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独特视角展示西藏社会的纪录片《西藏一年》,上周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引起强烈反响。这部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地平线文化传播公司联合制作的5集电视纪录片在2006年立项,同年夏季,摄制组成员及专家赶赴西藏自治区古镇江孜拍摄。经过长达一年的实地生活,摄制组记录下了8个普通西藏人一年四季的生活原貌。
在登陆央视前,《西藏一年》已于2008年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过3次,创造了收视佳绩,之后又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映。是什么让这部纪录片打动了西方人呢?
收视率直追黄金栏目
2008年,采取西方独立制片模式制作的《西藏一年》,通过BBC电视四台,在全英国范围内播出。《世界新闻报》驻英国特约记者就这部纪录片当时的播出情况,专访了BBC电视中心知识节目部经理艾玛·德艾尔迈达。
艾玛从自己的电脑里调出了《西藏一年》的收视报表。这部纪录片在2008年3月到4月间的五个星期里安排播出,平均收视率为1.7%,每集收视人数平均高达36.8万人。她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收视曲线图解释说:“对于英国任何一家电视媒体来说,1.7%的收视率都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即使是BBC电视一台最引以为豪的新闻调查节目《广角镜》,在周一晚间8点档的黄金时间播出,收视率也不过如此。相比之下,一部来自中国的纪录片能够获得这样的收视佳绩,是相当值得肯定的。”
艾玛介绍说,英国的媒体产业竞争很激烈,看过太多优秀电视节目的英国观众,口味被越调越高,一般性的作品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收看。英国目前总人口不到7000万,而《西藏一年》每集的收视人群超过36万,也就是说,每两百个英国人中就有一个忠实的观众。
艾玛说,更值得一提的是,BBC电视四台主要面向具有高知教育背景的观众,《西藏一年》能够在这个频道获得收视佳绩,说明在英国有大批的高知人群对于这部电视作品是感兴趣的。“我们也拍过一些西藏的纪录片,但是一直很想播放一些由中国人自己制作的、体现西藏真实风貌的纪录片,几经比较和预看之后,英国广播公司电视中心最终选择了《西藏一年》,事实证明,英国的观众很满意。”
英国观众连夸“真实”
《西藏一年》在英国播出后,英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对该片进行了深刻而积极的报道。英国《卫报》说:“《西藏一年》以罕见的深度、惊魂动魄的力量,公正地记录了当今世界最有争议、最偏远地方人们的真实生活。”《观察家报》称“这部纪录片是站在人类学角度观察西藏,而非一部具政治色彩的纪录片。”
在英国热映之后,《西藏一年》迅速被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西班牙、阿根廷、伊朗、南非、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订购和播放。
为了知道英国观众对于《西藏一年》的真实观感,《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走访了多户英国家庭。在北伦敦居住的伦敦大学教授维特斯对记者说,他完整地看了两遍。“我喜欢这部纪录片的最主要原因是,它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切入,让我了解到西藏尚不发达但充满魅力的古镇生活。”
维特斯说,从纪录片里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西藏所处的现实,其中夹杂着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的冲突。“片中一个西藏妇女马上要生孩子了,但她却不愿意接受城里医生的建议,而是更相信民间法师。还有一个牙疼的妇女寻求法师的治疗,法师在她脸上吐了好几口唾沫,说是可以驱除邪魔。这些活生生的事实让我感到,西藏的发展是必要的。”
而家住西伦敦的乔维尔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英国的媒体也曾经拍过不少关于西藏的纪录片,但总是围绕当地少数民族在民族宗教问题上的困扰、当地遭遇现代化冲击的个案说个没完。她说,聪明的英国人知道,要真实地了解西藏,还是要长时间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西藏一年》带给她的就是这样的体会。
“香格里拉”只是西方臆想
用真实的故事打动人,正是《西藏一年》制作方希望达到的效果。担任该片总监制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格勒,本身就是一位人类学者。他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这部片子的拍摄采用了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即调查者融入到被调查者当中,反映他们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人类学调查不能有大纲,不能预设立场,所以我们的拍摄也没有任何脚本,完全是跟着摄像机的镜头在走。”
身为藏族学者的格勒,长年以来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及未来保持着持续关注,他一直都想借助大众传媒,让更多人了解西藏,特别是对西藏抱有偏见的西方人。
格勒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这部纪录片集中展示了现代西藏社会形形色色的冲突,这正是当前真实的西藏,变化中也有不足。藏族作为人类的组成部分,具有人类的共性,也需要发展。但同时,藏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有她自己的文化习惯和生活习俗,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相适应的部分,也有不相适应的部分。但总的来说,西藏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落后不是当代西藏的全貌,将西藏定性为原始封闭的‘香格里拉’,只是西方社会的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