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10月,金庸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大儿子查传侠自缢身亡,时年十九岁,这是他心中永远无法弥合的伤痛。他痛苦地回忆"我记得接到大儿子在美国过身的消息后,好灰心,好难过;但那天还要继续在报馆写社评,一面写就一面流泪,一直都很伤心,还是要写。"之后,他亲自去美国,把儿子的骨灰捧回香港安葬。儿子的自杀也成为他信仰佛教的直接原因。几个月以后,他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中说:"……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

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一句"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写不尽他心中无限的悲痛与伤心。在他1961年写《倚天屠龙记》时,对于"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他还没有切身的生命体验。19773月,当他提笔写下这些文字时,离查传侠自杀不过短短5个月,伤口犹新,创痛宛然,所以语含至痛。中年丧子,那是真实人生最深的不幸。

  关于查传侠自杀的原因有两个版本。一种说法是与父母离婚有关。查传侠在美国读书时,得知父母要离婚,非常伤心。他曾多次尝试劝说父亲,但没能改变这个事实,父母的离婚对他的打击极为沉重,在绝望中他选择了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林燕妮说:"在离婚期间,查良镛和朱玫都经历了人生最痛苦的时刻,那就是十八岁的爱儿在父母闹离婚时自杀逝世。"另一种说法是,金庸对这个儿子感情很深,相反,母子的关系不太好。查传侠十一、二岁时就写过一篇文章,说人生很苦,没什么意思,先天有佛教思想。有人说应该阻止孩子这样想问题,金庸却觉得儿子是对的,人生本来就像他想的那样,他甚至夸奖儿子深刻早慧,根本没有想到儿子会因这思想断送性命。查传侠那时在美国读大学一年级,还未选科。他有一个女朋友在旧金山,他们在电话里吵了几句,他就不想活了,一冲动就选择了自杀。

  1991年,金庸将《明报》卖给于品海,有人就说那是因为于品海长得像他死去的儿子。记者问及此事,金庸回答:"理性上我没这样想。但他跟我大儿子同年,都属猴,相貌也的确有点像,潜意识上不知不觉有亲近的感觉,可能有。"

  长子自杀对金庸生命的震撼是怎么估计也不过分的,他说:"197610月,我十九岁的长子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丧命。这对我真如晴天霹雳,我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着自杀。当时有一个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我想到阴世去和传侠会面,要他向我解释这个疑问。"]在死亡面前,一切身外的虚名浮利、他的万贯家财都变得空空洞洞。这也许是他一生遇到的最大打击,儿子的死使他伤心欲绝,在极度痛苦中,他开始研读佛经、在佛教书籍中寻求人生的答案。从痛苦到欢喜,经历了一年半的时光。他曾用了近五年的时间,将自己多年来钻研佛经的心得,以及佛经中的故事、经义,编写成数百篇的诗歌,尚未公开出版。

  1981412日,他对杜南发说:"因为宗教是一种神秘经验,信就信,不信就不信,这不是一种理性的,而是宗教性的。我信佛教,因为我相信人生就是这样子,所以就信了。刚才我曾说过,写小说是追求美。我写社评,则是在力求弄清真和假、理由充足不充足和判断对与错。至于佛学,则属于宗教性的范畴,是你信仰不信仰的问题,没什么道理可讲的。"

  但有人对他的佛教信仰提出了尖锐的质疑,1981年,李敖发表《我是"善霸"我怕谁》一文,批评"金庸式伪善""你有这么多的财产在身边,你说你是虔诚的佛教徒,你怎么解释你的财产呢?"

  金庸现有两女一男,和死去的查传侠都是朱玫所生,已各自为人父母,都不从文。长女查传诗,1988515日与《明报晚报》副总编辑赵国安举行婚礼,当时报纸曾刊出他们的结婚广告。次女查传讷(就是金庸文章中提到的"阿讷")1987年与一个医生结婚,《明报周刊》对她们的婚礼有图文并茂的报道。1994年,金庸说过"大女婿在商业电台,以前在《明报晚报》任副总编辑,后来也在《明报》经济版干过",曾和于品海在《财经日报》共事。

  儿子查传倜长得酷似乃父,比父亲要胖,师承以美食以本的蔡澜,据说食的品味很高,绰号"八袋弟子",八袋指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酒,意思是要尝尽天下美食。他的嗜好就是:吃、养狗、游山玩水,最喜欢东坡肉和香口食物。遇上什么好吃的,必定回家告诉他父亲,然后与家人同去品尝,每周如此。因为金庸喜爱吃东坡肉,查传倜也吃遍香港的东坡肉,一旦找到香味四溢、入口融化的,他总要与父亲一起去吃。出身于名门书香之家,查传倜说他没有压力,他有自己享受生命的天空。他原是学会计的,现任明河社出版公司副经理,协助父亲做些出版管理工作。

  1994年,他曾对人说:"每一个礼拜六,晚上我们都有一次家庭聚会,一起吃饭。他们三家都住在同一栋大厦,跟我家住在很近的。他们三兄妹感情很好。对我也很好,我现在这个太太不是他们的母亲,但大家相处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