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于公元2004年3月初,应理塘长青春科尔寺主持第四世夏坝·降央克珠冫活佛的邀请前往该寺摄制《祈愿大法会》的电视纪录片。虽时至现在已过2周年,但康巴地区的僧俗人众欢度藏历新年的情景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现将法会期间的所见所闻记述如下:每逢藏历正月初四至十六日期间,康区著名的理瑭寺的措钦大殿之上晨光四射,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藏历正月神变《祈愿大法会》。这时理塘寺上空传来了众多僧人的诵经之声和阵阵法号等乐器的呜响之声……

藏历新年初三一天,来自理塘等地区的藏族信众数万余人,骑马乘车到理塘寺,虔诚的信众们每日烧香拜佛,转经诵经,聆听佛音佛语,祈求佛祖,愿全世界人类享受无战争无灾祸之和平,亦祈祷雪域藏乡的有情众生永享平安无灾之生活。平日寂静肃穆的理塘寺顿时热闹非常,寺院内外充满着一派节日之浓厚气氛。在整个十六天的法会期间,理塘地方的上空一直飘浮着吉祥之五色彩云。无数善男信女汇集理塘寺,进行献供诵经,普天同庆,万众欢呼。

理瑭寺又称为理塘长青春科尔寺,这座格鲁教派之寺院自第三辈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于公元1581年在理塘地方创建,第七辈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第十辈达赖喇嘛、著名的蒙古地区的大活佛哲布尊丹巴、安多拉布楞寺的大活佛嘉木样五辈、昌都寺的七、八、九辈帕巴拉活佛、理塘寺的一、二、三辈大活佛等均降生在吉祥的理塘地方,并在理塘寺受戒学习。

理塘寺现有僧人3000余名,亦修复了原有的修习《五部大论》的法相院和学修《四续金刚》的密宗院。新建的理塘寺的措钦大殿内可容纳3500名僧人。虽无当年的规模,但其寺院法度森严,呈现一派生气勃勃之气象。

今天,康巴地区仍然呈现一片净土之景象,神秘而充满著诱惑。流年似水,浩气长存,有情众生在无穷的轮回中流转。不少著名的佛学高僧和精通世间法的大德英才于纷繁的尘世间再生。如今的理塘寺在香根活佛、夏坝活佛及诸位大德的精心管理下,整个寺院的规模和弘扬佛法方面已有相当的发展。为加快藏区文化、教育、经济的建设,诸位活佛们在雪域藏乡上四方劳顿穿行,为倡导人类和平进程和推动藏传佛教事业的发展,他们的功业为世人所称颂。

措钦大殿的法台上由第四世夏坝·降央克珠活佛(法名格勒·降白降措)主持公元2004年藏历正月《祈愿大法会》,夏坝·降央克珠活佛身著黄色法衣,头戴表示严密持戒的黄色僧帽,手持法器,庄严地在理塘寺法台上高声诵经说法,祈求一切生灵能得以拯救……

所谓《祈愿大法会》,藏语称“莫兰钦波”,是格鲁教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于公元1409年,第一次在西藏拉萨的大召寺内为纪念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外道而举办的《祈愿大法会》。这次法会规模空前,参加法会的僧人不分宗派、不分地区的数万僧俗汇集于拉萨,每日聆听宗喀巴大师讲解《佛本生经》,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在西藏宗教史上空前的。通过这次法会,确立了格鲁派在西藏各教派中的崇高地位。

所谓的《祈愿大法会》,是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天竺舍卫地方,于公元前511年(藏历火龙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与外道师斗法,比赛神变,最后调伏了六外道师,取得了胜利之事迹。

宗喀巴大师在大召寺释迦牟尼塑像前虔诚诵经祈愿15天。后来《祈愿大法会》的规模愈来愈大,到了第五辈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圆寂祭典时起,《祈愿大法会》的时间定为藏历正月初四起,至二十四日抛撒驱鬼食子和二十五日的迎请强巴佛(弥勒佛)后方才结束。

法会期间,四方僧人云集拉萨,在大召寺诵经祈祷,讲经辩经,录取新的拉让巴格西。虔诚的信徒们纷纷前来添灯供佛,向僧众发放布施。从那以后,一般由达赖喇嘛或哲蚌寺堪布主持每年的藏历正月《祈愿法会》。自从宗喀巴创立格鲁派以来,雪域佛教界恢复了清静、纯正的面貌,人们把赞颂的目光投向格鲁派,雪域宗教文化又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理塘寺的藏历正月《祈愿大法会》的会期与内容与西藏拉萨大昭寺举行的《祈愿大法会》完全一样,只是其规模与某些内容不太一样。法会期间每日理塘寺的三千余名僧人在措钦大殿内集会,每日讲说三部经,如释迦佛略史,菩堤道次第广论、慈氏王法等经典。每天举行数次集会,一般从初一日至初四日内主要进行集会、诵经、辩经等活动。

晨诵 第一次集会是在黎明之时举行的晨会,其诵经时间为拂晓(约早四点)始至日出为止理塘寺全体僧人集会于措钦大殿,虔诚地诵读《大威德金刚经》,这时,洪厚而整齐的众僧诵经之声音回旋于措钦大殿,穿透着时空,表达僧人们对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之真诚信仰。

辩经 第二次集会,从拂晓开始诵经结束后,在露天辩经场,由报考热琼巴学位的僧人立宗与众僧辩论。此后由夏坝等活佛及理塘寺的池巴(主持)分别给众僧讲经论法,其内容主要讲《佛本生》、《菩堤道次第广论》,《慈氏王法》等佛教经论。

斋饭 第三次集会于中午12时左右在措钦大殿内举行,寺院要给僧俗众人提供斋饭,分发酥油。理塘寺伙房中的大铜锅直径为3米多,深达2米。可供数千人同时的斋饭。这一天的斋饭制作时,将大米、牦牛肉、酥油、葡萄干等放入大锅中,做成藏语称之为“哲色”的斋饭,“哲色”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十分丰富,这一天人们带着自用的木碗,均能得到一碗斋饭。

祈愿 第四次集会,称之为“祈愿会”,其举行时间在中午的集会结束后,在措钦大殿举行,千余名僧人汇集大经堂内,诵经祈祷佛法常驻,世界安乐祥和,亦为人类众生祈祷,脱离战乱,远离苦海,同登香格里拉之理想彼岸。这一天,夏坝等活佛在法台上高声诵经祈祷,愿佛教日益发达,常驻世间,有情安乐,天下太平等。来自各地的信徒、施主亦可从大经堂的右侧门鱼贯而入,在大经堂僧座下方处,磕头致礼,闻听法音。人们将本人或已故之人的名字写在纸条上与布施的一些钱币放在一起,交付僧人。僧人们将布施者的名字一一念诵,并为布施者进行祈祷、护佑,供养者带着满意的心情离开了寺院。

晚茶 第五次集会是在黄昏时分在措钦大殿内举行,这次集会与平之“晚茶会” 相同。

辩考 第六次集会称之为“晚间辩经会”。这天晚上,理塘寺的措钦大殿内灯火辉煌,由参加多仁考试的僧人立宗答辩。所谓辩经,在格鲁教派各寺院,每隔几天全寺僧人要进行辩经活动,辩经有两种方式:一种叫立宗辩,一种叫对辩。一般立宗之人树立一宗,解答对方提出的问题,不得反问和发挥。

理塘寺的辩经场上,只见众多的僧人在辩经场上挥动着双手,发出一声声拍击手掌而发出的声响,同时听见众多僧人们念念有词的询问声和回答声,其声响忽而高声喧嚷,忽而低声问答声。参加辩经的有十岁左右的小僧人、有年轻力壮的中青年僧人、有白发白须的老年僧人、亦有地位不同的喇嘛(活佛)参加。整个辩经场面显得严肃、紧张、热烈,每个僧人们对各类佛学知识的追求显示出十分地认真的学习态度。

辩经场里有十几处辩经组织,每一组僧人围成一圆圈,有一位僧人静坐在地,另一位站起的僧人对应着静坐的僧人,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做出击拍手掌、高声呼叫、挥舞念珠,奚落嘲笑的姿态。可是,立宗者则显得不慌不忙,表示出巍然不动的样子,平静有序地回答着挑战者的有关佛学知识。旁边还有几位高僧在专心听取各方辩论内容,最后做出评判。

另外一种辩经叫做“对辩”,由两个人进行,一般甲方提问题,乙方答辩,甲乙双方互相轮流答辩。辩经中,双方辩经者都要保持高度的冷静和理智,专心致志回答问题,不能无理取闹,更不能因为发难人的态度不好而发火。采取这种方式辩经,使学经的僧人提高学习经院哲学的主动性,使学经僧人的思路清楚敏捷,立论强固不倒,语言表达流畅而富有逻辑,这是藏传佛教培养训练佛学人材的一大特点。在藏传佛教格鲁教派的各大寺院中都非常重视辩经这种学习方法,在寺院的各种辩经均中,常常能听到击掌问难之声,站者问难,坐者答辩,依因明学规定的辩论方式进行辩论,通过辩论不仅能牢记新学经典,而且参考者口若悬河,左右逢源,通过激烈的辩论还可以产生新的思考。辩经亦是藏传佛教格鲁教派各寺院中各级学位考试的主要手段之一。

理塘寺的管理者对僧人的教育也分显宗和密宗两大部分,一般要学习因明、般若、中论、俱舍、律学等五大部,共分十三级学习内容,学习完这五部十三级,至少需要十五年时间,在这期间主要学习《释量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律经》等经典及数百种论疏。在升级考试时均要求熟练地背诵主要经典的内容。理塘寺和拉萨三大寺一样,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制度等方面有较完善的系统。在教学内容方面,理塘寺都系统的学习五部论和宗喀巴师徒三人之释著。

在划分班级上分为“小堆扎” 、“中堆扎”、“大堆扎”、“新般若” 、“旧般若” 、“新般若副论” 、“旧般若副论” 、“般若正班” 、“新中观” 、“旧中观”、“新毗奈耶”、“老毗奈耶”、“新俱舍论” 、“嘎让巴” 、“拉让巴”等十五个班。学经僧人都要经辩论考试合格后方升至高一级的班级。一般,各班级学习之期限为二年。

从开始入经场学堆扎到格西拉让巴要苦学二十几年。这二十几年的生活是非常之清苦,常有人昏倒在辩经场。学经僧白天赴经场参加辩论,夜间不解腰带和衣而卧。为了专心致志学习,就不点灯火,用香条火照亮经书字行,背诵念文,常常不觉晓。时不时要进行康村和扎仓考试。要熟读五部论本释等诸多典籍,并参加阶段性的背诵经典的测验。扎仓堪布和贵格则根据每个学员的理解能力,背诵典籍的熟练程度,辩论的表现等成绩,最好的授予拉让巴,其次是措让巴、林塞、多让等学位。

拉让巴格西是各格鲁教派寺院产生的精通五部经典的众格西为了展示才华而在拉萨传召法会上进行辩经比试,对优异者授此学位称号。

诵经 藏历正月初六后,理塘寺的措钦大殿中又传出了数千僧人的集体诵经之声,藏传佛认为诵念各种佛经对祈祷有特殊之功效,诵读各种经典亦是僧人们平时修行的主要内容之一,一切宗教仪式中均要高声诵念。理塘寺的大经堂内终日有僧人念诵佛经,更有一位嗓音宏亮,经典娴熟的高僧担任领经师,使整个诵经仪式有很强的节奏感,场面的壮观,亦颇能震撼人心。

佛教自创立以来,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除南传的上座部佛教外,大乘佛教虽然曾在亚洲大陆上盛极一时,但是早已走向了衰落。然而广袤的雪域藏却成了佛法昌盛的理想境地,自七世纪从印度传入后,与藏人的历史盛衰同舟共济,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它以庞杂完整的思想体系,清深妙绝的佛法仪轨,师徒相承,千年一贯,成为当今世界人们了解佛法真谛的最后一片净土。雪域藏乡的人们是深深地眷恋著佛法,他们全身心地按照佛教的教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思想。

在整个藏区各地,每年都会举行各种规模盛大的宗教法会。人们从数百里,数千里外汇集在一起,对宗教领袖的崇敬与信仰,人们亦会穿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挥洒著做为藏人的无限自豪。

实际上佛教传入藏区以前,在老的本教文化已使雪域大地成为文化基础极为丰厚的土地,并且以强大的部落和尚武精神而闻名于世,然而随著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使藏人的思想文化饱受了一次理性的洗礼和文明的滋养,从此,佛教犹如千万盏明灯,在每个藏人的内心里闪耀。人们开始遵循佛法而在茫茫的解脱之路上跋涉,佛教的慈悲、施舍、业报等普及雪域藏乡,深入人心。

人们在贫乏的物质生活中依照伦理道德的佛教教义,追求心灵上的完美与解脱,生活是那样的和平而恬淡,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无休止地摇转着“嘛尼轮”,口中不停地念诵着"唵嘛呢叭咪吽"及各种佛经,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希望洒向冥冥之中的彼岸世界。

放生 藏历正月《祈愿法会》进入第八天,就要举行放生仪式,放生在藏语中称之为“次泰尔,最初藏族人信仰本教,把家养的牛、羊、马等动物献给当地的神山,以便得到神山的护佑。人们将这些放生的动物看成是“神牛” 、“神羊” 、“神马”,人们从来不伤害这些被放生的动物。后来,佛教传入藏区后不准人们杀生害命,可是食物严重缺乏的青藏高原,牛羊是人们日常食物的主要来源,要禁止杀生是不可能的。因此人们在藏历正月“祈愿法会”期间,将家养的牛、羊、马等动物牵至附近寺院的喇嘛跟前,请求赐予放生,初八这天,许多人牵着家畜到寺院后,喇嘛们对着家畜的耳朵念诵无量寿佛的“陀罗尼咒”、“招福运辞”等,同时挥洒净水。从此,这些家畜从屠宰的厄运中解脱出来,凭借佛教之力,亦能为施主消灾驱祸,以求延年益寿。更求得来世,主人与家畜投生为人区或成佛。这些放生的牛、羊、马等动物的左右耳朵上穿系着红布条或羊毛做成的耳穗子,然后将牛、羊、马放于附近山中或草原中渡过自由自在一生。

羌姆钦 藏历年正月十三这天,法会进入“羌姆钦”活动的高潮。理塘寺第九十三代住持、第四世夏坝·降央克珠杰活佛在庄严地就座在池巴法台上,他身着黑色法衣,头戴头带面具,手持铃杵法器,做出各种手印,口中高声念诵“大威德金刚”咒语,主持着这一年驱邪的“羌姆钦”活动。佛教普渡众生的理想。

举行“羌姆钦”活动前,理塘寺的大经堂内还要举行祈请怖畏金刚及法王的许可的仪式,并请其威力加持,扮演者,不管扮演什么角色,当他戴上面具,穿上演出服时,不断念诵有关咒语,使全身心达地投入到“羌姆钦”活动之真实境界。

“羌姆钦”活动,藏语意思是“跳”即指宗教的驱鬼时候的各种舞蹈动作。其活动早在吐蕃王朝初期,已有专在夜间进行活动的“苯羌”和以咒术为主的“堆羌”祭祀神舞。就“羌”本身而言,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流传甚广。现在的“羌姆钦”一词,实际上已成为人们对藏传佛教舞蹈艺术中大型祭祀神舞仪式的称呼。

公元八世纪,藏王赤松德赞建筑桑耶寺时,莲花生大师为了驱魔镇邪,洁净建寺基地,确保建寺顺利,举行了金刚神舞之表演活动。

据《至尊宗喀巴大师传》记载,宗喀巴大师在德钦寺,从却吉贝哇大师,“听受了‘金刚鬘’的灌顶教言导引解说,以及舞姿、弹线、音调三者的传法指导。”噶举派创始人米拉日巴及后来的塔波拉杰等的传记中,有空中起舞、坟地起舞的记述。密宗“羌姆钦”活动成为一项公开的、集体的、具有情节的并具观赏性的表演,一般认为与莲花生大师有关,据说莲花生在建造桑耶寺时,编创了金刚神舞,为藏传佛教神舞表演的开端。藏传佛教“羌姆钦”活动的真正形成是在公元十一世纪以后事。萨迦派的创始人昆·贡却杰布(十一世纪时期的人)幼时会在节日集会上看见密咒师们公开表演神舞。后来,宁玛派的大掘藏师却吉旺秋,根据他掘出的文献编排了名为“莲花生八号”的“羌姆钦”舞。之后“羌姆钦”活动的内容又不断完善,并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风格的神舞。神舞的产生过程中,可能也吸收了本土的祭神面具舞,即所谓傩祭。

格鲁派早先没有神舞表演,宗喀巴大师在拉萨首次举行祈愿大法会时,也没有这项内容。二百年以后,格鲁派一代宗师第四世班禅喇嘛洛桑曲吉坚赞率先在札什伦布寺创立了腊月二十九日的驱魔神舞。之后,格鲁派各大寺院纷纷仿效,引进和建立金刚神舞仪轨。因此札什伦布寺的神舞,是格鲁派神舞的源头。历世班禅喇嘛都对神舞做了不少改进,可谓功绩卓著。班禅喇嘛。根据教中的说法,未来要转生于香巴拉天国,成为那里的法主。传说班禅喇嘛会从入定中亲眼目睹香巴拉国的神舞,并依此而制定出神舞表演内容。当然,格鲁派的“羌姆钦”活动也是吸收其他教派的仪轨而形成的。

那么“羌姆钦”活动的宗旨是什么呢?其目的就是驱逐敌魔,排除孽障,使芸芸众生今生来世永享神佛之依枯。

‘林嘎’,应当是‘魔’与”‘孽’的化身。“多玛”是解脱‘魔’与‘孽’的施食。不了解神舞真谛的人,看见舞蹈里神鬼面目狰狞,刀劈斧砍,念咒作法,以为是去干什么危害别人的情形,其实不然,佛教发慈悲为本,普渡众生,解脱苦难是唯一的宗旨决不会有害人的动机。

‘魔’和‘孽’主要指人类自身的弱点和恶念,譬如争强好胜、愚痴贪欲、损人利已、仇恨嫉妒。人们陷入这种渊薮,总是无法挣脱,以致造成世界上战争、仇杀以及种种灾难。一根歪曲的树木,要用特殊手段才能培植成材,我们的医生割开人的肚子。取出毒瘤,这是杀人吗?不是,这是积累功德。‘羌姆’(即神舞-引者)里面目狰狞的神,都是佛和菩萨的幻化;他们砍杀‘林嘎’,是为了使它能脱恶缘。斩除邪念,最终进入天界。” 通过“羌姆钦”活动来超度魔类,使其灵魂得到净化、拯救,往生天国净土,不在危害人间。因此法舞同样体现了。“

藏历正月十四日上午10时左右,众多僧众会聚在理塘寺大经堂前露天广场上数十位高僧、活佛及各学院的主持均在大殿前就座。四周门廊里坐着各院司法师、领诵师及当年的供养者(即施主)。

在“羌姆钦”开始表演之前,先由两位吹唢呐,两位提香炉,一位斜披缎带,每人右手拿各色彩绸的五人组成的“尖参”仪仗队。亦有些寺院出演时由一位装扮为鹿神和一位牦牛的舞者进场,他们角上挂有哈达,左手持盛血的颅骨容器。其任务是先引导主持者夏坝活佛、领经大师、乐队入场就坐。在“羌姆钦”中每个护法神出场前,亦要由“尖参”引导。由持“亚达”者向四周挥舞彩绸,意召唤各路神佛齐聚理塘寺,“羌姆”表演仪式才能开始,“羌姆”表演仪式结束时也要他们引导进去。一般由十三人表演,手持“乃苏”将酒、茶、青稞等供品敬献给各路神祗。

“尖参” 扮演者头戴大黑圆帽,肩披中间兰颜色,四周红颜色的“堆列”,穿黑色长袍腰围镶有人眼、口、獠牙的围裙,脚登勾鼻牛皮藏靴。右手拿“边达(人头鼓)”,左手握着缀有五色彩绸金刚的“普巴”法器。

其舞蹈动作以踏步抬腿转圈为主,速度缓慢,每跳两次“古次”(即两个九鼓点),向四方抛洒“奶缩”敬神一次,共跳五次,情绪肃穆、庄重,队形顺时针绕大圈。

其佛教意义是:向当地山神土祗奉献,洁净场地,驱赶魔鬼,保护羌姆仪式的顺利进行。

当第四世夏坝·降央克珠杰活佛就坐后,几十位乐队出场开始演奏悠扬而雄壮的佛乐。每位手拿着大鼓、长筒号、胫骨号、唢呐、法螺号等伴奏乐器,在舞蹈活动仪式中,各种伴奏加强了佛教的哲学思想即因果轮回的说教与宣传,其内容连贯、深入浅出,再加上了视觉之显明特色,形成了宗教舞蹈新颖的神韵。

约上午11时30分钟时,四位小喇嘛打扮成骷髅模样,进场跳舞。这四位骷髅模样打扮者藏语称之为“多追达波”,四骷髅舞,按佛经解译,“多追达波”为天葬的执行者,戴骷髅面具。穿 “陷布”腰围(上兰、下红缀满小穗的短裙)外,全身涂满白色,用红笔画出全身骷髅,呈现恐怖的骷髅之形。其动作为:站四方队形,双手左右甩动,并双手举上大跳,舞者显得情绪十分激烈。

不一会儿,“多追达波”抬出一付由糌粑捏成的三棱形“大多玛”,他样子极为难看,藏语称之为“林嘎”,认为他是一切邪恶势力的化身。它的各个部位都有其象征意义。其中三棱表示愤怒。棱的尖上有一转动之风火轮,象征广闻之耳,风火轮的顶端有金刚,亦表示愤怒;三棱供下面绘有倒悬的仿制人皮,代表被征服的邪恶者。三棱形“大多玛”是用面粉做的,象征四大元素中的土。上面绘的画纹象征火和水元素,空间处象征风元素,在“羌姆钦”活动中将“林嘎”用铁链紧紧地锁定,经过念咒等功效,将一切邪恶势力之化身统统摄入林嘎人形的多玛之中。四位“多追达波”的职责是天葬场的守护者,汉语称之为“尸林之主”,每10000具尸体中才诞生一具“多追达波”。他们的模样虽然是显现出凶恶而可怕,但他们心地善良,专门保护那些落魂失魄的是亡灵者,每时每刻地清除那些侵害邪恶之魔鬼。

其佛教意义是:警告一切妖魔鬼怪,恶人,要不老老实实,及早收敛恶行,否则总有一天你们死后要到天葬台来,就要受到我“多追达波”的严厉惩罚。所以“多追达波”是专门整治对人类有危害的一切妖魔鬼怪。不久又有10位戴着面具,穿着长袍的舞者出场,藏语称其为“华吾”(意为英雄),紧接着又装扮为鹿和牦牛的舞者随着有力的乐点进行各种舞蹈。藏语称之为“更登” 、“勒吾” 、“夏那”等舞者为内容的舞蹈依次紧张地进行着,此时还有数百名喇嘛齐声诵经祈祷,整个舞场显得热烈而庄严。

紧接着出场的有20位舞蹈者踏步作圆圈之舞蹈队形,这时“夏那”金刚者站立两边,威严的欣玖曲嘉(法王)与四位王妃开始出场,伴随着法号声,手持金刚杵,踏着金刚舞步进行拒捕各方邪魔。“夏那”(黑帽)舞者再次出场,手持七色之手帕,向前有条不紊地投掷。此时,舞场内外的许多观瞻者纷纷向法王等叩拜致礼。法王戴绿水牛头冠,双角锐利,头冠上同样饰有五骷髅;一手持人骨棒,一手持绳索(一端是钩。一端是金刚)。法王明妃的装饰与法王近似,只是头上无角,她一手执叉,一手持人头骨,(即颅碗)。其余的随从神灵中有黄牛头、红牛头、绿牛头者,皆各有明妃相配,手中皆持有一把法刀。之后是法王的使者鹿头者,他的饰上没有骷髅,所有角色出场后,围绕法王起舞。

这时,赞玛热护法神戴红色面具,头戴五骷髅冠,身着铠甲,上披人骨念珠;前胸系圆镜,内有心咒字纹。他双手分别执法器出场。其随从中有黄脸、红脸、绿脸者,皆一手执刀,一手执套索,另有两位阿杂热先后出场跳起围圆圈之舞。

随之,法王出场,十几位戴面具的神灵和明妃紧接着,密宗护法神南色护法神及九位戴面具的神灵出场。其中天王脸呈红色,右手拿伞,左手执猫鼬。其余的武士中,绿脸者持匕首,白黄脸者持刀。蓝脸者持枪与旗,黄脸者持宝库,淡黄脸者手持盾和刀。也是围绕南色天王而舞。

最后,出场的是十几位黑脸密咒师,各个头戴黑帽,黑帽边上有六角,每一角上画一人头,黑帽的中心束丝带,丝带上面依次有黑绒球、一个骷髅、一个金刚及金云。其中云代表火,象征三棱供品,轮则象征愤怒。舞者以黑布蒙口,黑线遮脸,同样表示愤怒的情绪,绣袍的外面有人骨念珠,表示拥有完整的教法,每人右手拿着金刚杵,左手拿着人头骨(颅碗),这场神舞的内容繁多,仪轨复杂,但简单概括起来,主要有两项:献“神饮”和镇伏、超度魔类。“神饮”的藏文字面意思直译为“金酒”,实指献给神的饮料,在酒中加金、银、铁、铜等的粉末而成,献神饮时,密咒师皆手中持杯,将金酒注满,再放进一些青颗粒,一边持杯,一边起舞,之后将神饮泼送,先后进行四次,主要献给上师、本尊、;空行护法即密宗的三根本,以及其他的守护神。

接下来是镇伏魔类的神舞,象征着魔类,舞者通过念咒、结手印、起舞、法器刺杀等一系列动作来降魔。十五名咒师中,一名是主舞,其他人都围绕着他舞动,主舞者手中的勾仗、绳索、链子、金刚钤、锥子、月形刀,三股叉、金刚杵、短剑等法器都是用来镇伏、斩杀魔类的,有的直接投掷到场中的人皮上。主舞者拿起人头骨与金刚杵,对着绘在布上的人皮诵咒。又将右手的法器换成人头骨勺。左手换成一只浅勺。一边起舞,一边将意想的勺内之物泼到代表妖魔的人皮上,继换成原来的头骨和金刚杵舞蹈,同样口诵咒语,又把手中之物换成斧子和钉子,起舞将妖魔之躯钉死,再重复前一动作后,拾起短剑砍杀妖魔身体。最后将短剑换成人头骨和金刚杵,同其他随从一起跳舞。将假想的妖魔的尸肉分每位黑帽咒师的人头骨碗中。众咒师再次共同起舞。神舞表演结束后,将三棱供等抬到寺外焚烧,

神舞是密宗仪轨的演化,供用舞蹈的形式,在音乐的伴奏下,将原本主要属于意念观想的降魔仪轨,一一演示出来。具有了动感和立体效应,亦能震撼人心,使信徒对密宗的法门有了形象化的知识,驱邪中的前几场相当于密宗祭祀仪轨中的请神。最后一场中的密咒师通过诵念有关本尊的咒语、结手印,以本尊的傲慢姿态出现,凭借神的威力。使用本尊手中的法器兵器。来降伏妖魔,起度妖魔,神舞会的整个过程中,起舞者和奏乐者,要不断地念诵有关大威德的经文密咒,也显示出了神舞会的严肃性和神圣性。

大约下午2时左右,全体舞蹈与音乐停止,全场僧人站立,齐诵祈祷佛经约10分钟之后。有一僧人面戴口罩坐在舞场中央高声领诵佛经,紧接着数百名僧人齐声念诵佛经,其诵经之声远远高于各种乐器的鸣响之声,起到了震撼人心之作用。穿“格隆”服饰(上穿黄色衬衣,下着红色裙子,外披红色袈裟)。左手拿“边达”(人头骨),右手握“奇入”(红色佛珠)。这时,理塘寺所有具有高尚涵养,学识渊博,受人尊敬的高僧大德们齐声念诵经文颂扬曰:“所有的知识他都具备,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没有他不能解答的难题,我们颂扬学识渊博,受人敬尊的白马桑巴法王。”

最后有数名僧人抬着方形大供桌置于法台座前,供桌上放着法铃、供施以及诸多法器。这时广场右侧开一通道,僧人点燃桑烟,然后将供桌上的各种法器轮换传给“夏那”舞者手中作舞,约舞10分钟后,夏那舞者将“郎卡” 符投入烧开的油锅进行烧毁,预示着所有妖魔鬼怪被镇服了。

下午4时左右,舞僧均列队,伴随着数以万计的民众,浩浩荡荡走向焚烧“多尔玛”的地方,当第四世夏坝·降央克珠杰活佛率领众僧人们口诵咒语来将“多尔玛”投入巨大的火堆后,发出震天的劈劈叭叭之声,同时四周的鞭炮和各种火器的鸣响声响彻整个理塘寺上空。众舞者口诵经(佳克),跳起刚劲有力的金刚神舞,最后镇压魔王和一切恶鬼,迎来平安吉祥而舞动。

理塘寺每年一次的镇妖驱邪的“羌姆钦”活动就这样宣告结束了,预示着新的一年里雪域藏乡和世界各地人们之病魔与战乱除尽,人畜求得平安与吉祥。

“羌姆钦”这种只在寺院进行的娱神活动经过了千百年的演变后,今天己成为流派众多的“羌姆钦”演出班子(亦称之为藏戏),其演出形式和内容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羌姆钦”舞蹈演出中既是娱神活动又有道白者、歌舞者、杂技者、摔跤者、举石者、赛马者、长跑者等民间百艺具全,洋洋洒洒,蔚为大观,成为当今藏区著名的舞蹈文化之辉煌典范。

展佛 藏语称之为“贵格献”,意为展示丝绸之佛像,藏区各格鲁教派的大寺院,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展佛”活动。理塘寺的藏历正月十四日,亦在措钦大殿前展示一幅很大的唐卡画卷,僧众在法台(赛池)的带领下高声诵经,进行沐浴佛像之活动。当佛像展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低头诵经,或磕头致礼,或抬头瞻仰,并将钱币包于“哈答”之中抛向佛像下面表示供养。当法台主持的展佛仪式结束时,人们又争先向前,以额头频频触及佛像,以示虔诚之礼。成千上万来自理塘地区的信众,了却了瞻仰佛像的宿愿,人们的脸上充满着欢乐之色,心情愈加满足之感,理塘寺内外洋溢着欢欣鼓舞的气氛。

花供 藏历正月十五日晚,一轮明月当空,理塘寺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一座座用酥油制成的佛像供在措钦大殿前搭起花架,高者达三层楼房,低者亦在二层楼左右。上摆五颜六色的彩色酥油做成的供奉天女、龙树、无著等佛像,还有八吉祥、六长寿、和气之四兄弟、以及各种花草鸟兽等,有的宏伟高大,气势不凡,有的精巧玲珑,纤细妩媚;有的凌空而立,似要雀跃;有的成屏连片,犹如立体画卷。再加上各种光照的效果,使整个酥油花供的展示显得光彩夺目。正月十四日是释迦牟尼以神变最终战胜富兰那迦叶为首的六外道师的日子,宗喀巴大师为了庆祝佛祖神变之胜利,本想用许多鲜花献给佛祖,可是隆冬的青藏高原无花可供,只好用酥油中配置各种颜色,制作出精美的各种鲜花和人物、动物、植物、佛像、及佛本故事中的各种人物、山水等立体形的造型,献给佛法无边的释迦牟尼。每尊佛像燃起许多的酥油灯,显得光华灿烂,颇为壮观。酥油花供放之场内外,成千上万的藏族同胞伴随着优美悦耳的佛乐声中,向各种佛像叩拜。举行盛大的供佛活动。晚上,理塘寺的广大的僧俗民众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

油塑艺术虽然重在表现宗教内容,但格鲁教派各寺院的油塑艺术更多的则是以美学代替了神学,这里没有凶神恶鬼,而是用花红叶绿草木,生动逼真的鸟兽,秀美的山与水,慈祥美丽的人物给人以恬静优美的感觉,令人赏心悦目。

迎强巴佛 藏历初十六日是最后一天,僧人们抬着强巴佛(弥勒佛),绕行于理塘寺院的一周,成千上万的僧侣和民众跟在强巴佛的后面,按顺时针方向绕整个理塘寺一周,这一切预示未来天下太平,人畜平安。当年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发起的祈愿大法会上已经举行过迎请未来之佛的仪式。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来到人间以前,曾在三十三天跟随迦叶波佛修行,迦叶波佛预言:释迦将来会转世到人居住的瞻部洲修行成佛。后来,释迦圆寂后转世到兜率宫成为白幢菩萨,与强巴佛(弥勒菩萨)等诸天人说法。为了在瞻部洲创立佛教,释迦在离开兜率天宫时将自己的宝冠戴在强巴佛(弥勒菩萨)的头上,让强巴佛在兜率天宫说法为人间决疑,待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强巴佛将投生人世间弘扬佛法,人们亦称强巴佛为未来之佛,或称之为弥勒佛。

据说,强巴佛一旦管理人间,便会天下太平,毒气尽消,风和雨顺、谷物丰饶、树木繁茂、人民康乐长寿,大小平等,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和平与安定之世界。藏历正月十六日这天,理塘寺的僧人抬着强巴佛,在佛乐声和僧人们的诵经声中,绕寺一周,众人跟随佛像后,虔诚的祈祷强巴佛早日降临这纷乱之人世间,早日大转法轮,表达了人们美好之愿望,这样历时十六天的藏历正月祈愿大法会就告结束。理塘地方的人们在寺院面前暗暗祈祷佛法更加弘扬,人民更加安乐。

说法 “祈愿法会”结束后,理塘寺措钦大殿前的露天讲经场上连续进行六天的说法讲经活动,每日在庄严的法台上由第四世夏坝·降阳克珠活佛,用生动而精炼的藏语讲授宗喀巴大师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密宗道次第广论》、《般若波罗密多经》、《菩提戒品释》、《辨了不了义论》等佛教经典,这些佛教名著,其深理妙义是在对佛教大小乘,显密等一切经典进行了系统、冷静的钻研,对以往的佛教思想进行批判与总结的基础上完成的。宗喀巴大师把西藏的显密教法总结为“教”、“证”二种,一切“教”的正法,教包含在经、律、论三藏中,一切“证”的正法,包含在戒、定、慧、学中。在次第上由显入密,显密并重。宗喀巴总结并创新了藏传佛教体系,使雪域佛法如旭日再升,进入又一个鼎盛时期,宗喀巴的名字也随著格鲁派的隆盛,而声振雪域藏乡,成为后世佛教徒永远的楷模。台下成千上万的信徒每日来到广场经堂,虔诚而仔细的聆听夏巴活佛的讲法传经。

第四世夏坝?降央克珠活佛用生动而精炼的藏语向初入佛门受戒的僧人和在家的居们讲道:“我给大家讲一讲接受三皈依和修习三皈依的方法。对佛教有虔诚之心的人还不能算是佛门弟子,只有受了三皈依后才能算是真正的佛门弟子。受三皈依后修学佛法还须要有一个正确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什么呢?首先,决不能是为了今生种种琐事,因为这些事太小了,而佛法太大了。其实只要依佛法处事,依佛法修炼,尽管不是为了发财或某个小小的利益,这些目的也自然会能够达到的。譬如一个人一辈子只求解决吃饭问题,为此他一生辛劳奔波,最后只解决了吃饱肚子这一个问题,这种修炼方法直接影响着修学佛法的正常效果。

如果你把修炼佛法的目的放大的话,像吃饭这样的小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是不求而自得的。那么大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在这一世得到了圆满之人身。我们得到了这个人身,不应是仅仅会走路、做事、说话的人,还要知道什么是善恶,能知道如何脱离苦恼,如何从根本上脱离三恶道的无边苦恼,如何从六道轮回之漫漫行程中解脱出来,让自己得到永久的安乐和安乐因。

我们的人类是无所不能的。在人生当中,哪怕求个大财主、大官也不是不可能,死后再投生做人,甚至完全脱离六道轮回永远得到涅槃圣果也是可能的。只要有足够的胆量和智慧以及有大慈大悲之心,则人生是无所不能的。人身虽然难得,但人身在世的时间太短暂,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因为人身绝对要死亡的,比如,一个人本来明天就要死亡,但他总是考虑后天、或明年、后年以后的事情,可是不考虑到今天或明天会死亡。为什么呢?因为人人都最怕死亡,都希望活的健康长寿……。生和死只是人们有无一口气而已,如果我们脑子里的小的血管破了人就有死的危险。一旦我们走路不稳,摔倒就可能会死掉。一旦吃饭不慎,由于食物中毒也许会死亡的。因此,人的一生当中随时会遇到死的问题。一旦死亡之神降临到我们头上时谁也难以逃脱,有权者、有金钱者也难以逃脱死亡之关。因此,我们除了重视今生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死后和更长的人生做必要的事业。

藏传佛教的大成就者弥拉日巴大师讲道:“我的弟子巴达蒙,来世的路途比今世还要遥远得多。你有没有准备好口粮?如果没有的话,那你必须要做好功德和布施。”弥拉日巴大师讲的意思是“他的弟子巴达蒙来世的路途比这世还要恐怖、可怕得多。你有没有准备好伙伴呢?伙伴就是佛法。如果没有,那么就修佛法,佛法才能真正当作来世的忠实伙伴,亦能够修炼自己的内心之世界。请你要准备好来世的伙伴吧。”

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小小的利益。因为我们是普通的人,如果不能把眼光看得更为远大,那么人与小小的蚂蚁和非洲斑马的眼光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人只不过看的多一些,知道的多一些,但我们所悟到的是其它动物所悟不了的。因为我们的意识知觉是物质,是物质就决不会绝灭,它必须转化为同它类似的下一代当中。当我们人类死后,其意识知觉不会因为人的死亡而消亡,它必须转化为下一代意识。所谓下一代的意识就是我们的来世。因此,我们所做的善恶的业力必须要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2900年前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正法不仅使我们信佛的人感到羡慕,就是爱因斯坦等全世界的许多科学家、哲学家以及完全否定宗教的马克思、恩格思都纷纷赞叹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正理之教法。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好好修炼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