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九寨,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九寨沟风景区虽然在地震中逃过了劫难,但全县旅游业仍然不可避免地遭遇了重创。

  震后两年,九寨告诉世界:“童话世界”更加美丽。她再次向世人挺直了腰板,展现着她活力四射的发展魅力。

  灾后重建 激活九寨旅游加快复苏振兴的跃升动力

  “我多次来九寨旅游,虽然这是震后第一次,但这次的感受却最深最难忘,真没想到震后的九寨风光更加迷人,真没想到大灾之后仅两年的九寨旅游接待设施更加完善、服务质量更加周到、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如果您现在来到九寨沟县,一定会和这位来自韩国的金先生一样,真切感受到九寨蓬勃发展、活力迸发、绚烂如锦的发展态势。

  鼙鼓动地,号角声声。灾后九寨恢复重建,寄托着四川旅游业富强和腾飞的梦想,九寨人不能不快。2009年3月,轰鸣的机器声中,总投资2.9亿余元的省道205线九寨沟双河至黄土梁公路和总投资1.86亿元的省道301线九寨沟县城至甘肃界公路昼夜施工,克服重重艰险,仅用165天便顺利实现基本通车。7个月后,该路段全线正式贯通,创造了九寨筑路史上的奇迹。随后,总投资4.8亿元的黄土梁隧道工程项目、设计年游客流量达250万人次的九黄机场第三次扩建工程及设计成都两小时至九寨的成兰铁路全面动工;汶九高速、绵九高速即将开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确保九寨“平安游”、“安全游”,九寨旅游不再“难”。

  路通了,又如何在游客心目中塑造九寨新形象?

  “切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但要景区美,更要城乡环境美。”震后,州委书记侍俊在九寨沟景区考察时提出。

  随即,该县从处于景区核心的漳扎镇入手,投资2000余万元对该镇环境进行大“换脸”。小到车辆停放的方向、果皮箱的增设、商店招牌的规范、沿线绿化带的美化、路边指示牌的人性化设置,大到规范和拆除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诚信旅游活动、加快旅游服务咨询站和游人服务中心建设……将漳扎镇率先建成九寨的发展示范地、生态宜居地、管理模范地和平安先进地。

  随后,全面进行九寨沟县旧城区“整容”,站在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高度,对新旧城区及旅游沿线的16000余平方米不符合规划的建筑物、失去使用价值的建筑物全部拆除,对道路、给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对城区内所有建筑物风貌进行全面提升,新旧城区环境更加统一协调。

  与此同时,全力做好农村“美颜”,投资400万元在九寨沟县17个乡镇修建220个定点垃圾焚烧池,11处垃圾收集站,1239个垃圾桶、果皮箱,配备2辆压缩式垃圾车和316辆人力手推垃圾收集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招大引强 优良投资环境促重大项目落地开建

  旅游人数的猛增,再次为九寨人提出新的思考“课题”。如何科学分流、吸纳众多游客将会成为九寨旅游的最大“难题”。为此,九寨沟县审时度势后提出:把县城打造成国际旅游名城,把全域建设成“九寨沟国家公园”,提升景区品质,增强景区吸附能力。

  一时间,建设“九寨沟国家公园”提上九寨沟县重要议事日程。怎样建?这是对九寨人智慧和毅力的又一次“考验”。

  开发以顶级会议为依托的中查国际会议中心,以金丝猴寻踪为主题的白河金丝猴生态旅游区,以高端生态游和民俗风情体验游为载体的勿角大熊猫生态旅游区,以健身娱乐、休闲度假项目为重点的保华海子山“九寨世外桃园”旅游区,以藏文化体验、红叶观赏、峡谷探险为依托的黑河大峡谷——环神仙池自驾游旅游区,扩大景区容量,进一步增强吸附能力,缓解九寨景区“压力”。

  而在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上,积极与建设“九寨沟国家公园”的区域进行“配套”,从调查研究到精心策划,从项目的遴选到施工建设,小到每一处风貌的考究,大到总体功能的分区与布局,都力求与“国际旅游名城”相对接、相适应。对此,九寨沟县许下“三不要、一敞开”的承诺:一切影响旅游形象的经营性项目坚决不要,一切低端单一的旅游项目坚决不要,一切有碍于生态环境发展的项目坚决不要;凡有利于“国际旅游名城”建设的项目,九寨沟的“大门”永远对外敞开。

  多管齐下 “国际旅游名城”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的第一个月,四川省旅游的数据是惨淡的:2008年6月当月收入为59.94亿元,同比下降63.7%。尤其是九寨沟,连续17天景区内游客量为“0”,各大宾馆和演出团体纷纷“关门”,全年接待游客不足70万人次,同比下降76.4%,旅游社会总收入同比下降72.7%。

  高质的旅游服务、规范的旅游市场、和谐的旅游环境和广阔的旅游营销,是加快旅游产业上档升级的重要保障。该县利用灾后“空档”,坚持“一切围绕游客、一切为了游客”,除强化旅游知识和实用技能培训外,请进国内外专家人才出谋划策,送出旅游精英人才取经讨艺,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针对旅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旅游、公安、工商等部门有机联动,该县采取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擅自更改旅游线路和运行计划、诱导游客购物、私收回扣等非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流动商贩跟随游客兜售商品等现象给予坚决制止,对营业性演出市场实行最高限价并向全社会“透明”公开,多措并举直接向有损游客利益、有损九寨旅游形象的行为“问责”,旅游市场秩序井然。在做好“内务”工作的同时,该县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民俗风情月、九寨冰瀑节、重大节点免收门票等手段,借助“西博会”、“旅交会”、“世博会”等平台和窗口,不断加强对外宣传营销,让更多人了解九寨、热爱九寨、走进九寨。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震后九寨旅游快速回暖升温。2009年,全县接待海内外游客157万人次,同比增长125.4%;旅游总收入172446万元,同比增长110.0%。今年一季度,接待游客12.7万人次,同比增长29.7%;旅游总收入14575万元,同比增长28.3%。

  人文九寨向世人再次展示迷人魅力和多姿多彩

  时下,九寨沟县勿角乡白马藏族山寨热闹非凡,三五成群、肤色不同的各国游客不约而同汇聚于此,前来体验这里独特的白马风情。有的在千年古树下深思静坐,有的在古老木房前合影留念,有的在村民指引下学起了藏绣,有的围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传承人班文玉老人四周看他制作“ 舞”面具,还有的随着阵阵号角声欢快地跳起了“ 舞”、火圈舞……这些游客,虽然来自不同地域,说着不同的语言,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在这里可以呼吸清新空气、品尝绿色山珍、品味魅力人文,在这里可以轻松地游玩、高兴地参与、尽情地狂欢,在这里可以忘却城市的喧嚣和所有的烦恼。

  面对灾后县情实际,九寨人不弃不馁,紧锁灾后恢复重建机遇,紧抓良好生态资源、丰厚魅力人文和即将形成的交通“蛛网”等优势,及时科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以满足更多游客需求。今年,该县7个特色魅力乡镇、12个精品旅游示范村和8个幸福美丽家园全面开建。分布上,该县结合区域特色,将九寨沟县民俗文化划分为白马“ 舞”体验区、南坪曲子体验区、中查藏文化体验区,形成赏九寨山水、听南坪曲子、品特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三连环”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更好地吸引八方游客。同时,该县还将优秀南坪曲子纳入全县中小学校音乐课程,制作1000把土琵琶发放到学生手中,“ 舞”传习所和《南坪曲子》传习所即将开建,多种措施鼓励魅力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努力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旅游文化化”、和“文化旅游化”,真正让九寨文化娱悦游客、惠及百姓。

  如今,“早晨鸟儿唤醒,白天画山绣水相伴,夜幕领略藏羌风情”的九寨沟已成为自然与环境、民族与艺术的“交汇地”。优美、舒适的小镇环境将演绎新的“九寨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