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藏族小伙珠扎正在西南民族大学上二年级,修着藏汉双语行政管理专业和法学专业的双学位,同时经营着一家藏餐馆,一年多下来净赚了40万元。但严格的哥哥依然不太满意,把自己在成都工作、平时点子多的同学久美多杰介绍给了珠扎。
一年后的2015年7月30日,珠扎和久美多杰带着他们的科技创新团队闯入了由团中央主办的“首届中国青年APP大赛”总决赛,在参赛的6000多个项目中,以一个名为“藏医好大夫”的APP项目,荣获应用类三等奖,成为西部11个省市区唯一获奖的应用类项目。项目获得大赛提供的62万元孵化基金,获得风险投资500万元,目前未上线已估值超过5000万元。
此次大赛中,珠扎的团队也是唯一一支少数民族科技创新团队。这个藏餐馆“小老板”,完成了自己科技创新创业的“逆袭”。
找准市场“痛点”建个靠谱的藏医药平台
寻医问药,求个靠谱,这是珠扎和团队开发“藏医好大夫”APP的始发点。
珠扎的团队曾经做过调查,目前,藏药在全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大,但被假冒伪劣品所骗的消费者不在少数。“现在好多人想要买到靠谱的藏药,都得通过各种关系找藏族朋友代购。”珠扎说,但其实肩负朋友信任的藏族朋友也可能面临不知道上哪儿去买的尴尬,“连我爸他们买藏药,也要到处打听哪个老藏医那里的药材靠谱有效,听到有朋友用过说好才敢去买。”
打开“藏医好大夫”APP主界面,有“藏药”、“藏医院”、“诊所”、“小偏方”、“饮食健康”、“小贴士”六个主要板块。前三个板块,就是解决“靠谱”的问题。
在“藏药”板块,有对多种藏药包括其图片在内的详细介绍,以及如何辨识真假,当期价格情况等;“藏医院”板块,介绍藏区各大小公立医院及其知名藏医,包括他们擅长的领域。还有相关评论、推荐指数等;“诊所”板块则罗列了很多取得相关资质认证的正规藏医诊所。“藏区的诊所很多都是工作了几十年的老藏医退休后自己开的,很有经验。”珠扎介绍,“如果藏药买回去不清楚怎么使用,可以通过‘饮食健康’和‘小贴士’来帮忙。”
两个盈利点造就估值5000万元
能估值5000万元,这个项目的一大创新,在于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查询类APP,而是一个藏医药医疗资源供需交互平台。
如何实现“供需交互”?首先,这个APP能实现用户对藏医药的直接下单交易。
珠扎的合作伙伴久美多杰介绍,在“藏药”板块中,每种药材都会提供购买链接。药材销售分“自营”和“入驻商家”两种,“两种来源都会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查。”如果消费者投诉买到假货或者以次充好的产品,在对消费者进行赔偿的基础上,经查实将对入驻商家实行永久禁入,“如果是自营的,我们会永久切断那条货源。”根据团队市场部门了解到的出厂价格,APP还对各种藏药制定了不同的“价格红线”,保障消费者“不被坑”。
“此外,结合APP,我们同步开发了一个医疗办公系统。”久美多杰说,藏区的公立医院信息系统所用语言几乎都为汉语,大量不熟悉汉语的藏医记不住藏药的汉语名称,无法准确输入导致调取不了相关信息,最后患者也就无法进行这部分藏药的医保报销,“我们的办公系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用藏语调取汉语信息的问题,这样一来,藏族群众就可以进行藏药的报销。”
与此相适应,“藏医好大夫”APP除了汉语版本外,还有藏语版本,与“医疗办公系统”契合,藏族群众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挂号、预约等,还可以通过定位查询自己周边的医院和诊所,方便就医。“销售和维护医疗办公系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盈利点,目前已有四家医院与我们签订了合作协议。”久美多杰介绍。
入驻创业园团队继续扎实收集信息
珠扎的团队在今年5月入驻了成都市武侯区的青年创业园,参加APP大赛并获奖后,项目引起了卫生部相关人士的关注。
不过,这个主要成员为藏族青年的团队,并不急着让APP正式上线运行,他们还在踏实地准备前期工作——团队正在联合一个公益组织做一个藏区公益项目,这也是件“大事”:深入藏区,寻找真正的藏医好大夫;通过好的藏医深入认识藏药,实打实地实现APP将提供的六大功能。“我们的目标是收集超过200家藏医院、500位藏医、1000-2000个藏药品种后才上线。”珠扎很有自信地表示,“从来没有人或者团队,这么深入地在藏区做我们正在做的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