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远的民族地区,好的文化资源不足,留下的空间就有可能被极端思潮蚕食。”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藏族作家阿来说。

  在他抵达北京1天前,昆明发生了暴力恐怖事件,造成29人死亡。阿来说:“我感到特别的悲哀,这些罪犯的行为已经突破了人类底线。”在表达痛心之余,这名来自四川藏区的代表也希望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尤其是文化资源缺乏带来的问题。

  阿来说,文学出版受到互联网冲击是客观现实,但在经济和通讯条件落后的中国乡村,包括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年轻人既还没有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丰富信息,又与传统的优秀文化资源渐行渐远。

  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兴起:与世界接轨

  2000年,阿来凭借少数民族题材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茅盾文学奖。阿来的最新作品《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则是以非虚构的写作手法,通过梳理四川康巴藏区弹丸之地“瞻对”的历史,呈现汉藏关系的发展变化。

  “我不会为了写作而写作,而是希望解答一些问题。”阿来在谈到新作时说,“写这本书主要是想看我们历史上怎么处理这个地区的一些问题,历史上最突出的短期挑战是吏治问题,但长远看还是文化问题。”

  近年来,中国文坛涌动“非虚构”热潮。包括主流文学杂志《人民文学》在内的多家媒体推出非虚构栏目、非虚构写作计划或非虚构奖项。《瞻对》在2013年底,获得了“人民文学奖”的非虚构大奖。

  阿来称,非虚构写作兴起是中国文学观念与国际接轨的表现。

  阿来认为,非虚构写作与传统报告文学相比“更有力量”。“我自己也爱看,非虚构比新闻深入,又不像文学有离开事实很远的想象和虚构,可以帮助我们真正了解很多问题。”他说。

  “看得见的乡愁”需要更多美感

  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乡愁”一词正成为中国社会当下的高频词汇。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中国城镇化率在2013年末达到53.73%。但环境破坏、“千城一面”也引发不少争议。

  在长期书写故乡的阿来看来,内外分离、美感丧失,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需要破解的难题。

  “总体我们是变好了、舒适了,比起漏雨的草屋,我们当然还是更愿意住在有抽水马桶的房子里。”阿来说,“但有些遗憾,我们外在变得太快了,太注重物质追求了,但内心没有变。”

  阿来指出,中国很多地方在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忽视了对美的追求,“审美趣味很低、美学教育薄弱”,将会是长期困扰中国文化的问题。

  “文化不仅是一个产业,对公众的熏陶和引领,是文化的基本价值和责任。”他说。

  打造中国版“走进空气稀薄地带”

  目前,阿来正在进行一部与攀登珠穆朗玛峰有关的电影剧本创作。他为此采访了中国第一代登山家,并专门前往拉萨对西藏登山队和登山学校进行了调研。

  阿来表示,中国过去一些时候的登山活动带有比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以西藏登山运动员为主体的中国登山家们曾创下北坡登顶珠峰、集体登顶全部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等多项纪录。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过后,中国登山的政治色彩逐渐褪去,民间登山、商业登山蓬勃兴起。

  “我在创作中还是会尽量避免宏大叙事,主要聚焦普通人的故事和心路历程。”他说。

  阿来还特别向记者提到了美国人乔恩·科莱考尔写作的非虚构作品《走进空气稀薄地带》,“登山的文字作品我参考了至少几十种,这是我认为最好的一个文本”。

  除此之外,他的新书也正在写作中:“这本书和《瞻对》是同时构思的,这次回到我最熟悉的小说体裁,聚焦当代藏区,现在已经写了一半,希望年内可以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