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午,称多县召开中国·民族传统村落三江源(拉司通)峰会暨通天河流域民族传统古村落连片保护和利用座谈会,邀请中科院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孝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所所长王军、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教授罗绒战堆、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须·扎巴久乃、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和工程学院兼职教授木雅·曲吉建才、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洛桑洛周、嘎·达哇才仁、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中国美学经营首创者、城市品牌形象专家喻帆、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藏式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扎索南周扎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王跃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赴调研员马黎光、玉树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范志富等省州领导为保护利用民族传统古村落工作建言献策。县委书记尼玛才仁、县政府主席阿吾让义、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丁增才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松拉卓玛、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巴桑才仁、县政府副县长丹正才仁、县政府副县长张永强及县委办公室、县民宗局、县住建局、县文体局主要领导参加座谈会。

  称多县通天河流域古村落众多,不仅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深厚,且具有建筑、历史等多元价值。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古村落,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县委、县政府不断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就通天河流域古村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如何保护利用古民居民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做好旅游宣传等方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许智宏院士说,虽然关注的是生态环境,但我个人却对民族传统古村落保护利用很感兴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往往会出现很多矛盾。在保护利用发展过程中正面的例子有,但教训也有。我个人认为要从生态环境保护、人文多样性保护着手。

  唐孝祥结合贵州黔东南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经验,对我县古村落保护利用提出了许多建议。他提出,保护古村落的目的就是为了留存祖国优秀文化遗产,让子孙后代更加了解历史,盲目地为了发展旅游而去破坏原生态的古村落环境,是不可取的。他说,保护民族传统村落要从物质文化遗产层面做到保持整体性,尊重传统风水,保持聚落环境原生态;要注重原真性,考虑集中成片发展;要维持可持续性,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保护。称多党委政府要本着对称多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加大投入,运用好机制和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推动古村落保护和旅游良性发展。

  木雅·曲吉建才说,称多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积淀深厚,许多特有的古建筑至今都得以完整保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保护现有的古村落,是为了可持续的发展,不能把祖先留给后人的遗产因为建设性的建筑而破坏掉。建议称多县委县政府要做到保护与适度开发有机结合,注重古建筑的修缮工作,要保护好能体现称多特色的重点村落,以牧户自身改造为主,政府进行指导奖励,尤其是新建房屋不能照搬现代化建造模式,要有机融入当地原有的建筑元素,与自然山水环境相协调。同时要在深化古村落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把发展旅游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马扎·索南周扎说,在古村落保护中,既需要政府的关注、投入,也需要社会资本的进入,需要社会有识之士的帮助。古村落保护不同于文物保护,不能理解为单一的文物建筑修缮,也不能由文物一个部门来主导。要站在社会的角度探索模式,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古村落保护利用之路。

  喻帆说,世界第三极的拉司通,其重要意义不止是玉树的,藏区的,更应是全球性的,要使用国际语言表达民族元素。所有的美丽不应被动保护,美丽只有在别人的欣赏当中才有价值。在古村落保护当中,要把学术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和现实意义上的开发保护要区别对待,只有发展中的保护才有意义。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王跃飞说,古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关键在于落实,要及时深化对保护的认识,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以专家的意见来修正今后称多文化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

  在听取了专家学者和省州领导的意见建议后,县委书记尼玛才仁说,专家学者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让我们醍醐灌顶,这次座谈会的交流是思想的碰撞,也是推进我们后期工作的力量之源。古村落的保护利用事事有度,物性天然不可强为。

  最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松拉卓玛就通天河流域民族传统古村落连片保护和利用座谈会进行总结。她说,称多县将乘着中国·民族传统村落三江源(拉司通)峰会这股东风,紧抓当前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机遇,充分认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选准加快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更大突破口和新的着力点,全面推进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及开发工作,让民族传统村落持续迸发生机活力,把传统古村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