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的普琼次仁,是位知识渊博的藏学家,现在西藏大学藏文系执教。13年前,他毕业于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大学),获得了藏语言文学学士学位。7年前,普琼又远赴挪威奥斯陆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藏传佛教历史。

2001年6月,普琼从挪威学成归国,回到了西藏。从那以后,每年不仅有很多中国的藏族、汉族学生要跟他学习藏传佛教历史,还有不少外国留学生主动找上门来,要拜他为师。

来自芬兰的卡塔琳娜·图尔佩尼恩(Katarina Turpeinen)就是普琼今年暑期招收的21名短期洋弟子中的一位。30岁的卡塔琳娜现是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藏学博士生。去美国前,她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学了一年半的藏语。可她觉得,要实现当一名藏学家的理想,就必须到西藏来,那里才有研究藏学得天独厚的语言和人文环境。

"我来西藏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我的藏语口语,把藏语说的又准确又流利。我对藏族的文化以及藏传佛教也很感兴趣。我正在努力成为一名藏学家。"

卡塔琳娜在西藏大学参加藏语高级班的学习。她有阅读古典藏语著作的良好基础,缺乏的是口语表达能力。对门下这些水平不一的洋弟子们,普琼十分注重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在课堂上坚持用藏语讲课,要求洋弟子们尽量只说藏语,不说英语。他还特意开设了影视教学课程,通过观看一些藏语版电影和藏语谈话类电视节目提高他们的听力,力求为像卡塔琳娜这样的短期留学生练习藏语口语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卡塔琳娜说,课余时间,她就用藏语跟当地藏族老百姓聊天。她在西藏大学的藏语口语水平可比在美国学习时进步多了。

如同大学里的其他老师一样,普琼每天也做着按部就班的工作。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他要一连讲四小时的课。除要培养洋弟子们的藏语基本听说能力外,普琼还为他们开设了藏族历史和文学选修课,并选用《米拉热巴传及其道歌》(The Songs and Biography of Milarepa)这一最经典的古藏语长篇传记为教材。普琼说:"选用这部经典古藏语著作作为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古藏语的能力,同时增加他们(掌握)古藏语的词汇量。"

卡塔琳娜说, 她对普琼老师内心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从老师那里,她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被老师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风范深深打动。

"老师非常和蔼耐心,总是不停地问我们是不是听懂了。只要我们没有听明白,老师都会停下来,非常耐心地给我们反复解释。这里的老师好得让我惊讶。我根本没有想到老师(讲)的课程会这样精彩。"

今年42岁的佐兰·拉佐维奇(Zoran Lazovic)来自前南斯拉夫, 和卡塔琳娜一样,他也是普琼老师的短期弟子。这位在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攻读藏学博士学位的人,对西藏的文化和宗教尤其感兴趣。

"在我还只有十四五岁的时候,我就读了斯拉夫语版的《米拉热巴传及其道歌》。米拉热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他一生都在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我被他的品德打动和鼓舞。"

佐兰是八年前在美国开始学习藏语的。他说,自己可是从来没有开口学说过藏语,就连在美国大学里学的古藏语都是一些佛教用语词汇,更别说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如"窗户"、"墙壁"、"马路"等词如何用藏语说了。他非常珍惜这次来西藏学习的机会,决心利用这里独特的语言环境把藏语口语学好。
"(在西藏,)我们有非常多的机会可以接触藏语。我们可以听藏语广播节目,收看藏语电视连续剧,阅读藏语报刊,还能学习古藏语和现代藏语的语法。"

这位比老师还大四岁的弟子说,他在拉萨不仅收获了知识,还结下了友谊。下课后,普琼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学习之余,他多次带着他们一起去拉萨的郊区野炊、游玩。

西藏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的格桑多吉介绍说,近年来,西藏大学接受长期和短期留学的人数逐年增多,仅去年就有90多名留学生。

"2004年来西藏大学学习的留学生主要是(以)美国人居多,其他国家来我们学校留学的人数(也在)增加了。比如说,以前很少有新西兰、南非、瑞士的留学生,现在(他们来我们这里留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