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加布,男, 1961 生,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人。

  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共党员,现任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从事西藏西部阿里历史、文化、宗教和藏传佛教噶举派历史等方面研究。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客座教授、西藏博物馆聘请研究员、西藏自治区人民警察学校客座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第三届全国理事会理事。

   发表专著 7 部、论文 23 篇、调研报告 11 篇、出访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访问挪威奥斯陆大学、德国波恩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弗基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 20 余次。

  专著

  1.《阿里史话》

  2.《次仁加布文集》(藏文)

  3.《阿里文明史》(藏文)

  4.《藏传佛家噶举派》

  译著

  1.《雅拉香布山下的文明》(合译)(荣获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译著类三等奖)

  2.《昌珠寺志》(合译)

  3.《蔡公堂寺文史大全》(合译)

 

    


糌粑就是次仁加布去考察时最方便的食物


从雪山上融化下来的雪水,就是他天然的饮料


科加寺里这扇门坊上,留存着公元10世纪的《释迦百行传》和《罗摩衍那》,
这些年代久远的木雕艺术现在在全世界都是唯一了。
我在次仁加布的办公室里看到这幅放大的照片,颇感震撼


  阿里,永远的家
  出生在阿里嘎尔县的次仁加布,直至13岁才开始他的上学生涯,但是之前受父亲喜欢念书的影响,小小的次仁加布会在冬天用树枝在雪地上写字,夏天在沙地上写字,一个个的藏文字母,一次次认真地拼写,都让这个从小就放羊的孩子,在识字中找寻到无限的乐趣。
  小学之后,次仁加布被保送到拉萨师范学校附中,遇到了上海来援藏的最好老师,在那里,他一点点地开始学习汉语,汉语成为他的第二门语言。一路学习,他又被保送至中央民族学院藏文系,而后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班,从事专业的藏学研究。充分的理论学习,历史研习,以及对藏文化浓厚的感情,都让他在学术上如鱼得水。
  可是次仁加布的根在西藏,在阿里,他所做的一切工作都与西藏有关,他也根本离不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次仁加布家有九个孩子,他的几个兄弟姐妹大多后来都生活在了城里。可是在阿里,还有他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至今仍然是地道的牧区人。
  对于次仁加布来说,回到阿里,就是回家,他又变成了那个曾经住在黑牦牛帐篷里的孩子,他又回到了童年的时光。他取下了在城市里才需要的手表,遗忘所有时间,白天看弟妹们放牧,晚上围着火堆唱歌跳舞。在那里,他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肆意放歌起舞,然后去钻那些最神秘的石窟洞,每年一次的探寻宗源,让他从来不会忘记自己是阿里人。
  在次仁加布的著作中,都可以看到书封上写着:古格·次仁加布,他相信他是古格人,只是穿越至今。
  每当他回到阿里,不管他去到哪里,那里的人们都因为他常回去而认得他,总以当地接待贵宾的礼仪接待他。次仁加布说:“我的父母虽然去世了,但是我就像所有当地人的孩子一样,他们总是热情地欢迎我回家。”
  而正是这样的记录,在今天看起来都仍然色彩丰富的壁画,让后人了解的确有古格王朝的存在,让次仁加布每每见到这些精彩的壁画,仍然会兴奋无比。
  与这些在次仁加布眼中视为珍宝的壁画相比,他已不在乎身在何处,他已不在乎能够吃上什么,住在哪里,对于他来说,饿了就用河水兑糌粑,渴了就直接趴在地上喝山上融化下来的雪水,这些都是最天然的享受。所有的名利场都退之脑后,甚至基本的生存需求,在他看来都早已微不足道到可以忽略不计。他只知道自己做着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他只知道此时他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尽管身处土林中的他,看起来与当地的牧民没有区别,可是他内心由衷的幸福与自豪只有他自己知道。
  最让次仁加布感动的是,在阿里喀则的一座山坡上,他居然见到一个牧民,在太阳底下看他写的《阿里文明史》,这本有486页的16开的大部头,平时就放在牧民的藏装怀兜里,书的边边角角都已磨损严重,书封已是残破不堪,还用些透明胶粘着,破破烂烂的一本书,可是他却看得津津有味。
  次仁加布非常感动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本书?”牧羊人很直白地说:“因为这书里写了我们不知道的一切。有这里的狩猎文化,有原始牧民,还有那些古格时期的事情。我们是这里的人,居然不知道这些历史。现在才知道自己住在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真是很感兴趣。”次仁加布没想到自己的一本藏语书,不仅是一部学术研究巨头,也让当地人如此深爱,他答应放牧的小伙子回到拉萨,再给他寄一本崭新的《阿里文明史》。

  穿越历史古今中外,拥有独一无二的感受

  当科迦寺的僧人取下那块保护寺庙门坊的玻璃框时,次仁加布内心无比激动地看着那些成形于公元十世纪的文字。木门坊上刻着《释迦百行传》和《罗摩衍那》经文,这些经历千年却清晰可见地奔至眼前的经文木雕,在全世界上也是唯一。
  次仁加布看到这一切的心情可想而知,正是因为他做着相关历史宗教的研究,才让那些附着在门坊上保护古迹的玻璃框得以取下,他才能亲眼见到,才可以亲手触摸那些古迹身上的字字凹凸,与古人对话,与旧的文字做一次最深刻的交流。
  而这些文字大多他都能认识,文字的变迁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古格时期遗留下来许多珍贵习俗,在阿里仍然得以传承。这里继续保存着古格时期的瑄舞服装,保存着古格时期的婚俗礼仪,保存着古格时期的服饰习惯,这个曾在历史上存在过700年的王朝,用这样奇特的方式,再现于世。可想而知,如果亲临一场真正的古格婚礼,会带给身居都市的现代人多少惊讶与好奇。
  当然阿里,保存得更多的还有那个时期的珍贵壁画。除了在山南的扎塘寺、日喀则的夏鲁寺能够看到公元十一世纪时期的壁画外,在其他地方这些古迹早已不复存在。而在阿里的聂玛寺、托林寺、科迦寺,以及东嘎、额钦等石窟内却大量留存着公元十世纪——十二世纪的壁画。
  地处偏远,干燥的气候等条件让这里的壁画不仅保存完整,而且色泽如初,仿佛时间与历史从未流经,依然如是夺目艳丽。这些用红珊瑚、黄金、绿松石、白玉、蓝松石研磨而成的红、黄、绿、白、蓝矿物质颜料画就的壁画,流转千年时光,依然如初的动人与震撼。有些壁画长达3米,高达6米,密密麻麻地,如一部部小型的史书电影在狭小的石窟里缓慢上演着古格文明的璀璨。
  次仁加布时常在洞窟里,流连在这些精美的壁画前,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在用心灵与古人进行一场有声的对话,从心底淌出的是汩汩的历史重现,从耳畔流过的是那些佛说的乐音,从眼前侧身而过的是悠然行走的大象。那些有科什米尔风格的画像,那些坛城遗迹,都从壁画中走出来,从石窟中走出来,在身旁演绎,在身旁轮翻上演。次仁加布经常迷恋其中,甚至忘记了来到这里的真正目的。此时,他就像穿越回古代一样,沉迷,陶醉,流连,不知归途。
  当他从“古格”穿越回来,取出由弗吉利亚大学提供的两把像反光板一样的大白伞调整好高度,取出尼康D800相机,他开始观察他要拍的壁画构图,他要拍的细节,他不能在这里独享,他要将这些别人永远不能来到的洞穴公之与众,让更多的人通过他的图片、文字介绍,了解阿里,了解古格,一起沉醉自豪在灿烂的古代文明。
  阿里从来都是一处富庶之地,古格时期,这里成为藏族文化历史上的巅峰之城,这里的服饰、木雕、壁画,都精准地记录了那一世的繁华。
  当然次仁加布所有的记录,也让这些古迹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抢救性保护。当美国人将二战时期用过的破损大炮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时,我们那些上千年的古迹却散落在荒野土林无人问津。正是因为有了像次仁加布这样的人,才让地大物博的阿里,那些处处都有像金矿一样的古文物,能够及时地得到保护,再现它们当年的辉煌。
  次仁加布一直庆幸生为阿里人,“在这里我没有语言障碍,我可以与当地人交流,研究当地文化;我学过藏族古代史、近代史,我与历史没有障碍,可以与古人对话;我也精通英文,曾出访过20几所国外著名大学,曾做过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与弗吉利亚大学的学者一起合作做课题研究,从他们那里我也可以从民族学、人类学的眼光来看待古格文明。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我是占尽了天时地利,真的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感受。”
  这个从古格穿越而来的阿里孩子,如今已51岁,可是他仍然执著地走在回阿里的路上,今年他会去阿里迪亚2个石窟寻求新的发现。
  在穿越剧大行其道的今天,次仁加布让我们看到的确有穿越这回事存在。


  采访手记:在西藏社科院采访到次仁加布——宗教事务所的所长,和他从下午四点一直聊到晚上八点,这位对西藏壁画颇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我为他对学术的执著,对历史文物的保护精神,深感佩服。和学者聊天,让我在西藏的每一天,都经历着穿越古代与现代的惊奇。


 


糌粑就是次仁加布去考察时最方便的食物


从雪山上融化下来的雪水,就是他天然的饮料


科加寺里这扇门坊上,留存着公元10世纪的《释迦百行传》和《罗摩衍那》,
这些年代久远的木雕艺术现在在全世界都是唯一了。
我在次仁加布的办公室里看到这幅放大的照片,颇感震撼


  阿里,永远的家
  出生在阿里嘎尔县的次仁加布,直至13岁才开始他的上学生涯,但是之前受父亲喜欢念书的影响,小小的次仁加布会在冬天用树枝在雪地上写字,夏天在沙地上写字,一个个的藏文字母,一次次认真地拼写,都让这个从小就放羊的孩子,在识字中找寻到无限的乐趣。
  小学之后,次仁加布被保送到拉萨师范学校附中,遇到了上海来援藏的最好老师,在那里,他一点点地开始学习汉语,汉语成为他的第二门语言。一路学习,他又被保送至中央民族学院藏文系,而后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班,从事专业的藏学研究。充分的理论学习,历史研习,以及对藏文化浓厚的感情,都让他在学术上如鱼得水。
  可是次仁加布的根在西藏,在阿里,他所做的一切工作都与西藏有关,他也根本离不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次仁加布家有九个孩子,他的几个兄弟姐妹大多后来都生活在了城里。可是在阿里,还有他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至今仍然是地道的牧区人。
  对于次仁加布来说,回到阿里,就是回家,他又变成了那个曾经住在黑牦牛帐篷里的孩子,他又回到了童年的时光。他取下了在城市里才需要的手表,遗忘所有时间,白天看弟妹们放牧,晚上围着火堆唱歌跳舞。在那里,他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肆意放歌起舞,然后去钻那些最神秘的石窟洞,每年一次的探寻宗源,让他从来不会忘记自己是阿里人。
  在次仁加布的著作中,都可以看到书封上写着:古格·次仁加布,他相信他是古格人,只是穿越至今。
  每当他回到阿里,不管他去到哪里,那里的人们都因为他常回去而认得他,总以当地接待贵宾的礼仪接待他。次仁加布说:“我的父母虽然去世了,但是我就像所有当地人的孩子一样,他们总是热情地欢迎我回家。”
  而正是这样的记录,在今天看起来都仍然色彩丰富的壁画,让后人了解的确有古格王朝的存在,让次仁加布每每见到这些精彩的壁画,仍然会兴奋无比。
  与这些在次仁加布眼中视为珍宝的壁画相比,他已不在乎身在何处,他已不在乎能够吃上什么,住在哪里,对于他来说,饿了就用河水兑糌粑,渴了就直接趴在地上喝山上融化下来的雪水,这些都是最天然的享受。所有的名利场都退之脑后,甚至基本的生存需求,在他看来都早已微不足道到可以忽略不计。他只知道自己做着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他只知道此时他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尽管身处土林中的他,看起来与当地的牧民没有区别,可是他内心由衷的幸福与自豪只有他自己知道。
  最让次仁加布感动的是,在阿里喀则的一座山坡上,他居然见到一个牧民,在太阳底下看他写的《阿里文明史》,这本有486页的16开的大部头,平时就放在牧民的藏装怀兜里,书的边边角角都已磨损严重,书封已是残破不堪,还用些透明胶粘着,破破烂烂的一本书,可是他却看得津津有味。
  次仁加布非常感动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本书?”牧羊人很直白地说:“因为这书里写了我们不知道的一切。有这里的狩猎文化,有原始牧民,还有那些古格时期的事情。我们是这里的人,居然不知道这些历史。现在才知道自己住在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真是很感兴趣。”次仁加布没想到自己的一本藏语书,不仅是一部学术研究巨头,也让当地人如此深爱,他答应放牧的小伙子回到拉萨,再给他寄一本崭新的《阿里文明史》。

  穿越历史古今中外,拥有独一无二的感受

  当科迦寺的僧人取下那块保护寺庙门坊的玻璃框时,次仁加布内心无比激动地看着那些成形于公元十世纪的文字。木门坊上刻着《释迦百行传》和《罗摩衍那》经文,这些经历千年却清晰可见地奔至眼前的经文木雕,在全世界上也是唯一。
  次仁加布看到这一切的心情可想而知,正是因为他做着相关历史宗教的研究,才让那些附着在门坊上保护古迹的玻璃框得以取下,他才能亲眼见到,才可以亲手触摸那些古迹身上的字字凹凸,与古人对话,与旧的文字做一次最深刻的交流。
  而这些文字大多他都能认识,文字的变迁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古格时期遗留下来许多珍贵习俗,在阿里仍然得以传承。这里继续保存着古格时期的瑄舞服装,保存着古格时期的婚俗礼仪,保存着古格时期的服饰习惯,这个曾在历史上存在过700年的王朝,用这样奇特的方式,再现于世。可想而知,如果亲临一场真正的古格婚礼,会带给身居都市的现代人多少惊讶与好奇。
  当然阿里,保存得更多的还有那个时期的珍贵壁画。除了在山南的扎塘寺、日喀则的夏鲁寺能够看到公元十一世纪时期的壁画外,在其他地方这些古迹早已不复存在。而在阿里的聂玛寺、托林寺、科迦寺,以及东嘎、额钦等石窟内却大量留存着公元十世纪——十二世纪的壁画。
  地处偏远,干燥的气候等条件让这里的壁画不仅保存完整,而且色泽如初,仿佛时间与历史从未流经,依然如是夺目艳丽。这些用红珊瑚、黄金、绿松石、白玉、蓝松石研磨而成的红、黄、绿、白、蓝矿物质颜料画就的壁画,流转千年时光,依然如初的动人与震撼。有些壁画长达3米,高达6米,密密麻麻地,如一部部小型的史书电影在狭小的石窟里缓慢上演着古格文明的璀璨。
  次仁加布时常在洞窟里,流连在这些精美的壁画前,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在用心灵与古人进行一场有声的对话,从心底淌出的是汩汩的历史重现,从耳畔流过的是那些佛说的乐音,从眼前侧身而过的是悠然行走的大象。那些有科什米尔风格的画像,那些坛城遗迹,都从壁画中走出来,从石窟中走出来,在身旁演绎,在身旁轮翻上演。次仁加布经常迷恋其中,甚至忘记了来到这里的真正目的。此时,他就像穿越回古代一样,沉迷,陶醉,流连,不知归途。
  当他从“古格”穿越回来,取出由弗吉利亚大学提供的两把像反光板一样的大白伞调整好高度,取出尼康D800相机,他开始观察他要拍的壁画构图,他要拍的细节,他不能在这里独享,他要将这些别人永远不能来到的洞穴公之与众,让更多的人通过他的图片、文字介绍,了解阿里,了解古格,一起沉醉自豪在灿烂的古代文明。
  阿里从来都是一处富庶之地,古格时期,这里成为藏族文化历史上的巅峰之城,这里的服饰、木雕、壁画,都精准地记录了那一世的繁华。
  当然次仁加布所有的记录,也让这些古迹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抢救性保护。当美国人将二战时期用过的破损大炮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时,我们那些上千年的古迹却散落在荒野土林无人问津。正是因为有了像次仁加布这样的人,才让地大物博的阿里,那些处处都有像金矿一样的古文物,能够及时地得到保护,再现它们当年的辉煌。
  次仁加布一直庆幸生为阿里人,“在这里我没有语言障碍,我可以与当地人交流,研究当地文化;我学过藏族古代史、近代史,我与历史没有障碍,可以与古人对话;我也精通英文,曾出访过20几所国外著名大学,曾做过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与弗吉利亚大学的学者一起合作做课题研究,从他们那里我也可以从民族学、人类学的眼光来看待古格文明。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我是占尽了天时地利,真的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感受。”
  这个从古格穿越而来的阿里孩子,如今已51岁,可是他仍然执著地走在回阿里的路上,今年他会去阿里迪亚2个石窟寻求新的发现。
  在穿越剧大行其道的今天,次仁加布让我们看到的确有穿越这回事存在。


  采访手记:在西藏社科院采访到次仁加布——宗教事务所的所长,和他从下午四点一直聊到晚上八点,这位对西藏壁画颇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我为他对学术的执著,对历史文物的保护精神,深感佩服。和学者聊天,让我在西藏的每一天,都经历着穿越古代与现代的惊奇。


 


糌粑就是次仁加布去考察时最方便的食物


从雪山上融化下来的雪水,就是他天然的饮料


科加寺里这扇门坊上,留存着公元10世纪的《释迦百行传》和《罗摩衍那》,
这些年代久远的木雕艺术现在在全世界都是唯一了。
我在次仁加布的办公室里看到这幅放大的照片,颇感震撼


  阿里,永远的家
  出生在阿里嘎尔县的次仁加布,直至13岁才开始他的上学生涯,但是之前受父亲喜欢念书的影响,小小的次仁加布会在冬天用树枝在雪地上写字,夏天在沙地上写字,一个个的藏文字母,一次次认真地拼写,都让这个从小就放羊的孩子,在识字中找寻到无限的乐趣。
  小学之后,次仁加布被保送到拉萨师范学校附中,遇到了上海来援藏的最好老师,在那里,他一点点地开始学习汉语,汉语成为他的第二门语言。一路学习,他又被保送至中央民族学院藏文系,而后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班,从事专业的藏学研究。充分的理论学习,历史研习,以及对藏文化浓厚的感情,都让他在学术上如鱼得水。
  可是次仁加布的根在西藏,在阿里,他所做的一切工作都与西藏有关,他也根本离不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次仁加布家有九个孩子,他的几个兄弟姐妹大多后来都生活在了城里。可是在阿里,还有他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至今仍然是地道的牧区人。
  对于次仁加布来说,回到阿里,就是回家,他又变成了那个曾经住在黑牦牛帐篷里的孩子,他又回到了童年的时光。他取下了在城市里才需要的手表,遗忘所有时间,白天看弟妹们放牧,晚上围着火堆唱歌跳舞。在那里,他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肆意放歌起舞,然后去钻那些最神秘的石窟洞,每年一次的探寻宗源,让他从来不会忘记自己是阿里人。
  在次仁加布的著作中,都可以看到书封上写着:古格·次仁加布,他相信他是古格人,只是穿越至今。
  每当他回到阿里,不管他去到哪里,那里的人们都因为他常回去而认得他,总以当地接待贵宾的礼仪接待他。次仁加布说:“我的父母虽然去世了,但是我就像所有当地人的孩子一样,他们总是热情地欢迎我回家。”
  而正是这样的记录,在今天看起来都仍然色彩丰富的壁画,让后人了解的确有古格王朝的存在,让次仁加布每每见到这些精彩的壁画,仍然会兴奋无比。
  与这些在次仁加布眼中视为珍宝的壁画相比,他已不在乎身在何处,他已不在乎能够吃上什么,住在哪里,对于他来说,饿了就用河水兑糌粑,渴了就直接趴在地上喝山上融化下来的雪水,这些都是最天然的享受。所有的名利场都退之脑后,甚至基本的生存需求,在他看来都早已微不足道到可以忽略不计。他只知道自己做着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他只知道此时他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尽管身处土林中的他,看起来与当地的牧民没有区别,可是他内心由衷的幸福与自豪只有他自己知道。
  最让次仁加布感动的是,在阿里喀则的一座山坡上,他居然见到一个牧民,在太阳底下看他写的《阿里文明史》,这本有486页的16开的大部头,平时就放在牧民的藏装怀兜里,书的边边角角都已磨损严重,书封已是残破不堪,还用些透明胶粘着,破破烂烂的一本书,可是他却看得津津有味。
  次仁加布非常感动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本书?”牧羊人很直白地说:“因为这书里写了我们不知道的一切。有这里的狩猎文化,有原始牧民,还有那些古格时期的事情。我们是这里的人,居然不知道这些历史。现在才知道自己住在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真是很感兴趣。”次仁加布没想到自己的一本藏语书,不仅是一部学术研究巨头,也让当地人如此深爱,他答应放牧的小伙子回到拉萨,再给他寄一本崭新的《阿里文明史》。

  穿越历史古今中外,拥有独一无二的感受

  当科迦寺的僧人取下那块保护寺庙门坊的玻璃框时,次仁加布内心无比激动地看着那些成形于公元十世纪的文字。木门坊上刻着《释迦百行传》和《罗摩衍那》经文,这些经历千年却清晰可见地奔至眼前的经文木雕,在全世界上也是唯一。
  次仁加布看到这一切的心情可想而知,正是因为他做着相关历史宗教的研究,才让那些附着在门坊上保护古迹的玻璃框得以取下,他才能亲眼见到,才可以亲手触摸那些古迹身上的字字凹凸,与古人对话,与旧的文字做一次最深刻的交流。
  而这些文字大多他都能认识,文字的变迁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古格时期遗留下来许多珍贵习俗,在阿里仍然得以传承。这里继续保存着古格时期的瑄舞服装,保存着古格时期的婚俗礼仪,保存着古格时期的服饰习惯,这个曾在历史上存在过700年的王朝,用这样奇特的方式,再现于世。可想而知,如果亲临一场真正的古格婚礼,会带给身居都市的现代人多少惊讶与好奇。
  当然阿里,保存得更多的还有那个时期的珍贵壁画。除了在山南的扎塘寺、日喀则的夏鲁寺能够看到公元十一世纪时期的壁画外,在其他地方这些古迹早已不复存在。而在阿里的聂玛寺、托林寺、科迦寺,以及东嘎、额钦等石窟内却大量留存着公元十世纪——十二世纪的壁画。
  地处偏远,干燥的气候等条件让这里的壁画不仅保存完整,而且色泽如初,仿佛时间与历史从未流经,依然如是夺目艳丽。这些用红珊瑚、黄金、绿松石、白玉、蓝松石研磨而成的红、黄、绿、白、蓝矿物质颜料画就的壁画,流转千年时光,依然如初的动人与震撼。有些壁画长达3米,高达6米,密密麻麻地,如一部部小型的史书电影在狭小的石窟里缓慢上演着古格文明的璀璨。
  次仁加布时常在洞窟里,流连在这些精美的壁画前,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在用心灵与古人进行一场有声的对话,从心底淌出的是汩汩的历史重现,从耳畔流过的是那些佛说的乐音,从眼前侧身而过的是悠然行走的大象。那些有科什米尔风格的画像,那些坛城遗迹,都从壁画中走出来,从石窟中走出来,在身旁演绎,在身旁轮翻上演。次仁加布经常迷恋其中,甚至忘记了来到这里的真正目的。此时,他就像穿越回古代一样,沉迷,陶醉,流连,不知归途。
  当他从“古格”穿越回来,取出由弗吉利亚大学提供的两把像反光板一样的大白伞调整好高度,取出尼康D800相机,他开始观察他要拍的壁画构图,他要拍的细节,他不能在这里独享,他要将这些别人永远不能来到的洞穴公之与众,让更多的人通过他的图片、文字介绍,了解阿里,了解古格,一起沉醉自豪在灿烂的古代文明。
  阿里从来都是一处富庶之地,古格时期,这里成为藏族文化历史上的巅峰之城,这里的服饰、木雕、壁画,都精准地记录了那一世的繁华。
  当然次仁加布所有的记录,也让这些古迹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抢救性保护。当美国人将二战时期用过的破损大炮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时,我们那些上千年的古迹却散落在荒野土林无人问津。正是因为有了像次仁加布这样的人,才让地大物博的阿里,那些处处都有像金矿一样的古文物,能够及时地得到保护,再现它们当年的辉煌。
  次仁加布一直庆幸生为阿里人,“在这里我没有语言障碍,我可以与当地人交流,研究当地文化;我学过藏族古代史、近代史,我与历史没有障碍,可以与古人对话;我也精通英文,曾出访过20几所国外著名大学,曾做过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与弗吉利亚大学的学者一起合作做课题研究,从他们那里我也可以从民族学、人类学的眼光来看待古格文明。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我是占尽了天时地利,真的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感受。”
  这个从古格穿越而来的阿里孩子,如今已51岁,可是他仍然执著地走在回阿里的路上,今年他会去阿里迪亚2个石窟寻求新的发现。
  在穿越剧大行其道的今天,次仁加布让我们看到的确有穿越这回事存在。


  采访手记:在西藏社科院采访到次仁加布——宗教事务所的所长,和他从下午四点一直聊到晚上八点,这位对西藏壁画颇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我为他对学术的执著,对历史文物的保护精神,深感佩服。和学者聊天,让我在西藏的每一天,都经历着穿越古代与现代的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