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穆卓玛诗集《半个月亮》研讨会3.jpg       11月5日,由《西藏文学》编辑部与西藏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纳穆卓玛诗集《半个月亮》研讨会在西藏大学举办,这是《西藏文学》编辑部与西藏大学文学院签订战略合作项目以来第一次共同举办文学活动,这是理论引导文学创作,文学指导理论的最佳机会,也希望由此点燃莘莘学子对文学的热爱。

       次仁罗布从西藏诗歌界整体发展脉络进行分析发言,继而解读纳穆卓玛诗歌的可贵性;并对纳穆卓玛的诗歌涵盖的方方面面表示肯定:“纳穆卓玛的诗歌涉猎的内容非常广泛,她写日常生活,写传统文化,写人生际遇,这些纷杂的东西织就了其诗歌的丰沛与多样性……”最后,次仁罗布表示,对纳穆卓玛充满期待,“能在日常琐碎中发现美,然后用自己的经验写出另一番人生况味。也期待诗人,走向更深广的社会,在时代发生巨大变化中发现诗意,发现爱,发现善。”

纳穆卓玛诗集《半个月亮》研讨会2.jpg       魏春春通过专业的学术角度,对《半个月亮》进行了解读,提出六点观点,一是纳穆卓玛的诗歌中跃动对于理想生活的不舍追求;二是其诗歌中弥散着浓郁的活泼的人间烟火气息;三是其诗歌中充满现代哲理性的思考;四是其诗歌具有互文品格;五是其诗歌实践丰富了当代西藏文学的话语表达形式;六是其诗歌中“肋骨寒”式的悲观气息太过浓郁。

       王志华教授表示,纳穆卓玛的诗具有澄澈宁静之美、柔婉清丽之美、平淡自在之美,纳穆卓玛的语言具有灵动自在的张力。

       张琦作为编辑对纳穆卓玛的诗歌进行了解读,表示诗人的诗句空灵、安静、温婉,她的诗是人与物赤诚相对,观照现实、独具特色的,具有人性与神性的。

       李小平副教授对其创作技巧进行了分析,认为诗人将自觉地叙事运用到诗歌中,并总结为三点,一是纳穆卓玛的诗具有生活化的叙事特色;二是其诗歌具有生态化的叙事特色;三是其诗歌具有叙事视角多样化的特点。

        索朗卓嘎主要作为读者,分享了阅读《半个月亮》诗集过程中的在场感,并表示其诗歌具有时间性与开阔性,透过文字,读者可以再次聚焦生活中隐而不见的角落,与诗人产生共情。

       马元明副教授从诗歌中的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赵超表示,诗人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自然派风格,诗人情绪饱满热烈。

       颜亮副教授运用知识考古学专业理论,就纳穆卓玛诗集的空间考古、时间考古与媒介知识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解读,将多学科知识融入到文本研究中,打破了“就文本谈文本”的限制。

       王四四博士将纳穆卓玛的诗歌放在中国当代诗歌创作的大背景下进行研读,体现了整体意识与开阔的视野格局,提出一是诗集多彩多元的拉萨形象;二是趣味横生的艺术人生;三是澄明敞亮的日常生活,就其诗歌中深邃的思想性与美的意义进行解读。

       纳穆卓玛最后作创作经历分享,并对长期帮助、关注她的《西藏文学》、西藏大学及所有文学界的同仁们表示感谢。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西藏作家协会和西藏评论家协会的大力支持。《半个月亮》是纳穆卓玛第一本诗歌集,收录了她诗歌多年创作的佳作,文字充满美与张力,希冀能不断精进,再创更多优秀作品。

纳穆卓玛诗集《半个月亮》研讨会1.jpg       纳穆卓玛,女。现居拉萨。西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供职于西藏广播电视台。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西藏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1期少数民族作家高研班(诗歌班)学员。部分诗歌、散文、人物专访、报告文学在《西藏文学》、《青年作家》、《诗刊》、《青海湖》、《西藏日报》、《贡嘎山》、《香格里拉》、《民族文汇》、《拉萨河》、《中国西藏》等刊物发表。诗集《半个月亮》选入2020年民族文学作品扶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