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西藏那曲市班戈县民间艺术团的演职人员正在加紧排练《格萨尔藏剧之汉藏金桥》,经过此轮创作编排,该剧将走上更大舞台,与更多观众见面。

  2024年,班戈县以格萨尔史诗《董氏底稿卷帙》为基础,经过认真编排,推出了《格萨尔藏剧之汉藏金桥》,将格萨尔史诗以戏曲的表现形式,完美呈现在大众视野,在传承格萨尔史诗的同时,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

  近年来,班戈县立足大文旅理念,以“文化铸魂、旅游赋能”为发展主线,深度挖掘本土文化旅游资源,努力完善文旅产业体系,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4年,班戈县加强文旅普查,联合那曲市文物普查队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登记105处文物点,其中复查23处,普查新发现63处。启动旅游资源普查,共计普查出769个旅游资源点,优良级旅游资源点193处。

  班戈县文化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索朗顿珠介绍说,班戈县文旅资源丰富,拥有纳木错、色林错、班戈湖等特色名片,通过深入挖掘县域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更好地弘扬藏北特色文化。

  班戈县地处纳木错与色林错两大著名湖泊之间,虽然班戈湖只是该区域内众多湖泊中的一个较小湖泊,但该县却以“班戈”为名。

  “正是因为班戈湖硼砂采运,藏汉等各民族干部工人团结一心、热血奉献,书写了不平凡的建设乐章。由此,班戈湖成为班戈县之名的直接来源。”那曲市政协委员、文史研究者巴沃益西介绍说,西藏和平解放后,班戈湖作为当时的硼砂采运基地,为百废待兴的西藏建设和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班戈县政协牵头、邀请专家学者出版了《藏北硼砂采运资料辑注》《班戈湖畔的硼砂城记忆》两本书籍,通过史料梳理、口述采访和实地考察,深入挖掘保护红色资源。班戈县政协文史专委会主任布次表示,挖掘班戈湖硼砂厂历史,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激发班戈奋进的力量。

  而在此之前,班戈县已经整理挖掘出版了纳木错文化丛书近40本,为促进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打下了良好基础。

  班戈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那曲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遗博物馆集中展示了170余件反映藏北非遗发展历史的各类重要藏品。以非遗馆建成为契机,班戈县非遗正在羌塘大地焕发新的光彩。

  在送文艺下乡过程中,班戈县积极探索格萨尔弘扬形式,将《阿达鲁姆》《大食财宝宗》《格萨尔藏剧之汉藏金桥》以歌舞剧的方式展现在基层,让基层群众感受戏剧的魅力,全年共计完成演出20场次,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索朗顿珠表示,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好《尼玛谐钦剧目》《格萨尔藏剧之汉藏金桥》等文艺作品,保护利用好班戈湖硼砂厂红色遗迹,扎实推进纳木错北岸景区生态旅游,努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