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在青海湖北岸的沙柳河畔,100万尾人工繁殖的一年龄青海湖裸鲤鱼苗被放流到注入青海湖的主要河流沙柳河中。此举拉开了今年青海湖流域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青海湖裸鲤的序幕,在此后的两个月里,将有600万尾青海湖裸鲤被人工放流。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中生长的青海湖裸鲤又称“湟鱼”,是青海湖中特有的珍贵鱼类,对维系青海湖流域“水—鱼—鸟”生态链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捕捞过度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青海湖裸鲤的数量曾一度锐减。
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人工放流站站长张宏说:“从渔业增殖的途径来说,和自然恢复相比,人工增殖放流是比较快的一个手段,尤其是对于青藏高原这样一个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人工放流是最快的一种增殖手段。”
青海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说,增殖放流是恢复青海湖受损的生态环境、恢复水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青海湖裸鲤可捕资源量恢复到3万多吨,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量的贡献率达到19.11%。
据了解,青海省从2002年起向青海湖进行裸鲤投放,每年放流的规模在700万尾左右。同时,青海省还对青海湖实施了多次封湖育鱼,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渔业资源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青海湖的鱼类资源。