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域高原,提起德西美朵这个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继老一辈少数民族著名表演艺术家才旦卓玛之后,德西美朵以她美妙动人的歌喉、中西合璧的歌唱技巧以及淳朴高尚的演绎品德,跻身于西藏乃至全国最优秀的民族歌唱艺术家之列。
春节假期后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在搬迁后的自治区歌舞团办公基地里,记者终于见到"传说中"的有着会说话的大眼睛的"夜莺"---简单着一件灰羽绒大衣,朴素淡雅;马尾高扎,黛眉轻扫,白白净净的脸上不见多少岁月的痕迹。"你好,真抱歉让你等。"她开口说话,音符般跳跃的嗓音显现着这位歌唱家得天独厚的音乐潜质;然而让人意外的是,那张经历岁月洗刷后依然清新的脸上却有一丝羞涩竟是掩也掩不住的。
寒暄过后,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跟随母亲开始追梦母亲
在德西美朵的少儿时代为她种下了艺术的种子,在母亲的舞台上她心随歌动。在歌唱艺术这条路上,德西美朵似乎与生俱来的就该是其中的一员。母亲是进藏十八军文工团的文艺骨干,时常带着小德西美朵出入于各类演出活动的台前幕后。尾随于母亲身后的小德西常常被歌声感动,为歌声动容,耳濡目染,小德西不可遏制地将自己的心留在了母亲专爱的一方舞台上,爱上了文艺表演这个行当。与其说温暖的剧场里数百双眼睛的专注刺激了一个小姑娘的虚荣心渐渐膨胀,倒不如说牧区成百对目光的渴望让她作了一生中最重大的决定--献身民族歌唱事业,把欢乐带到基层更多企盼着歌声和欢乐的人们的身边。
德西美朵开始了她执着的艺术追求。1972年,年仅15岁的德西美朵怀揣着自己的歌唱梦想,在母亲的大力支持下,考入了四川省音乐学院,她的艺术道路迈出了理想的第一步。3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让她的演唱技巧和风格日臻成熟,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四川峨嵋电影制片厂乐团担任独唱演员。实现了自己心愿的德西美朵在乐团的那段时中充满了欢声笑语,但笑语和得心应手之后的思考,让德西美朵渐渐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对音乐的执着让她又重新拾起书本,专心备战,1982 年她顺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鞠秀芳副教授继续深造。鞠教授着力于培养和提高这个藏族学生的唱法技巧,即把西藏民族风格唱法同西方美声唱法融为一体,注重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势,追求内在的表现力度。3年后德西美朵以全院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从藏民族优秀文化中吸收养分
尽管出生于四川巴塘,但德西美朵一直挂念着自己真正的家---西藏。1989年,她谢绝了四川省有关部门领导的一再挽留,毅然回到了养育自己的故乡,回到了母亲长年战斗、追梦、生活的雪域高原,决心为西藏的父老乡亲们唱歌。
藏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氛围,丰富的民歌精粹让重踏高原土地的德西美朵对尝试藏民族的演唱风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自己也是藏族,但由于长期在外受到的都是现代教育,过的是都市生活,所以德西美朵觉得,要当好一名民族演员,就要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西藏民族音乐这片土壤中,就必须潜入藏民族文化的海洋里,去学习、了解其深厚的根基和底蕴,让高原的环境、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熏陶自己,让自己也具有浓郁的"酥油味"、"糌粑味"。于是,她把学藏民族传统文化看作是缩小差距的方法,力争让藏民族文化的养料在潜移默化中滋润自己,陶冶自己。有了这样的认识,德西美朵无论在城市演出,还是下乡演出,都主动向当地的民间艺人学习请教,收集一些民间的表演艺术形式和技巧,与民族歌手交朋友,切磋技艺。对藏民族艺术的热爱和孜孜追求,不断研究的新唱法,不骄不媚的个性唱风,让德西美朵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以情发声、以声动情、意境深远、音区饱满、感情充沛、色彩明亮的歌唱道路,什么类型的歌曲在她的口中,都被演绎成了德西美朵的歌曲。1989年,在全国著名歌唱演员声乐比赛中,德西美朵运用了自己的演唱技巧,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音乐才华,荣获"中国民族唱法十大女高音歌唱家"的光荣称号;在西藏和成都,德西美朵成功地举办了多场个人音乐演唱会,《香巴拉并不遥远》、《安塔那依》、《这里是祖国的高原》等歌曲经过德西美朵的夜莺般的嗓音唱响全国,唱响世界,其中《天上的西藏》、《这里是祖国的高原》还获得了国家文化部"五个一"工程大奖,被编入了《全国十大金曲集》中。
德西美朵夜莺般的歌声,征服了亿万观众,他们把一个又一个的荣誉赠给了这位西藏大地的好女儿:全国少数民族声乐比赛一等奖、中国民族唱法十大女高音歌唱家、全国少数民族杰出青年、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奖、才旦卓玛基金大赛专业组金奖、文化部"文华奖"……"西藏的夜莺"这个美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被区内外听众越叫越响亮。
讲到这里,她情不自禁地说:"没有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就不可能有我今天取得的一切。"她深深地懂得自己的一切成绩都是同党和人民的培养分不开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新西藏培养造就了自己的艺术才华,是在各级领导的扶植栽培和各位老师的精心帮助下,她才得以在西藏这片热土上纵情驰骋着自己的艺术梦想。所以,她用自己的成绩回报人民,用努力表达感恩。多年来,她都因为出色的政治、业务表现和个人修养,年年被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公务员,并被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称号。
一切为了观众
今天的德西美朵已经是一个"国际级"的表演艺术家,在《中国妇女名人录》、《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音乐家名人辞典》、《中国艺术家人才库》、《中国华人艺术家名人录》、《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等书籍里,我们都能找到同一个名字"德西美朵",荣誉面前,她心中始终装着祖国,装着故乡,装着人民。
艺术是她的生命,但人民是她艺术的主人,一根长长的电绳导线把她和她的观众深情地连在了一起。从事文艺工作34年来,德西美朵经常带队深入到最艰苦的第一线为群众下乡演出,几乎年年参加自治区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和各类慰问活动。被问及为何如此执著于下乡时,她说,最普通的老百姓带给她的往往是最深的触动。有一年冬天到黑昌公路沿线慰问演出,当演员们风尘仆仆赶到的时候,临时搭建的舞台下早已坐满了翘首等待的群众。负责接待的同志告诉她,观众为了听她唱歌和看演出,在天还没亮就从四面八方动身赶来了。她说:"当时眼泪刷地淌下来了。为这样一群观众表演,即使周围环境恶劣至极,即使没有分文金钱回报,但心里是热乎乎的,身上的劲好像使也使不完。"热情的哈达,真情的祝福,是观众送给她的最真最切的褒奖。正是观众这份热情让她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地下乡演出,甚至连农牧区的偏远村寨和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边防哨卡她都去。群众需要文化生活,子弟兵需要精神食粮,她说她只是在尽一个演员应尽的义务。每到一个地方,她都是最先作好准备,最先调动情绪。自然,基层百姓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工作作风也感染了她,从他们身上,她看到了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力量吸收到自己的音乐艺术之中。
夜莺般的优美歌声不仅在国内激荡,还飘向了异国他乡。德西美朵曾多次参加过全国和全区性的重大文艺演出活动。1999年民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多次送戏下乡,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及国庆50周年献礼晚会《祖国吉祥》、《爱我中华》音乐会,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香港回归两周年庆典等各类重大活动中,她的演唱都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取得了巨大成功,受到了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不仅如此,她还把中国的民族艺术带到了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她曾随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家代表团出访欧洲5国,随四川省艺术团出访西欧6国,在国外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好评,她的歌声久久回荡在异国人民的心中。
德西美朵不仅将歌声留在舞台上,留在了人民群众中间,还多次为电影和电视剧录制主题歌和插曲。她还先后录制过6盒个人演唱专辑磁带,灌制了部分唱片,由中央领导同志亲笔题词的《她从雪山走来》个人专辑至今仍在老百姓口中传唱。
对于今后艺术人生的规划,德西美朵说,她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培养新生力量,为歌舞团及时输送新鲜血液,为西藏的民族艺术添光加热。而实际早在四、五年前,她就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2000 年,在昌都地区慰问演出时,她偶然发现一个叫扎西拉措的小姑娘先天嗓音条件不错,很有音乐天赋,便极力向自治区歌舞团领导推荐。现在小拉措已在西藏大学艺术系接受音乐深造。2002年,在自己身体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她还带队到全区各地招收16名声乐学生,并将他们送到自己的母校---上海音乐学院学习。
今天的德西美朵已成为西藏人民家喻户晓的歌唱家,她甜美的歌声在高原大地久久回荡,人们热爱德西美朵就像喜爱她的歌声一样,她是西藏人民的骄傲! (来源:《西藏日报》2005年4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