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威尼斯影展的《告訴他们,我乘白鶴去了》


获得香港电影节最佳新导演火鸟大奖的电影《杨梅洲》


温哥华影展龙虎奖得主《太阳总在左边》


中国首部儿童公路电影《有人赞美聪慧 有人则不》

        放眼当今华语影坛,合资拍摄、大明星、大场面的商业策略成为显著趋势。尽管如此,独立电影始终不妥协地坚持创意与力道,而更显难得。本届金马影展遴选八部风格迥异的独立制片,组合成“中国独立映像”单元。包括入选威尼斯影展的《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卢卡诺影展最佳导演与女主角双料得主《我还有话要说》、香港电影节最佳新导演火鸟大奖《杨梅洲》、在多伦多影展获得好评的《焚尸人》、温哥华影展龙虎奖得主《太阳总在左边》、魔幻写实的《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中国首部儿童公路电影《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一男四女不可思议的爱情故事《铁蛋儿的情歌》等。透过八部不向商业靠拢但充满可观性的影片,见证独立制片的可贵潜力。
        李璇珺编导的《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FlyWith the Crane)改编苏童同名短篇小说。描述一心想要土葬的老人面对政府规定只许火葬的矛盾,在生命终结前的惶然。全片以恬淡写实的手法,探讨了世代与制度面对生命的价值差异,入围了本届威尼斯影展。应亮的《我还有话要说》(WhenNight Falls)取材自真实社会事件,大胆挖掘司法制度、审判过程的不公。透过受害人母亲从被动扯进事件到主动奔走追查,让人感受母性坚韧之外,更对比出司法的重重问题,冲击力十足。本片甫获2012卢卡诺影展最佳导演、女主角等大奖。
        长期致力于动画、摄影、实验影像等创作的当代艺术家陈卓,首度执导长片《杨梅洲》(Song of Silence)就出手不凡,擒下香港电影节鼓励新锐导演的火鸟大奖。影片乍看是两位个截然不同的女子相互靠近、理解的故事,但在动人的影像之外,实则点出了中国经济起飞后,年轻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现状与暗流骚动。彭韬继广受国际好评的《血蝉》、《流离》后,完成《焚尸人》(The Cremator)这部融合冥婚仪式与男女比例失衡问题的电影。本片在剧本创作阶段就已获得美国电影协会及澳洲亚太电影奖的剧本基金赞助,未演先轰动。
        《太阳总在左边》(TheSun Beaten Path)的导演松太加,曾任知名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摄影师,但处女作却不卖弄民俗元素,只用简单的脸孔与场景,就能在罪与罚、虐与赎之间,开展出复杂的辩证,体现厚土高天下古老文明酝酿的灵魂深度。不但得到金马奖最佳导演许鞍华的好评,也荣获温哥华影展奖励亚洲新锐导演的龙虎奖。在台湾出过三本书的西藏小说家柴春芽,回到甘肃老家自编自导《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Four Way to Die in MyHometown),以疏离的影像风格、魔幻写实与意识流的叙事结构,洋溢出塔科夫斯基与安哲罗普洛斯式的神采,并以「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探讨死亡的形象与本质。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Don’tExpect Praises)是杨瑾执导的中国首部儿童公路电影。两个小学毕业的男孩一起回家,却衍生出各式有趣的生活插曲,没有油腔滑调,却见清新童趣。结合动画与真人的影像风格,也是一大特色。郝杰2010年描绘农村老光棍性苦闷的《光棍儿》席卷影坛,成为当年评价最高的中国独立电影,这次在《铁蛋儿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Tiedan)不改幽默大胆,从八岁男童恋上熟女说起,描述他一路与邻居母女四人不可思议的爱情故事,意识之猛烈,实为中国独立制片所少见。而成功运用地方民俗戏曲“二人台”,更混搭出既传统又反骨的新奇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