州走出的地道藏族小伙,作为生长在草原的藏族牧民,他们世世代代过着靠天吃饭的游牧生活。因为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那里是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的地方。

       “我们是学社会学的,要想学有所用,就必须沉到基层,为群众服务!”赵文财说出小伙子们的心里话。

        “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我发现熟悉的家乡并不是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差,我觉自己有能力为家乡做点什么,所以,我来了。”扎登太说。

       虽然不是藏族,但是赵文财凭借在玉树地震时的社会工作经验,也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这里。

       他说:“玉树的经历让我对牧区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觉得这里需要我们,需要社会工作来帮助他们改变生活,我不仅能学有所用,更是在做一件对更多人有意义的事情。”

       相较于内地来说,青海的社会工作起步晚,在政策、资金、工作环境等方面也有很大差距。

       “青海要做出特色,就要扎根基层,服务民族地区。”青海泽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指导老师、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副院长乔益洁教授说。

       播洒爱与希望,共建绿色家园

       2012年工作站成立,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没有难倒小伙子们。面对文巴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工作从何入手,成了他们首先思考的问题。

       在与村委会和学校老师的多次讨论之后,小伙子们觉得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的基础,于是决定从改善社区环境入手,从清理社区垃圾,迈出了社区服务的第一步。

       草原牧户星罗棋布地分散在草原各处,小伙子们通过捡收垃圾,让村里人熟悉了这几张外来的生面孔。

       “刚到工作站的时候和牧民接触,我们之间是没有话题可聊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他们开口。现在见面的时候,牧民们会给我们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这个微笑其实是对我们接纳,足以成为我留在黑马河的理由。”索南才让十分得意。

       随着对村里情况的熟悉,小伙子们的工作范围也从环保向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方向拓展,以满足社区孩子、青年、老人对不同服务的需求。

       他们组织村里的老人举办民族手工艺展示,向年轻人传承快要失传的民族工艺。老人们兴高采烈地教年轻人刮羊皮、制皮袄、纺毛线,仿佛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他们积极联系广东省春桃慈善基金会,在村上建立了青少年图书室,让牧区的孩子在寒暑假期间也有地方学习。

       索南才让说:“我从小在牧区生活,知道这里的孩子们需要什么,有个图书室,孩子们就不会荒废在草原上,通过读书也打开了他们自己的视野。”

       在泽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带动下,村上35个平均年龄为24岁的青年们也组成了“池秀青年协会”,一起关心、关注社区,为家乡的发展出力。

       文巴村党支部副书记东治才让说:“过去村上的年轻人没事做,不是赌博,就是打架,现在把年轻人组织起来搞服务,还提供图书室、电脑,这对年轻人的发展是很大的鼓励。”

       男女老少齐上阵,办场不一样的“村晚”

       随着社区服务的深入,如何丰富社区生活成为小伙子们心里盘算的事情。在村两委的领导下,2014年的春节,文巴村迎来了首届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的“牧民村晚”。

       因为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活动,演什么节目,怎么编排,牧民们一开始也摸不着头脑。小伙子们凭借在学校搞活动的经验,帮忙张罗晚会的场地器材,为牧民们出谋划策。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终于到了正式演出的日子。“走,看看去,听说文巴村在搞表演!”演出当天,十里八乡的牧民们,穿上了过年才会穿的盛装,闻风而来。

       虽说是晚会,表演却只能在白天举行。没有灯光设备、没有高大上的舞台,露天的草地上立起一块简单的背景板,虽然简陋,却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

       歌舞表演是藏家人的拿手好戏,热情洋溢地弹唱,优美动人的锅庄,放下牧鞭的牧民摇身一变就是天生的艺术家。最热闹的,还要属大家自导自演的小品节目。

       牧民们把生活中发生的新变化融入到表演中,比如如何敬老爱老、牧区人第一次用手机闹出的笑话等场景,虽然没有专业的演技,但是“接地气”,博得台下笑声连连,卖力地鼓掌吆喝。

       36岁的村党支部副书记东治才让笑着对人民网青海频道记者说:“过去由于游牧的生活习惯,村里的牧民居住分散,很少有交集。通过这样的活动,把全村人都聚集起来,我们社区的凝聚力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关系也更亲,更和谐了。”

       搭起帐篷旅馆,探索牧区产业发展新路

       三年间,他们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早把自己当成了文巴村的一员。社会工作站也在发展中不断地调整定位,完善机制,摸索着长期发展的路子。

       乔益洁教授说,社区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是联系党、政府和群众的纽带。在青海师范大学的指导下,社会工作站也逐渐从城乡服务向社区发展过渡,提出了“政府主导、公众参与、服务为先、发展为本”的工作理念。

       学政策,用政策,国家和青海大力扶持生态畜牧业发展,如何让传统畜牧业升级转型的好政策,点亮了有心人脑袋里那盏创新的“灯泡”。

       在北京大学学习过的德季加是从村里走出的屈指可数的大学生。他的加入,让社区服务更有创造力。

       他说:“看到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再想想家乡依然延续着千年的游牧生活方式,我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家乡服务,提供帮助,让他们也快速地与现代社会接轨。”

       2001年青海湖被评为5A级旅游景区以后,鸟岛和151景区相继成为青海环湖旅游区的主要景点,青海湖畔的黑马河乡有了一定的区位优势,而且自身也有独特的人文自然风景。旅游对黑马河乡的影响日趋明显。

       德季加焦虑地说:“这几年黑马河乡沿街盖起了很多餐馆宾馆,这对牧民的触动很大。但是由于理念陈旧加上语言不通,自然古朴的文巴村即使有着很好的资源,却不能转化成经济效益。”

       如何让牧民们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搭上旅游这趟顺风车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赵文财说:“我跟才周加、万玛桑杰一起在黑马河的牧民家中率先尝试做家庭旅游,与牧民协商,我们给牧民设计家庭室内装饰,教他们一些运营方面的经验,比如把自己的牛奶、酸奶等产品放到家庭旅馆里售卖。”

       摸索出感觉的小伙子们,开始盘算如何用项目带动更多人增收。在泽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推动下,村里注册成立了第一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而合作社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帐篷旅馆”。

       今年夏天,合作社组织了8户牧民在青海湖畔的草原上搭起了15顶帐篷,做起了生态旅游,搞起了原汁原味的“牧家乐”。他们不仅提供住宿餐饮服务,同时还制作手工艺品宣传藏族文化。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德季加说:“一开始做,没有经验,大家都在摸索,像怎么炒菜,怎么搞接待,怎么做出更好的工艺产品,我们也是手把手地在教牧民们怎么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帐篷里游客爆满,项目净收入10万多元,这可让只会喂牛羊的牧民赛奥吉心里乐开了花。

       “真没想到,我们世代放牧住的帐篷还能成为摇钱树,每户能分红1万多元,这几个月挣的钱比过去一年的收入还多。”牧民赛奥吉笑着说。

       尝到甜头的牧民们打算明年继续扩大规模,把生态旅游做成村里的品牌。德季加说:“利用今年冬天的时间,我们要在村里给大家做培训,还要组织村里的年轻人组成舞蹈队,挖掘出更多的藏族文化特色项目。”

       村里没有电视和网络,每当夜色降临在草原的时候,宿舍里的那把棕色的吉他就成了几个年轻人唯一的娱乐工具。

       因为工作忙碌以及交通不便,小伙子们不能经常回家探望,要想和女朋友通个电话,还得跑到山顶才有信号。

       今年夏天,赵文财的父母专程从200多公里外的贵德县赶来看望儿子。说到儿子现在正在做的事,赵文财的父母其实并不是那么了解社会工作,但是他们知道,儿子在做善事,应该支持他。

       乔益洁教授说,以前也有很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来到黑马河实习,但最终能坚持下来,愿意留下来的,只有他们几个了。

       “看到社区因为我们在改变,很多当地的年轻人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家乡了,感觉真的太好了。”万马桑杰说。

       万玛桑杰的话大概就是他们选择留在黑马河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