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的魂

 

        青藏的雪,凝固在草原冬日的画卷里,点滴浸满忧伤。

        雪天的阿万仓孤寂而沉静,远处有雪狐贴近,毛发闪亮,把穿行的匆忙留在古寺旁的石经墙上。

        结冰的湿地,远方寄来的信笺,铺展在阿万仓冬日的空旷里,写满了草原神灵的狂放和眷恋。那风在鹰笛的歌吟中呜咽了,而牧帐里的酒歌沁润心扉。

        阿尼玛卿山下的外香寺湮没在众僧的祈祷声中,寒雪覆盖的藏寨一如生灵般休眠。远望僵硬的天空,我的思绪凝固,背影在雪的蚕食中长成一块残骨。

        有一段记忆偶尔就醉卧在旧时光里。

        在空旷的玛曲,月光撩开古铜之躯上泛动的传说。

        跌入眼眸的风景晃动着远古的身影,牛羊在牧归的洪流中发出骚动和叹息。那镶嵌在远方的鹰隼,在暗夜里睁大眼睛。

        花瓣已飘落在曼日玛飞翔的焦躁里,还有谁不知晓呢?远处有雪狐在孤鸣,而蹒跚的灵魂,在黄昏里孤独徘徊。

 

 

在甘南捡拾春色

 

        满目的飞雪掠动相思之羽,它飞翔着,躲进谁的暖帐里了?

        难以想象,在这极寒的草原,还有谁收藏慰藉心灵的些许温馨?

        强劲的风搬运着苍凉。

        同时也搬运着这个冬天最后的希望。

        那个寒风里扬起的头颅,是远方生命铿锵的证词。那片片枯萎的落英后面潜藏着谁的秘密?是命运的灼痛还是灵魂的惊悸?

        故乡就在前方,甘南让一个远游的人长出痴迷的花朵。瞧,那一片催生的杨树,在雪后迎风抖动,是生灵的挣扎还是远方枯杨春意的萌发?那些湮没在雪水下的嫩草在呼唤着同一个名字,我昂起头,用心捡拾甘南的春色。

 

 

夜无眠

 

        这五月的草原,我的睡意全是白色的记忆。

        面对狂雪挤压绿色,遍地落满凋谢的生命。

        这一夜,甘南无眠,我亦无眠。在羚羊小城,那比生命更有活力的花朵,成为我入春以来最多的描述,就像我刻意爱着的那几行颇有温度的诗句,倏忽间占据了我灵魂的全部。

        我想默不作声,但可爱的雪儿缠绵着,让我欲罢不能。在这青藏的小城,一个痴情的人依偎着雪意的呢喃,想沉吟着缓慢老去……

 

 

驻足旺藏寺

 

        一扇虚掩的空门囚禁住一地春欲。

        那清净之域钟鼓齐鸣,有天籁之音洞穿魂魄,营造着慈悲的境界。

        一双双虔诚的脚步被渡入佛界,深入大悲咒悠扬而沉鸣的韵律中。我在尘世的声音越飘越远,一直蔓延到旺藏寺的周身。

        忽有祈愿之声落入耳鼓,动人心魄,由远及近抵达众生。

        数百年幽静的声音,透过时光之壁传递佛陀赐予的福祉。

        白龙江深处的旺藏寺,在云朵里孕育着吉祥。

        遥看寺院旁边的茨日那村,红色的记忆正在打开......

 

 

落坐故乡的雪野

 

        独自厮守一片雪野。

        在几分寒气的月光下留住一丝慰藉心灵的暖意。鸟儿们已经三五成群地散去,不知今冬它们将栖落在怎样的风景里去装饰别样的天地。

        灵魂如出窍的烟尘,不择方向地随处弥漫着,那个与风雪为伍的伊人呢?为何不见她匆匆行走的身影。

        选择了冬天作为我远旅的背景,萧瑟的风,冰冻的船一起跌落在今冬我眼眸设置的陷阱里,独自沉闷地呻吟,它们不留丝毫的暖意,其实这个冬天的每一个情节不留温暖。

        独坐冬季,我想起了屋前独自迎风玉立的白杨,它们失却了丰腴,留下铮铮铁骨,那高昂的头颅伸向苍穹,目光里没有一丝杂念。

        我领略了一份豪气之后,目光触及远方朦胧的雪意。北方的村庄进入了一种特殊的冬眠,人与野犬的喘息濡湿了冬天的童话。

        穿越冬季,我与风雪共舞。

 

 

题三苏祠

 

        面对牌坊和高大的门庭,你来与不来,它都庄重的落坐在眉山的心脏,任由无数访游者仰慕和凭吊。

        伫立在祠堂前,我被西南古典的绰约和雅儒迷住了双眼,远望“三分水,二分竹”营造的“岛居”,不远处苏轼仰天长叹、仗剑赋诗吟明月的豪放气势,栩栩如生的景象那像是一座浮雕?

        穿过启贤堂,远眺抱月亭,登上景苏楼,那三苏的情怀和胸襟尽收眼底,还有什么抱憾呢,只是那《六国论》《东坡七集》《栾城集》都躲开众人的视线,沉入蒙尘的宋史中了。

        今夜,漫游在这月色斑驳、竹影婆娑的眉山古道,任凭细雨霏霏,想那千年豪吟的苏东坡与今夜一个远游者的相遇,畅叙世事过往,旧貌新颜。我酒酣入眠时,三苏的故居已在华灯初上中轻歌曼舞,车水马龙,一片世态祥和,整个眉山在现代与古风的融合中华丽转身,瞬间褪去了那北宋的颜色。

 

 

登瓦屋山

 

        七十二条飞瀑把天宫瓦屋妆扮成白发飘曳的女神。

        八十眼清泉把道教瓦屋滋润成苍海秘境。

        身披鸽子花和杜鹃花编织的五彩霓裳,瓦屋山神韵骤起,恰似那道风仙骨的谪仙人,在苍雪映日中缓慢远行,在那神奇山顶的平台上打坐默念《道德经》。

        独坐冬季,远望瓦屋山峦涌动,雪意缠绵,伫立山顶象耳山庄,想那雪国里徜徉许久的伊人,此刻我与你相视无言,只有低沉的呼吸透过薄暮,传递瓦屋山冰雪雾凇的缠绵。

        分明是瓦屋山天池,为何让失散重逢的鸳鸯去给那神秘的一汪春水重新命名呢?面对远处呼啸而出的兰溪飞瀑,我瞬间被震撼,竟然想不起那幽静的池水之源,也许那钟声悠扬的正觉寺和光相寺才晓得那鸳鸯池的来历,会不会是一段忧伤的爱情故事呢?

        谁的巨掌伸过象耳岩壁,在晨曦中观云海放歌,揣朝阳入怀?又是谁的虔敬轻盈而至,在暗夜里擎神灯划开禅林,静候佛光入心?

        那条让魂儿走散的迷魂凼呢,至今也没有探险者深入的足迹,叩问瓦屋山,何日解密?

 

 

西梅朵合塘

 

        诗和远方,脑海里反复徘徊的文字,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欧拉秀玛,我只有选择敬畏生命的坚韧。

        车辆穿透雾霾,执着地飞向远方的欧拉草原。沿途青草唤醒耳朵和眸光,那天边游走的羊群,寂寞的食草神,它们没有选择阳光和花朵的权力。

        在西梅朵合塘,在有梦的草地上,我与羞涩的花瓣亲吻,成片的花海向我伸出矫情的手,浓郁的花香包裹着我,一个游历雪域的人。今夜把头颅和灵魂安放在这偌大的花海,让游子的心沉入花瓣的内心迷醉不醒。

        背倚阿尼玛卿,那连绵起伏的云朵环绕的帐篷,梅朵的身影在眼前晃动,你可瞧见一个忧伤的歌者在西梅朵合塘的心脏沉吟不走?

        在黄河南岸,远眺牛羊如一串串诗意锻造的悠长韵脚,在牧人抬头仰望苍穹时,发出悲凉的慨叹!

        而鹰隼贴近云岩,在临空放歌,收获一场强大的独白。

        只有马匹,在沉思中迅疾的跃进山谷,望空嘶鸣,承载雪域最浓烈的生命恋歌!西梅朵合塘在盛夏呈现五彩霓裳,我来了,一个不再相约的歌者,挥舞着牧鞭,在青青牧场厮守一场约定的爱情。云朵和花草都压得很低,空气有些沉闷,我背对阳光伫立,等风来......

 

 

欧拉秀玛的羊

 

        在欧拉秀玛深处,我与一群信念执着低头吃草的羊群相遇,内心孤独的时候,羊们静寂的思考些什么呢?

        远远地注视那些埋头觅食的动物,偶尔抬起的眸子里裸露的善良,让尾随其后的我自残形秽,该对这些胸怀辽阔的生灵低诉些什么呢?我感觉手足无错,耳鼓发红,还能聆听到羔羊们轻盈的脚步声吗?

        我无法回答上苍的疑问。唯有那双被夜露打湿的眼睛,瞳仁里只留下一次与远方羊群的匆忙对话。那个走远的背影,是我们来世蜕变成的羊吗?

 

 

仰望可汗山

 

        一册河山,在祖国旷远的版图上熠熠生辉。

        可汗山,英雄的身躯垒砌的一座丰碑,透过元史的风烟一直在科尔沁草原醒着。

        八百年前血与火交融的印迹,一直在我敬畏的记忆里闪烁着。

        在可汗山下,我只有怀揣明灯,才能将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征战的故事装进行囊,渗出沉甸甸的热血和汗水。

        回想蒙古铁骑跨越亚欧大地,使华夏的声音驻足在诗人裴多菲的故乡,那艰辛和荣光撞开的美丽疆域,一定是可汗沉睡八百年后依然点亮尘世的骄人诗篇。

        可汗山下,马蹄声声,青草眨动着神秘的眼眸,轻风习习,成片的赛钦花和龙胆花次第绽开,元代的故事正打开精彩的一页,而敖包里的马头琴声由远及近,在游人仰望的眼神中挥之不去。

 

以上作品原刊于《星星》第2期、第8期下(半月刊)

《散文诗》第3期、《山东文学》第5期(下半月刊)等

        牧风,藏族,原名赵凌宏,甘肃甘南人,现任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广新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外散文诗学会理事。已在《诗刊》《民族文学》《青年文学》《星星》《诗潮》《中国诗歌》《中国诗人》《散文诗》《散文诗世界》《飞天》《山东文学》《北方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新诗近五十多万字。作品入选《中国散文诗一百年大系》《中国散文诗百年经典》《中外散文诗60家》《中国新诗百年精选》《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新诗百年纪念典藏--全球华人百人诗选》等多种新诗及散文诗权威年选。著有散文诗集《记忆深处的甘南》《六个人的青藏》。获甘肃省第六届黄河文学奖、甘肃省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奖、首届玉龙艺术奖。参加第十五届、第十八届全国散文诗笔会,鲁迅文学院第22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创研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