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1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在中国作协官网中国作家网发布公告:“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各评奖委员会对经过公示的提名作品进行了认真评审,于2018年8月11日分别投票表决,产生了七个奖项的获奖作品。现将获奖作品名单和各评奖委员会、纪律监察组及评奖办公室名单予以公布。”在获奖名单上,著名作家阿来的中篇小说《蘑菇圈》,李娟的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地》,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胡弦诗集《沙漏》,张执浩《高原上的野花》等赫然在列。

阿来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时年41岁的阿来凭借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如今以中篇小说获得鲁迅文学奖,成为四川文学首位“双冠王”。

       得奖消息一公布,封面新闻记者随即拨通了获得中篇小说奖的阿来电话。电话中的阿来,声音轻快,“很高兴《蘑菇圈》能得到鲁奖,这当然对我的写作是很大的一种肯定。不管是读者的喜欢,还是奖项的获得,都是对写作者的肯定和鼓励。”

       阿来提到,《蘑菇圈》在此之前也得过一些文学奖,比如郁达夫文学奖,“国外也正有三四种语言在翻译。西班牙语版很快就要出来。”

       在《蘑菇圈》中,阿来写了藏族少女斯炯面对外界的种种磨难,但她始终静静地坚守“蘑菇圈”这块物质丰厚的圣地。这是一个有关女性坚守的故事,阿来将现实融进空灵的时间,表露出对于人的“生根之爱”。小说充盈着一种温暖而动人的格调,对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种深刻的思考。

       这部小说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喜爱,身为作者的阿来认为,或许是小说中他凸显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毕竟现代社会, 环境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类一直向自然索取,对环境造成破坏。但同时人要生存、发展。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度。此外,不管写什么题材,小说首先是语言的艺术。不光是《蘑菇圈》,我很自信我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在努力达到一种诗意和思考的语言气质。”

       《蘑菇圈》与阿来的另外两部作品《三只虫草》、《河上柏影》一起被称为是阿来“山珍三部”系列。因为每一本都与一种物产有关。线索分别是松茸、虫草、岷江柏。阿来说,“这三种物品都是稀缺的,被商业市场疯狂追逐。而这种商业的需求、逐利的冲动会影响到当地居民,带来他心态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想表达一下这种变化,以及我的一些思考。”在这个小说系列中,自然界的物质成了很重要的表现对象。从珍稀物质中看到商业逻辑的隐喻,表现出人与环境的关系,对自然的关切……阿来小说表现出的特点,让北大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陈晓明感到惊喜和钦佩。发布会上,他说:“阿来对植物这方面的研究非常透,这是他很独特的方面。他用了几种植物作为一种象征,表现出一种自然博物的学者气质。我几乎会认为他是个百科全书式的作家。”

       与非虚构名作《瞻对》严肃沉重的笔调不同,“山珍三部”系列小说呈现出清澈、优美的行文风格和文本气质。其中一种轻盈的诗意和飞翔感,以及淡淡的乡愁美,让人仿佛回到了阅读《尘埃落定》时的诗意感觉。对此,阿来说,“前些年都在写厚书,这些题材蕴含的有些东西比较沉淀、比较复杂。比如历史题材里面有很多人性的诡谲、历史的沉重,如果我一直面对那样的题材,我都担心自己变成一个暗黑的人,甚至担心有可能得抑郁症,对世界感到绝望。所以我要让自己变得清新起来、开朗起来、明亮起来,我要多看到世界的光明。”

       2000年,时年41岁的阿来凭借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如今获得鲁迅文学奖,在中篇小说上有所斩获,让人也看到阿来小说创作技艺的全面成熟。阿来说:“这些年,我一直都是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以及短篇小说都同时在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