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藏医药发源地之一的青海省,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藏医药的医疗、科研、教育、产业化发展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然而,有限的药材资源和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等正在一一显露出来。
有限资源和规模生产之间的矛盾
藏药所使用的一些药材是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可再生性很差的药材。近年,随着藏药企业现代化设备的引入,传统藏药开始规模化生产,对藏药资源的需求成百上千倍地增加,大大超出了资源恢复再生的速度。药材的稀缺和制药企业需求之间出现了矛盾。如果资源枯竭,藏医药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为此,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在几年前就开始花费巨资,在西宁西郊引种培育珍贵药材。但是,这类药材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它的引种和培育难度之大。“金诃藏药在对12种珍贵药材引种培育后,只有两三种引种成功,而且药效是否发生了改变,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论证。况且,其中一些药材市场需求量很小,从经济效益讲,常常是亏本的。但是,放弃就意味着这些资源的绝种,如果继续培育研发,需要企业拿出更多的社会责任心。”金诃集团副总经理端智这样说。
此外,藏药的科学采集方法对于藏药资源的保护意义重大。“藏药材大多取自植物的花和果实,但是,很多老百姓没有受过采集方面的培训,只知道药材可以卖钱,常常将药材连根拔起,这对药材资源的破坏相当大。”端智介绍。从1996年开始,金诃藏药在互助北山、群加、麦秀林场等地与当地林业部门合作建立了4个保护区,以保证藏医药产业能够得到长久的发展。
藏医药需要推广,更需要保护
藏药在市场上表现出强劲竞争优势的同时,很多本非生产藏药的厂家大打藏药招牌,给藏医药产业带来了负面影响。按照藏医界专家一致的看法,只有在藏医学理论指导下制造或开发的药才能算是藏药,而仅仅在药品配方中含有一两种藏药材的藏药算不上真正的藏药。
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个藏医药专业博物馆,这对宣传藏文化和藏医药文化起到很大作用。保护与交流并不矛盾。现在,有很多人来青海学习藏医药学,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在金诃藏药学习,德国夏瑞特医院的工作人员也慕名来到金诃藏药寻求合作。但是,藏药的工艺、配方等关键环节是需要保护的。现在,大家刚开始意识到藏药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相关的机制体制还需要不断完善。
藏医药博物馆展厅中的《中国藏族彩绘大观》长达618米、画面达15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