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殿荣:索南才让,你好!欢迎做客《民族文学》云客厅。首先,祝贺你获得了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也特别感谢你将自己的最新作品《黑城之恋》投予《民族文学》。据我了解,你在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荒原上》已经带给你很多荣誉,并引起文学界的关注。那么这些荣誉与赞美,有没有给你接下来的小说创作带来压力,或者是某种改变?

        索南才让:《荒原上》在获奖之前的确获得了一些关注和奖项。获奖之后,我的创作并没有更多的压力,只不过是我自己有了另外一种心态,如果说之前我的写作是有一些轻松而随性的成分,那么之后我可能需要更加严肃地去对待写作这件事情,毕竟鲁迅文学奖有更多的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意义。我觉得我不能辜负“鲁迅”这两个字。


        安殿荣:看来你作为作家的责任感更加强烈了。《黑城之恋》就是篇很好看的能够使人振奋的小说,也可以说是奏响了青年昂扬向上的主旋律。它在叙事上仍然保持了一种松弛的感觉,人物和故事从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但是单从上下两篇的结构来看,足可见这篇小说是经过用心思考和精心打磨的。小说从主人公内心发生震动,到面向大山抒发凌云之志,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毫无做作之感。而这样的直抒胸臆,在当下的作品中比较少见,你是如何想到要这样结构小说的呢?

        索南才让:去年我到黑城这座千年古城去采风。它位于青海的日月山以东,河湟地区,典型的农耕区。住在黑城的几天时间里我宽泛地了解了一下这座小城的千年历史,从宋及明再到清、民国,这座小城起起落落,覆灭又重现,没落又崛起。多像历史长河中的人生啊!在那段时间我一抬眼,就能看见横亘在眼前的拉脊山(承风岭),这是河湟地区一座非常重要的山脉,一条明长城的末端就插到这条山脉里头去了。

        人总是能够在山河自然之间得到更多的感悟。一种仿佛存在于天地间的灵性的东西在某一个不经意间就会进入到你的身体,触动你的心灵,让你捕获类似灵感的东西,我就是在这种时刻萌生了以这座小城堡为依托,写一部小说的念头,而几乎就在同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座小城的青年人的身影,以及他们在生活的细碎中所迸发出的豪情。我觉得这种情感就是我想要表达的。


        安殿荣:你是否也经历过主人公这样的成长与蜕变?

        索南才让:一个作家写一部作品,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自传性的成分,尤其是在内心情感的波动上、亲身经历的生活上,都会演变或者拓印出一部分展现在文字当中。所以从某一个方面来说,主人公的一些经历正是我的一份写照。


        安殿荣:很多生活在乡村的人涌入城市,就是要经历所谓“现代”的洗礼,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追求。但《黑城之恋》的主人公在经历精神危机后,不是想要随艺术家们进入城市,而是重新面向自己生活的这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乡村,相信它可以“重新焕发生气,宛如枯木抽芽,将再次成长起来”。那么,能否谈谈你对当下乡村的看法?

        索南才让:乡村一直处于激烈的变动当中,这种变动会具体反馈到每个人内心最敏感最柔弱的部分。事实上,社会环境变动的强大让人的被动性对抗显得有些可笑。我觉得一个人在一种茫然无着落的处境时,他寻求安全的方式不是向前冲,而是往后退。所以才会有了主人公退回乡村守护某些东西这样的举动,因为他回头看,他的生身之地处变不惊,老而弥坚地矗立在那里,给他以最稳妥最可靠的依托感。面对未来魔幻的未知,保守是有道理的。我觉得乡村是最后的保留地和希望所在。这种希望是根植于传承和血脉意义上的希望。


        安殿荣:当小说的女主人公文婷被采风团艺术家的气质吸引后,引发了她的“才华焦虑”,说自己没有上好学,没有学历没有知识,也没有什么才华,认为自己“永远成不了另外一种人”。男主人公“我”则有更清晰的途径,他要读圣贤书,立志为故乡著书立说。而小说还塑造了一个可参照的人物妹妹文洁,她是大学生,但她对故乡的了解也停留在一知半解,并且没有意愿真正深入下去。请问你是如何看待才华的?能否再谈谈你对读书的看法?

        索南才让:才华是有依赖的,才华依赖的不是人,而是时间。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份才华,有些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能够将自己积累蕴藏的才华挖掘出来,并发扬光大;而有些人的却藏匿不出。小说中的这三个人物的才华是三种状态,他们对待的态度也是三种状态。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仅就基本的生存而言,才华是不必要的,只有上升至精神层面,那么才会有所谓的才华焦虑。社会发展越全面而文明,才华的焦虑越剧烈。

        关于读书,前些年我读得囫囵吞枣,甚是贪婪。后来觉得读书的意义可能并不全在于一种追求知识和教育的结果,更应该对人格的塑造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潜移默化清风徐来的。所以现在我读书只读我喜欢的,跟我的性格相契合的书,我不会强求自己去读名著,一些读不进去的,我会毫不客气地放下。


        安殿荣:那么你现在阅读的主要是什么类别的书籍呢?

        索南才让:读小说的比例小了很多,地方性的书籍,历史类的,以及杂书的阅读量增加了。


        安殿荣:非常感谢你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黑城之恋》通过《民族文学》的平台与广大读者见面后,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在这里,也借用你小说中的话,对所有奋斗中的青年们说一句:“加油啊,青年们!”

原刊于《民族文学》(汉文版)2022年第12期(责任编辑:安殿荣)

索南才让.jpg

        索南才让,蒙古族,青年小说家。1985年出生于青海。在《收获》《十月》《花城》《小说月报》《 民族文学》《青年作家》等杂志发表作品,作品入选《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等选刊,以及《2020青春文学》《2021中国短篇小说20家》《2021中国微型小说年选》等年度选本。获2020收获文学榜、“《钟山》之星”文学奖年度佳作奖、华语青年作家奖、青稞文学奖、红豆文学奖、青海省青年文学奖、青海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等。2022年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安殿荣.jpg        

        安殿荣,满族,1981年生于辽宁北镇。现供职于《民族文学》杂志社,系中国小说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有作品散见于《南方文坛》《满族文学》《广西文学》《文艺报》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