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高分西藏中心)历时半年监测分析完成的西藏人工种草成效遥感监测分析评估成果正式出炉。监测分析显示,通过推广实施人工种草项目,在改善高原草原生态环境,有效解决草畜矛盾方面成效明显。
据了解,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高分西藏中心)于今年3月至8月组织项目团队从西藏自治区全区1066个人工种草地块中选取153个典型草地,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对人工种草前后的种植效果进行了直观的对比,同时,通过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形式,定量反映不同时期草场的生长状况。图
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人工种草项目中所产生的鲜草转化为畜产品在市场销售,既环保又增收,得到了当地居民的欢迎。图为阿里噶尔县昆莎乡加木村人工种草项目 摄影:许娜
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与天然草地相比,人工草地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边界,长势更加稳定、旺盛,草地纹理清晰均匀。“部分人工种草效果更加显著,很多原始裸地、滩地均变为纹理清晰、边界明显的草地特征且长势很好。”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人工种草遥感监测研究项目负责人扎西央宗说。
目前,扎西央宗率领的项目团队利用监测分析成果,制作了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地对比专题图和人工种草、天然草地NDVI对比专题图,人工种草三维展示专题图各155份,以及西藏自治区全区人工种草遥感监测图册、电子图集和西藏自治区全区人工种草野外实测GPS点筛选记录表、人工种草地块矢量及天然草地矢量等多种遥感监测服务产品,为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全面、科学、准确地了解人工种草项目取得的成效,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未来实施人工种草生态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据悉,近年来,该中心以卫星遥感技术在高原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和监测服务为重点,开展了积雪、植被、火灾、干旱和水体等方面的监测服务工作,每年向相关部门发布百余期遥感监测服务产品,为经济发展、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供了保障服务。该中心还先后完成了“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综合开发区遥感动态监测”“西藏草原生态遥感监测”“西藏高原地表生物物理参数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等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2016年8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工局在拉萨签署协议,成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西藏数据与应用中心(简称“高分西藏中心”)并正式挂靠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使该中心的卫星遥感影像获取、处理、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有力增强了遥感技术西藏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应急抢险、灾后综合治理等领域的科技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