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概括这些乘的道理有许多,但按照不共前译宁玛派自宗大圆满的观点而言,可以分为九乘。即因三乘、外三乘、内三乘。其中因三乘包括声闻乘、缘觉乘与菩萨乘。自己从善知识处听闻佛法,并将所闻之义传授他人故称声闻;最后有者不依靠他者独立自主便能现前超胜三有轮回之果,故而称缘觉;为成就圆满菩提,利他心不怯懦、勇往直前,故称菩萨。诠释修持此三乘可获得相应之果的途径,是故称为法相,并且此三乘只是获得自果的直接因、获得究竟大菩提果的间接因,并非是果转道用,为此称为因三乘。
  外三乘分事续、行续、瑜伽续,事续主要宣说外在的事宜,故称为事续;行续见行平等受持,因此称为行续;瑜伽续主要宣讲内在修行,故而称为瑜伽续。此三乘与因乘的方式相似并且从他处寻觅悉地,因而称为外三续。
  内三乘包括大瑜伽(玛哈约嘎)、随类瑜伽(阿努约嘎)、明点瑜伽(阿底约嘎)。与外续相比,尽管有许多超胜之处,但归纳而言,因见修行不同故称为无上续部。如果详加分析,则主要讲述方便生起次第为父续,称为大瑜伽;主要宣说智慧圆满次第的为母续,共称随类瑜伽;主要宣讲双运光明次第的为无二续,也叫明点瑜伽。此三乘证悟轮涅为净等,并且不从他处寻求悉地,所以称为内三续。
  如是乘的所有分类均可包括在此九乘次第中。如《集密意续》中云:“决定胜义乘,决定有三种,集聚招引乘,苦行明觉乘,随转方便乘。”此中所说的三乘每一乘又各自分三,决定共有九乘。
  如此九乘次第下面稍广加以说明。总的来说,乘也并不决定有九种,声闻缘觉乘所宣说的暂时相似之解脱果位以及能获得此暂时果位的相似道均可包括在大乘中,因而并非是大乘以外的他乘;菩萨乘与外三续部对于究竟菩提果位与能获得的正道,只是笼统地讲述了,而并未圆满阐明,因此可包括在无上密乘之中,别无他乘;内三续中的下二续(玛哈、阿努)可包括在明点瑜伽(阿底约嘎)中,此外无有他乘。所以说,究竟阿底约嘎唯一乘才决定是大菩提的直接因。这与《大海续》所说的“各自佛法大海续,此说以此为此说,诸义此中均圆满”意义相同。
  如果按照各自的法义加以分析,则因相三乘中第一声闻乘,入门:护持得而未失七种别解脱戒中的任意一种;见解:虽然已了达了五蕴所摄的一切法人我为空性,却认为两种细微无分法我为实有;修持:观修九等至之寂止与四谛十六行相的胜观;行为:行持十二头陀行等;果位:预流、一来、无来、阿罗汉四种每一个都包括向与果两种共有八果。
  第二缘觉乘,入门:与声闻乘相同;见解:在证悟人无我的基础上,又证悟了所取无自性,因此证悟了一个半的无我;修持:观修十二缘起生灭而断定十二空性;行为:与声闻乘相同;果位:利根者得麟角喻独觉果位,钝根者获得鹦鹉喻独觉果位。
  第三菩萨乘,有唯识宗与中观宗两类。入门:受愿行菩萨戒。见解:唯识宗既证悟了所取无自性也证悟了能取之心识为空性,然而却承认自明心识本体不空,虽然他们自认为已经证悟了二无我,但实际上若以中观衡量,还未证悟细微的法无我;中观宗彻底证悟了诸法二我为空性。修持:唯识与中观宗均修持不共三十七道品。行为:行持六度。果位:暂时获得十地,究竟获得第十一普光地。由于此三乘能集聚于佛刹,并且是招引所化众生趋入解脱之道,故称为集聚招引乘。
  外三续中第一事续,入门:依靠宝瓶水及五佛冠灌顶来成熟。见解:证悟法性清净天尊。所谓的法性清净天尊是指自之心性明空离戏智慧,之后如果观修世俗现分完全为清净天尊之自性,则最终将见到彼等世俗法成为清净天尊。修持:观修四真如,一、自尊真如:在自己为真如的见解中安住。二、本尊真如:一般事续中不将自己观想为誓言尊者,只是在前方观想智慧尊者;殊胜事续,空性、文字、声、色、手印、标志六尊。三、念诵真如:按照事续六尊的方式观修,即将自己观为誓言尊者,于面前迎请智慧尊者,将自己与智慧尊者视为主仆而成就悉地。在修念诵真如时应当具足三专注。其一专注本基:于自前明观天尊;其二专注内心:于天尊心间观想月轮;其三专注声音:于月轮上观想发声咒串,心专注于此而闭气念诵。四、禅定真如:将自己观为本尊,再于心间观想火焰中央日轮上有咒串,此为火住,是成就四种事业之根本,从中咒串发出自声,此为声住,是成就寂止的根本,观察咒声并于寂止无念中安住,此乃声际解脱,是显现胜观之因。行为:主要行持沐浴、清洁等外在事宜。果位:获得三部金刚持果位。
  第二行续,入门:通过觉性五灌顶来成熟相续。见解:与瑜伽续相同。修持:修有相与无相瑜伽。(有相瑜伽)如《大日如来续》中云:“文字结合字,基中成为基,极收意识中,念诵十万遍。”其中第一个文字是指观想胜义菩提心空性与彼之现分世俗菩提心月轮,第二个文字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观想所诵咒语的自声,第一个基是指自己观为誓言尊者,第二个基是指自前观想智慧尊者,之后以兄弟、朋友的方式成就悉地,这是有相瑜伽。观察蕴等诸法而了达无生空性为趋入,现前无念本体为安住,从中对一切未证悟的众生生起大悲心即是起坐,以趋入、安住、起坐三者而观胜义菩提心,这是无相瑜伽。行为:与事续相同。果位:通过如是修行获得四部金刚持果位。


  第三瑜伽续,入门:五觉性灌顶加上阿阇黎灌顶,通过获得此六灌顶来成熟相续。见解:以证悟胜义中诸法无相的加持而将世俗法观为金刚法界本尊。修持:修有相与无相瑜伽。(有相瑜伽)如《嘎波续》中云:“修无念月语金刚,散摄而明现天尊。”即观修基空性、月垫、语文字、意标志、完整的天尊身相,通过如此五现前正觉的方式观想本尊。彼续又云:“等持加持灌顶供。”意思是说,观想眷属天尊、以自部作加持、受自己所属部的灌顶、顶礼供养赞颂,此为四幻化。意为誓言手印、语为法手印、身为大手印手印、事业为事业手印,以此四手印印持后迎请智慧尊者融入,依靠智慧尊者与誓言尊者无二无别的方式念诵,最后祈送智慧尊者,通过此等形式修持为有相瑜伽。于见解中安住为无相瑜伽。行为:沐浴清洁等仅仅作为助缘。果位:于五部密严刹中成佛。此三乘依靠外在的苦行而觉悟内在的意义,故称为苦行明觉乘。
  内三续中第一大瑜伽,入门:以外十利益灌顶、内五力量灌顶、密三甚深灌顶共十八种灌顶来成熟相续。见解:七胜义无本体的本性中显现妙力,于三垫天尊坛城中自性任运自成,此二者只是反体不同,自性无有差别,也就是抉择真谛无别大法身。修持:生圆次第中主要宣说的是生起次第,主要修持的也是净除卵生与胎生习气的生起次第,这一切修法都是以三等持为核心,本体具足清净、圆满、成熟,以闭气四钉印持而修。大瑜伽中的父续修持风的圆满次第;母续修明点圆满次第;无二续修胜义光明圆满次第。行为:行持有戏、无戏与极无戏三种行为。果位:究竟四持明所摄的五道而获得双运金刚持果位。
  第二随类瑜伽,入门:以外十续灌顶、内十一大灌顶、十三修行灌顶、密二缘灌顶,共三十六殊胜灌顶来成熟相续。见解:法界无生离戏普贤佛母坛城、有境自然智慧自性任运自成普贤佛父坛城、二者本体无别大乐佛子根本菩提心坛城,即通过随寻、伺的方式来抉择此三坛城。修持:随义而安住于无分别念的境界中,随句仅以持诵咒语而明观妙力显现的天尊坛城,此为解脱道。方便道则依靠上下门而生起俱生智慧。行为:了知一切心境均为大乐智慧的游舞,从而无有取舍地行持。果位:究竟五道本体的五瑜伽与十地,次第修持随法性真如的五道而净除十地的十种所净,显现自地的一切功德。
  一、如是资粮道意乐心瑜伽,包括第一不定迁变地与第二能依根本地。此瑜伽净除相续的粗、细业习,而次第成就五眼六通、细微神变等共同悉地,现见佛化身等显现资粮道的所有功德。
  二、加行道辨大种瑜伽,包括第三净除粗障地、第四恒时修学地以及第五所依福德地。此瑜伽清净粗、中、细现行因习气,仅以风心成就天尊身,并显现昼夜不间断证悟一切如幻等加行道的所有功德。以会供行为摧毁精、尘、风的粗乐,远离五怖畏,灭尽有漏而获得见道赐大安慰瑜伽。
  三、赐大安慰瑜伽,包括第六殊胜地,清净众生的障碍、现量见到法性自相,从而成就空乐智慧光明天尊身,一千二百功德获得自在,前往报身五部刹土听闻佛法等显现见道的一切功德。从见道光明中出定而现证修道,获得大授记瑜伽。
  四、获大授记瑜伽,包括第七所缘生果地,此瑜伽清净同时存在的障碍后成就证悟法性之智慧以及清净天尊身,显现不间断的双运身。
  五、究竟道时获得大妙力道圆满瑜伽,此瑜伽包括第八安住不变地、第九周遍法性地以及第十圆满相融地,依次清净粗、中、细的随眠烦恼障碍。如是修道的四地,按照共同乘而言,则为修道九地所摄,修道的功德从见道的一千二百功德的千倍直至等同千万俱胝那由他不可言语刹土极细微尘数之间次第增上,显现四幻化、十自在等所有功德。如此四学道究竟后获得果灌顶末际所依精、尘、风三者的细微之因已断绝,从而使能依微细心识也得以清净,最终现前与二十五果法无二无别、任运自成的大乐身。
  上述的五瑜伽与十地的定义虽然在经部、根本续以及窍诀中未曾见过有明确的宣说,但一般而言,五瑜伽中的第一意乐心瑜伽是指在资粮道时,光明与本尊身二者仅仅是由意乐引发的信解之对境,因此称为意乐心瑜伽。第二辨大种瑜伽:获得加行道时,有漏法虽然存在,但不会再度退转,因种性已确定故而称为辨大种瑜伽。第三赐大安慰瑜伽:见道时远离五怖畏等,现量见到法性超离一切世间法,因而称为赐大安慰瑜伽。第四获大授记瑜伽:修道时,以时处等固定的方式获得大授记,因此称为获大授记瑜伽。第五大妙力圆满瑜伽:究竟道时,学道双运功德的妙力都已究竟圆满,所以称为大妙力圆满瑜伽。
  地也有十种:由于资粮道时有漏与退转都有,因而称为第一不定迁变地;第一瑜伽阶段的一切现证是生起能依加行道等的根本,故称第二能依根本地;加行道时净除障碍见道义光明之现行因的一切习气,因而称为第三净除粗障地;昼夜不间断以如幻的方式修学双运之因,所以称为第四恒时修学地;依靠近因所积的福德而获得无漏智慧,故而称为第五福德所依地;见道时现量见到义光明,依此可使无漏功德与日俱增,更为殊胜,故称为第六趋至殊胜地;修道时,观想并修习有学道的双运之义而成就无学果位的双运身,为此称为第七所缘生果地;究竟道时,恒时安住于法界智慧无二无别的密意中,无有迁变,由此称为第八安住不变地;法性义光明与有法圣尊身的显现二者无离无合之法性手印周遍一切,因此称为第九周遍法性地;妙力显现的庄严色身均于无生法界中圆满究竟,圆融一味,为此称第十圆满相融地。从这一切地大多数名称都不固定的方面来说,它们都是有学地,各自的暂时障碍清净获得上地功德,因而按照暂时安立的各自定义来看,那一地的补特伽罗也不一定具足所有的条件。最后一地虽说是无学地,但只是名称而已,就像阿罗汉向虽然名为阿罗汉实际上并非是真正的阿罗汉一样。
  第三明点瑜伽,入门:着重强调获得有戏、无戏、极无戏、最无戏四灌顶。见解:断定诸法于觉性本体中原本就已成佛,不需要依靠地道而再次修成。修持:懈怠者无勤而解脱以本来清净自然安住来护持境界;精进者有勤而解脱即依靠顿超六要而开启如来藏之密藏门,从而现量见到如来藏光明。行为:一切显现均现为法性游舞,因此远离破立贪执而安住。果位:究竟四相而趋至任运圆满普贤如来无别地或无上智慧地。此三乘不需要依靠对治刻意断除一切烦恼,具有将觉性智慧转为道用的方便,因而称为随转方便乘。

  第三瑜伽续,入门:五觉性灌顶加上阿阇黎灌顶,通过获得此六灌顶来成熟相续。见解:以证悟胜义中诸法无相的加持而将世俗法观为金刚法界本尊。修持:修有相与无相瑜伽。(有相瑜伽)如《嘎波续》中云:“修无念月语金刚,散摄而明现天尊。”即观修基空性、月垫、语文字、意标志、完整的天尊身相,通过如此五现前正觉的方式观想本尊。彼续又云:“等持加持灌顶供。”意思是说,观想眷属天尊、以自部作加持、受自己所属部的灌顶、顶礼供养赞颂,此为四幻化。意为誓言手印、语为法手印、身为大手印手印、事业为事业手印,以此四手印印持后迎请智慧尊者融入,依靠智慧尊者与誓言尊者无二无别的方式念诵,最后祈送智慧尊者,通过此等形式修持为有相瑜伽。于见解中安住为无相瑜伽。行为:沐浴清洁等仅仅作为助缘。果位:于五部密严刹中成佛。此三乘依靠外在的苦行而觉悟内在的意义,故称为苦行明觉乘。
  内三续中第一大瑜伽,入门:以外十利益灌顶、内五力量灌顶、密三甚深灌顶共十八种灌顶来成熟相续。见解:七胜义无本体的本性中显现妙力,于三垫天尊坛城中自性任运自成,此二者只是反体不同,自性无有差别,也就是抉择真谛无别大法身。修持:生圆次第中主要宣说的是生起次第,主要修持的也是净除卵生与胎生习气的生起次第,这一切修法都是以三等持为核心,本体具足清净、圆满、成熟,以闭气四钉印持而修。大瑜伽中的父续修持风的圆满次第;母续修明点圆满次第;无二续修胜义光明圆满次第。行为:行持有戏、无戏与极无戏三种行为。果位:究竟四持明所摄的五道而获得双运金刚持果位。
  第二随类瑜伽,入门:以外十续灌顶、内十一大灌顶、十三修行灌顶、密二缘灌顶,共三十六殊胜灌顶来成熟相续。见解:法界无生离戏普贤佛母坛城、有境自然智慧自性任运自成普贤佛父坛城、二者本体无别大乐佛子根本菩提心坛城,即通过随寻、伺的方式来抉择此三坛城。修持:随义而安住于无分别念的境界中,随句仅以持诵咒语而明观妙力显现的天尊坛城,此为解脱道。方便道则依靠上下门而生起俱生智慧。行为:了知一切心境均为大乐智慧的游舞,从而无有取舍地行持。果位:究竟五道本体的五瑜伽与十地,次第修持随法性真如的五道而净除十地的十种所净,显现自地的一切功德。
  一、如是资粮道意乐心瑜伽,包括第一不定迁变地与第二能依根本地。此瑜伽净除相续的粗、细业习,而次第成就五眼六通、细微神变等共同悉地,现见佛化身等显现资粮道的所有功德。
  二、加行道辨大种瑜伽,包括第三净除粗障地、第四恒时修学地以及第五所依福德地。此瑜伽清净粗、中、细现行因习气,仅以风心成就天尊身,并显现昼夜不间断证悟一切如幻等加行道的所有功德。以会供行为摧毁精、尘、风的粗乐,远离五怖畏,灭尽有漏而获得见道赐大安慰瑜伽。
  三、赐大安慰瑜伽,包括第六殊胜地,清净众生的障碍、现量见到法性自相,从而成就空乐智慧光明天尊身,一千二百功德获得自在,前往报身五部刹土听闻佛法等显现见道的一切功德。从见道光明中出定而现证修道,获得大授记瑜伽。
  四、获大授记瑜伽,包括第七所缘生果地,此瑜伽清净同时存在的障碍后成就证悟法性之智慧以及清净天尊身,显现不间断的双运身。
  五、究竟道时获得大妙力道圆满瑜伽,此瑜伽包括第八安住不变地、第九周遍法性地以及第十圆满相融地,依次清净粗、中、细的随眠烦恼障碍。如是修道的四地,按照共同乘而言,则为修道九地所摄,修道的功德从见道的一千二百功德的千倍直至等同千万俱胝那由他不可言语刹土极细微尘数之间次第增上,显现四幻化、十自在等所有功德。如此四学道究竟后获得果灌顶末际所依精、尘、风三者的细微之因已断绝,从而使能依微细心识也得以清净,最终现前与二十五果法无二无别、任运自成的大乐身。
  上述的五瑜伽与十地的定义虽然在经部、根本续以及窍诀中未曾见过有明确的宣说,但一般而言,五瑜伽中的第一意乐心瑜伽是指在资粮道时,光明与本尊身二者仅仅是由意乐引发的信解之对境,因此称为意乐心瑜伽。第二辨大种瑜伽:获得加行道时,有漏法虽然存在,但不会再度退转,因种性已确定故而称为辨大种瑜伽。第三赐大安慰瑜伽:见道时远离五怖畏等,现量见到法性超离一切世间法,因而称为赐大安慰瑜伽。第四获大授记瑜伽:修道时,以时处等固定的方式获得大授记,因此称为获大授记瑜伽。第五大妙力圆满瑜伽:究竟道时,学道双运功德的妙力都已究竟圆满,所以称为大妙力圆满瑜伽。
  地也有十种:由于资粮道时有漏与退转都有,因而称为第一不定迁变地;第一瑜伽阶段的一切现证是生起能依加行道等的根本,故称第二能依根本地;加行道时净除障碍见道义光明之现行因的一切习气,因而称为第三净除粗障地;昼夜不间断以如幻的方式修学双运之因,所以称为第四恒时修学地;依靠近因所积的福德而获得无漏智慧,故而称为第五福德所依地;见道时现量见到义光明,依此可使无漏功德与日俱增,更为殊胜,故称为第六趋至殊胜地;修道时,观想并修习有学道的双运之义而成就无学果位的双运身,为此称为第七所缘生果地;究竟道时,恒时安住于法界智慧无二无别的密意中,无有迁变,由此称为第八安住不变地;法性义光明与有法圣尊身的显现二者无离无合之法性手印周遍一切,因此称为第九周遍法性地;妙力显现的庄严色身均于无生法界中圆满究竟,圆融一味,为此称第十圆满相融地。从这一切地大多数名称都不固定的方面来说,它们都是有学地,各自的暂时障碍清净获得上地功德,因而按照暂时安立的各自定义来看,那一地的补特伽罗也不一定具足所有的条件。最后一地虽说是无学地,但只是名称而已,就像阿罗汉向虽然名为阿罗汉实际上并非是真正的阿罗汉一样。
  第三明点瑜伽,入门:着重强调获得有戏、无戏、极无戏、最无戏四灌顶。见解:断定诸法于觉性本体中原本就已成佛,不需要依靠地道而再次修成。修持:懈怠者无勤而解脱以本来清净自然安住来护持境界;精进者有勤而解脱即依靠顿超六要而开启如来藏之密藏门,从而现量见到如来藏光明。行为:一切显现均现为法性游舞,因此远离破立贪执而安住。果位:究竟四相而趋至任运圆满普贤如来无别地或无上智慧地。此三乘不需要依靠对治刻意断除一切烦恼,具有将觉性智慧转为道用的方便,因而称为随转方便乘。

  第三瑜伽续,入门:五觉性灌顶加上阿阇黎灌顶,通过获得此六灌顶来成熟相续。见解:以证悟胜义中诸法无相的加持而将世俗法观为金刚法界本尊。修持:修有相与无相瑜伽。(有相瑜伽)如《嘎波续》中云:“修无念月语金刚,散摄而明现天尊。”即观修基空性、月垫、语文字、意标志、完整的天尊身相,通过如此五现前正觉的方式观想本尊。彼续又云:“等持加持灌顶供。”意思是说,观想眷属天尊、以自部作加持、受自己所属部的灌顶、顶礼供养赞颂,此为四幻化。意为誓言手印、语为法手印、身为大手印手印、事业为事业手印,以此四手印印持后迎请智慧尊者融入,依靠智慧尊者与誓言尊者无二无别的方式念诵,最后祈送智慧尊者,通过此等形式修持为有相瑜伽。于见解中安住为无相瑜伽。行为:沐浴清洁等仅仅作为助缘。果位:于五部密严刹中成佛。此三乘依靠外在的苦行而觉悟内在的意义,故称为苦行明觉乘。
  内三续中第一大瑜伽,入门:以外十利益灌顶、内五力量灌顶、密三甚深灌顶共十八种灌顶来成熟相续。见解:七胜义无本体的本性中显现妙力,于三垫天尊坛城中自性任运自成,此二者只是反体不同,自性无有差别,也就是抉择真谛无别大法身。修持:生圆次第中主要宣说的是生起次第,主要修持的也是净除卵生与胎生习气的生起次第,这一切修法都是以三等持为核心,本体具足清净、圆满、成熟,以闭气四钉印持而修。大瑜伽中的父续修持风的圆满次第;母续修明点圆满次第;无二续修胜义光明圆满次第。行为:行持有戏、无戏与极无戏三种行为。果位:究竟四持明所摄的五道而获得双运金刚持果位。
  第二随类瑜伽,入门:以外十续灌顶、内十一大灌顶、十三修行灌顶、密二缘灌顶,共三十六殊胜灌顶来成熟相续。见解:法界无生离戏普贤佛母坛城、有境自然智慧自性任运自成普贤佛父坛城、二者本体无别大乐佛子根本菩提心坛城,即通过随寻、伺的方式来抉择此三坛城。修持:随义而安住于无分别念的境界中,随句仅以持诵咒语而明观妙力显现的天尊坛城,此为解脱道。方便道则依靠上下门而生起俱生智慧。行为:了知一切心境均为大乐智慧的游舞,从而无有取舍地行持。果位:究竟五道本体的五瑜伽与十地,次第修持随法性真如的五道而净除十地的十种所净,显现自地的一切功德。
  一、如是资粮道意乐心瑜伽,包括第一不定迁变地与第二能依根本地。此瑜伽净除相续的粗、细业习,而次第成就五眼六通、细微神变等共同悉地,现见佛化身等显现资粮道的所有功德。
  二、加行道辨大种瑜伽,包括第三净除粗障地、第四恒时修学地以及第五所依福德地。此瑜伽清净粗、中、细现行因习气,仅以风心成就天尊身,并显现昼夜不间断证悟一切如幻等加行道的所有功德。以会供行为摧毁精、尘、风的粗乐,远离五怖畏,灭尽有漏而获得见道赐大安慰瑜伽。
  三、赐大安慰瑜伽,包括第六殊胜地,清净众生的障碍、现量见到法性自相,从而成就空乐智慧光明天尊身,一千二百功德获得自在,前往报身五部刹土听闻佛法等显现见道的一切功德。从见道光明中出定而现证修道,获得大授记瑜伽。
  四、获大授记瑜伽,包括第七所缘生果地,此瑜伽清净同时存在的障碍后成就证悟法性之智慧以及清净天尊身,显现不间断的双运身。
  五、究竟道时获得大妙力道圆满瑜伽,此瑜伽包括第八安住不变地、第九周遍法性地以及第十圆满相融地,依次清净粗、中、细的随眠烦恼障碍。如是修道的四地,按照共同乘而言,则为修道九地所摄,修道的功德从见道的一千二百功德的千倍直至等同千万俱胝那由他不可言语刹土极细微尘数之间次第增上,显现四幻化、十自在等所有功德。如此四学道究竟后获得果灌顶末际所依精、尘、风三者的细微之因已断绝,从而使能依微细心识也得以清净,最终现前与二十五果法无二无别、任运自成的大乐身。
  上述的五瑜伽与十地的定义虽然在经部、根本续以及窍诀中未曾见过有明确的宣说,但一般而言,五瑜伽中的第一意乐心瑜伽是指在资粮道时,光明与本尊身二者仅仅是由意乐引发的信解之对境,因此称为意乐心瑜伽。第二辨大种瑜伽:获得加行道时,有漏法虽然存在,但不会再度退转,因种性已确定故而称为辨大种瑜伽。第三赐大安慰瑜伽:见道时远离五怖畏等,现量见到法性超离一切世间法,因而称为赐大安慰瑜伽。第四获大授记瑜伽:修道时,以时处等固定的方式获得大授记,因此称为获大授记瑜伽。第五大妙力圆满瑜伽:究竟道时,学道双运功德的妙力都已究竟圆满,所以称为大妙力圆满瑜伽。
  地也有十种:由于资粮道时有漏与退转都有,因而称为第一不定迁变地;第一瑜伽阶段的一切现证是生起能依加行道等的根本,故称第二能依根本地;加行道时净除障碍见道义光明之现行因的一切习气,因而称为第三净除粗障地;昼夜不间断以如幻的方式修学双运之因,所以称为第四恒时修学地;依靠近因所积的福德而获得无漏智慧,故而称为第五福德所依地;见道时现量见到义光明,依此可使无漏功德与日俱增,更为殊胜,故称为第六趋至殊胜地;修道时,观想并修习有学道的双运之义而成就无学果位的双运身,为此称为第七所缘生果地;究竟道时,恒时安住于法界智慧无二无别的密意中,无有迁变,由此称为第八安住不变地;法性义光明与有法圣尊身的显现二者无离无合之法性手印周遍一切,因此称为第九周遍法性地;妙力显现的庄严色身均于无生法界中圆满究竟,圆融一味,为此称第十圆满相融地。从这一切地大多数名称都不固定的方面来说,它们都是有学地,各自的暂时障碍清净获得上地功德,因而按照暂时安立的各自定义来看,那一地的补特伽罗也不一定具足所有的条件。最后一地虽说是无学地,但只是名称而已,就像阿罗汉向虽然名为阿罗汉实际上并非是真正的阿罗汉一样。
  第三明点瑜伽,入门:着重强调获得有戏、无戏、极无戏、最无戏四灌顶。见解:断定诸法于觉性本体中原本就已成佛,不需要依靠地道而再次修成。修持:懈怠者无勤而解脱以本来清净自然安住来护持境界;精进者有勤而解脱即依靠顿超六要而开启如来藏之密藏门,从而现量见到如来藏光明。行为:一切显现均现为法性游舞,因此远离破立贪执而安住。果位:究竟四相而趋至任运圆满普贤如来无别地或无上智慧地。此三乘不需要依靠对治刻意断除一切烦恼,具有将觉性智慧转为道用的方便,因而称为随转方便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