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科
高原托出一轮薄薄的月亮
静谧的海子是遗落人世的铜镜
余辉洒下的金顶传来梵音
整个世界的白就落了下来
雪线之上,狮鬃,豹影,羚角
和一朵自由绽放的雪莲
在夜色里颤颤巍巍
獒犬沉闷的短吠声里
大地的凝重,遥遥而至
一堆篝火没入巨大的夜空
秋后的草地就发出疲惫的叹息
起身的时候,露水开始凝霜
归去的路就走得趔趔趄趄
精通十明的智者说——
“一只脚尚未站稳,抬双脚肯定摔跤。”*
*萨迦格言警句
手帕
一场轻雪延拓了所有的时光
适合打开,尘封的书橱
和裂痕愈发沉郁的那扇柜门
把陈旧的往事再翻上一遍
整整七年过去了——
您叠得整整齐齐的衣衫上
已经散发出,土的腥味,炕的焦味
和岁月深处无法回避的霉味
惟有那一沓大大小小的手帕
清清爽爽地躲在往日的岁月里
有松风,有鹤鸣,有龙吟,有虎啸
有祖国大好河山的千沟万壑
甚至还有,一枝孤零零的墨梅
倔强地开在百无聊赖的午后
有时候也会想,美好的八零年代
兜里揣着一块素色手帕的男人
他的一生,该有多么干净
打墙
打墙的人喊着高昂的号子
或者,齐唱一首忧伤的歌谣
炎热的太阳就慢慢斜了过去
辛苦的劳作,就慢慢斜了过去
整个村落的男人和女人都来了
多棱的石头筑成长长的墙基
栽上高高的架杆,绑起厚厚的夹板
圆形的杵头整齐地落下
松散潮湿的黑土就板结起来
夹板一层换着一层交替翻高
墙头的身影就逐渐模糊起来
——许多年后,才慢慢明白
“软处取土,硬处打墙。”
言说的不仅仅是一种劳作技巧
2008年的卓尼普,地震的余波
还是揺倒了百年木屋的西墙
共居一屋的古老家族散落一地
那年开始,砌墙或者修屋
我们都用上了,坚硬的水泥
冰冷的钢材,和空心的砖头
初春
从高原上下来的人
已经涤净了太阳的灼痕
从高跷上下来的人
正在洗去满脸的油彩和神性
“人老了是会缩的……”
年过半百的春天,雪总下个不停
牧放
从高处遥望,沟壑重生的卓尼普
是一个“丰”字形的村庄,逶迤而下
每一条巷子,都掩映着几棵白杨
数只家畜,和虎吞口的苫子房
这里的人们,来自古老的羌,戎
唃厮啰,吐谷浑,和驻军屯田的边防
浑浊的眼神逐渐和高原融为一体
慢慢老去的族人,有着紫色的脸庞
多像那些隐没于草丛中的塔拉
冬春四季,拱起几个狡黠的土包
彻底模糊了来时的模样
他们聚拢在一起,独自稼穑,联合牧放
从每一个巷子口赶出来的牛羊
都有着相同的口音,模糊,粗犷
趔趔趄趄,挤来挤去,慌慌张张
奔向那片陡峭而贫瘠的山坡时
红色的巉岩里,就会溢满风的呼啸
和半句谣曲,断断续续的回响
土地再次下放的那个春天,大哥和我
从一只紧握的手里抽出几根芨芨草
就带回了一头白色犏牛,几只缺角绵羊
“没娘娃儿,站墙根儿。”——
糌粑糊糊喂大的那只羔子也终于老了
炎热的太阳开始炙烤漫长的午后
俊郎的少年,多了几许眼底的忧伤
紫皮的洋芋依旧绽放紫色的花朵
紫色的青稞在紫色的微风里摇晃
所有的过往似乎都能在某个午后复活
明快的屋檐下已经见不到牛羊和马匹了
黄墙钢瓦的村庄,美好而整洁
多年以后,我们翻过去的那个垭口
一条回家的路,平平整整,敞敞亮亮
擀毡
擀毡人背着巨大的锅盖和长弓
轻声碎语,踅过村寨
林林总总的精巧不会轻易示人
他们来自东路,岷县,河州
和更加遥远的南方一带
黑牦牛的毛,白绵羊的毛,和不知来路的毛
在巨大的幔帐上,逐一抖散,摊开,晒晾
满院的灰尘、草屑和膻味儿散尽的时候
擀毡人,和白雪一般蓬松的毛
一起卷入昏暗的炕角——
铺匀,压实,喷水……密密匝匝的制作
诡异,神秘,一如遮遮掩掩的午后
多年以后,我能想起来的
惟有那个夏日,无比乖顺的牛羊
卧于脚下,顺着一把惬意的剪刀
一卷一卷慢慢卸下,厚厚的冬毛
豆状的寄生虫,锲入皮下
多像时代的痛和痒
入秋时节,被擀毡者拐走的班玛措
那个高挑,贤惠,不善言辞的女孩儿
用悄没声息的私奔,一把撕裂
族人古老的脸面
很长很长的时间里,我们的村庄
朴素,慵懒,简陋,狭隘,一成不变
拥有手艺的人,是灵巧之辈
不事稼穑,备受喜爱,却也无人尊崇
丰收
太阳落川。草尖的露水迅速收敛
斜挂天际的残月,薄透,锋锐
宛若走向麦田的那把铁镰
斜挂在山道的后腰上,尚能收割
人世的又一茬成熟和衰老
会说格言的老人早已和泥土合二为一
还能叫上名字的农具,榫卯脱落
亮亮堂堂的屋檐下,已经很难见到
筑巢的燕子,孵卵的麻雀
和一张蛛网布满的所有纠结
是谁提前交还了麦芒和烈日
是谁提前拿走了,种子和稼穑
——我们的村落干干净净
我们的村落,干干净净
梯子
传说中斩断天梯的止贡赞普
给西藏留下了第一个王室墓葬
从遥远的公元一世纪开始
躬耕在贫瘠土地上的普罗大众
只能把超脱苦难的登天梯子
绘上高处的石崖
靠近内地的卓尼普,可以凭借
双柱并立的云梯,夯土为基的石阶
和桦树凿就的独木长梯
一次次登临,农耕中国的屋顶
1935年的春天,被慢待的匠人
偷偷将梯空增高了两寸
——此后百年,好几辈人
日日都在思量攀登的难度
岁月痴长,渐知天命
也曾登临过一些高地和巅峰
依旧对脚下的每一块虚空
战战兢兢,不敢涉足
石磨
如果能够回到八千年前,或者更远
谁会是那个,能把一块儿顽石
雕凿成斧,刀,杵,臼,打击的器具
和开启生命的两盘磨石的智者?
或者可以,爬上高处的岩壁
用尖锐的石块,刻出日月星辰
日复一日的劳作,一头被猎获的兽
或者,刚刚开启的文字和孤独
天圆地方不仅仅是深刻的寓意
在古老的东方,磨盘也已经很老了
老得足以忘记那些颤颤巍巍的往昔
磨眼之中,流淌不出清新的麦香
丰衣足食的指头,开始从骨缝里疼痛
推石上山的人,在遥远的西方
被尊崇顶礼,列为神圣。凿就农具的人
早已将姓名深深埋进了敦实的大地
钢磨来到雪域高原的那个夜晚
所有的村庄,灯火通明
多年以后,潺潺的溪水
依旧日夜拨动流转的玛尼
刚刚成年的青稞,掐去麦芒的青稞
聚拢在笼屉里将要被蒸熟的青稞
用一捧悠悠长长、软软糯糯的麦索
才能把沉寂的石磨在夏日里唤醒
纷乱的夜晚总是让让人惶恐
推磨的老人,绕过岁月
和门缝里挤过来的一缕季风
古老的村落,寂静如初
扎尕那
坐在青稞架上嗑瓜籽的红衣少女
早已老成了祖母的模样
顺流放筏的那个男人回来了
安静卸下骨殖的地方
金露梅披着一身薄霜
人声鼎沸的扎尕那
是天堂跌落人间的村庄
茂密的次生林里,风声和涧鸣
都在以葳蕤的方式生长
创作谈:总有一个故乡让你诗意仰望
离开故乡整整三十年了。我一直在想,究竟多久多远的离开,才能给故乡留出永久仰望、诗意书写或者难着一字、无声回望的距离?
记得第一次长时间离开青藏末端的那个村庄,是1993年的秋天。高考失利,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清晨,搭一辆到处漏风的客车,从卓尼出发,取道甘南州府合作,路径四川若尔盖,摇摇晃晃抵达伯父安家的迭部县城时,满山的红叶已经快落尽了,虎头山上的雪也开始多了起来。
现在回想起来,心灵上的决绝远离和诗意回望的种子,应该来自更远的地方。
我的曾祖父,那个不事稼穑的老学究,早已把文学的种子和文人的风骨,埋进了听评书听得五迷六道的幼小心灵。我的老祖母,那个即便是在最穷困潦倒的时节也整洁清爽不失大家风范的青藏女子,用大半辈子的正直和泼辣提领了整个家族和村庄的“大嫂”。一直奔波在城乡之间做中医的先父,即便再艰苦的岁月,都坚持着在硬皮本上用古诗体抒发胸臆,更是手把手地教会我,如何在农业和牧活、读书和写字之间找到最好的契合。当然,带我真正进入现代诗歌之门的,是当时卓尼一中的语文老师、甘南有名的诗人李德全老师。
如果再往风和阳光轻抚着的雪线以上仰望,再往那只悬挂在天际的鹰隼宽阔有力的翅翼下仰望,藏文化和汉文化互融互补、农业和牧业相得益彰的这片土地,即叫“上卓”又名“卓尼普”,让我又爱又恨决绝逃离又无限回望的这个村庄,就是渗透在血液、骨缝和梦里边的诗歌原乡。正是这种爱恨交加、归离难辨、取舍不得、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愫,就构成了我文学表达的底色。
1994年的秋天,我顺着洮河而下,抵达兰州。和故乡的洮河一样,在倔强的求异和积极的融入之间,我来到黄河岸上的西北师大数学系读书。
之后毕业,之后留校,之后工作和写作,一去三十载,回首已苍然。
从激情满怀不愿服输的那个敏感少年,到渐知天命四平八稳的中年生活,得到了很多,失去的也不少,唯一坚持了下来的,就是在每一个静谧的晨曦里,煮一壶酥油茶,在一些轻轻浅浅长长短短的诗句里,回望故乡甘南的沧桑巨变,勾勒家乡村庄的来来去去,记录模糊足痕的深深浅浅。
刚杰·索木东,又名来鑫华,藏族,甘肃卓尼人,现供职于西北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